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952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膏体和基布;所述膏体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1~3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3~20份、热熔胶74~95份、促渗剂1~3份、薄荷脑1~2份、冰片1~3份、樟脑1~3份、冬青油1~5份和肉桂油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利用远红外线和植物药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加强代谢,通过贴敷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升高,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
热效应,作用于人体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细胞活力,加强代谢作用的特点能有效促进患血液循环,从而激活细胞组织、提高代谢机能,以达到快速止痛,防止疼痛复发的治疗目的。
[0003]消炎作用机理如下:
[0004](1)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回答反应,消除了炎症的病理过程,使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平衡状态加速恢复正常,提高了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能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
[0005](2)红外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增加,交感神经感受能力减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病灶区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了病灶的修复。
[0006](3)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了离子的浓度,改善了渗透压,加快了有毒物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了渗出物的吸收,导致炎症水肿的消退。
[0007](4)镇痛作用。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远红外的热作用,提高了痛阈,以上种种,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0008]目前市场上的远红外理疗(治疗)贴主要是由远红外陶瓷粉与医用压敏胶在一定温度下混匀,涂布于基布上而成。主要是利用吸收人体的热能后,释放出波长为4~14微米的远红外线,但由于热传导慢,从而起效慢,影响治疗效果。
[0009]因此,如何利用远红外线的热效应的相关性质制备成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利用远红外线和植物药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加强代谢,通过贴敷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升高,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包括膏体和基布;
[0013]所述膏体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1~3份、纳米级远红外陶
瓷粉3~20份、热熔胶74~95份、促渗剂1~3份、薄荷脑1~2份、冰片1~3份、樟脑1~3份、冬青油1~5份和肉桂油1~5份。
[0014]优选的,所述基布为亚麻布、医用无纺布和四面弹性无纺布中的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促渗剂为氮酮粉、脂溶性氮酮溶液和薄荷素油中的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将熔化后的热熔胶、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和促渗剂混合、搅拌、冷却,得物料1;
[0018](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薄荷脑、冰片、樟脑、冬青油和肉桂油混合搅拌,得膏体;
[0019](3)将步骤(2)得到的膏体摊敷于基布上,用防粘纸复合盖衬、开片、模切、包装。
[0020]优选的,步骤(1)所述热熔胶的熔化温度为180~220℃。
[0021]优选的,步骤(1)所述冷却至60~100℃。
[0022]优选的,步骤(1)和(2)所述搅拌的速率独立为100~150r/min。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1、石墨烯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将热量向外迅速传导。同时石墨烯还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功能,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以及镇痛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贴利用石墨烯导热的性质,热传导快、疗效好。
[0025]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将热量向外迅速传导。石墨烯还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功能,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以及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吸附及抗菌作用。
[0026]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促渗剂为氮酮粉,粉剂氮酮是一种新型高效渗透促进剂,无色、无味、无毒、无刺激性。极少的添加量就有很强的渗透作用,使用非常方便,无需改变原有配方即可直接添加使用,并且配伍性好,与多种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非常容易配伍。
[0027]4、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肉桂油善祛血中之寒,行血中之滞,促进血液循环;冬青油可令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扩张,能消肿,消炎,镇痛,止痒;樟脑生热,刺激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减轻风湿病带来的疼痛。
[0028]5、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利用远红外线和植物药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加强代谢,通过贴敷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升高,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包括膏体和基布;
[0030]所述膏体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1~3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3~20份、热熔胶74~95份、促渗剂1~3份、薄荷脑1~2份、冰片1~3份、樟脑1~3份、冬青油1~5份和肉桂油1~5份;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2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7~16份、热熔胶78~91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1.5份、冰片2份、樟脑2份、冬青油2~4份和肉桂油2~4份;进一步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2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10~13份、热熔胶83~88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1.5份、冰片2份、樟
脑2份、冬青油3份和肉桂油3份;更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2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12份、热熔胶86份、促渗剂2份、薄荷脑1.5份、冰片2份、樟脑2份、冬青油3份和肉桂油3份。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布为亚麻布、医用无纺布和四面弹性无纺布中的一种;优选为亚麻布。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促渗剂为氮酮粉、脂溶性氮酮溶液和薄荷素油中的一种;优选为氮酮粉。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熔胶为医用热熔胶。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1)将熔化后的热熔胶、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和促渗剂混合、搅拌、冷却,得物料1;
[0036](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1、薄荷脑、冰片、樟脑、冬青油和肉桂油混合搅拌,得膏体;
[0037](3)将步骤(2)得到的膏体摊敷于基布上,用防粘纸复合盖衬、开片、模切、包装。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膏体和基布;所述膏体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石墨烯1~3份、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3~20份、热熔胶74~95份、促渗剂1~3份、薄荷脑1~2份、冰片1~3份、樟脑1~3份、冬青油1~5份和肉桂油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亚麻布、医用无纺布和四面弹性无纺布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渗剂为氮酮粉、脂溶性氮酮溶液和薄荷素油中的一种。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消炎镇痛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果秦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清研皓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