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包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895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包装系统,包括:上料线体,用于接收并输送堆叠的料盘;绑扎设备,设置在所述上料线体的下游,并用于对堆叠的料盘进行绑扎和输送;包装设备,设置在所述绑扎设备的下游,并用于将绑扎后的料盘装入包装袋;转角设备,承接在所述绑扎设备和所述包装设备之间,并可将料盘输向所述绑扎设备或所述包装设备,所述转角设备用于切换料盘的绑扎位置;以及下料设备,用于将包装后的料盘取离所述包装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料盘的自动包装,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包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包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已完成测试的线路板产品,需要出货到客户端进行生产组装。为保证出货到客户端的产品品质,需要对产品进行打包,以便于物流运输和保护产品,同时对产品的物流途中的温湿度需严格管控。
[0003]现有技术中,产品在测试完成后会进行摆盘,通常是将多个装有产品的料盘堆叠成一组,以进行打包。打包前,需要人工按要求完成产品出货前的检查,接着通过绑扎机构将PE热缩膜绑扎在多个料盘上,并放入湿敏卡和干燥剂;接着针对不同尺寸的待包装产品料盘,选取不同规格的包装袋,并将绑扎后的料盘装入包装袋中;最后依托于包装机构对包装袋抽真空和热封,从而完成包装。
[0004]采用上述方式,受限于人工作业的熟练程度,包装效率较低,且由于人工成本逐渐增大,造成生产过程中成本难以下降,此外,重复性的劳动作业模式也不适合现代制造业。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包装系统,以实现产品的自动包装。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包装系统,包括:上料线体,用于接收并输送堆叠的料盘;绑扎设备,设置在所述上料线体的下游,并用于对堆叠的料盘进行绑扎和输送;包装设备,设置在所述绑扎设备的下游,并用于将绑扎后的料盘装入包装袋;转角设备,承接在所述绑扎设备和所述包装设备之间,并可将料盘输向所述绑扎设备或所述包装设备,所述转角设备用于切换料盘的绑扎位置;以及下料设备,用于将包装后的料盘取离所述包装设备。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绑扎设备包括:第一转运线体,分别与所述上料线体和所述转角设备相接;绑扎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线体的输送路径上,并用于供料盘穿过;其中,所述绑扎机构适于在料盘穿过时将热缩膜绑扎在料盘的周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角设备包括:第二转运线体,分别与所述绑扎设备和所述包装设备相接;升降旋转机构,用于调整料盘的位置,所述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运线体下方,并可相对所述第二转运线体升降和旋转。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运线体为滚筒式结构,所述第二转运线体包括沿着垂直输送方向的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包括承载架和驱动所述承载架旋转和升降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承载架包括呈十字排布的两承载部,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承载部的间隙,所述第一输送部相邻两滚筒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输送部相邻
两滚筒之间均具有容置所述承载部的间隙。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运线体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料盘放置湿敏卡和干燥剂的放料机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线体和所述第二转运线体上均设有定位料盘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可沿着垂直输送方向的方向相向或背向运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线体和所述第二转运线体均为滚筒式结构,所述上料线体相邻两滚筒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运线体相邻两滚筒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容置于所述间隙中。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和驱动所述定位柱沿垂直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定位柱数量有多根,且分别位于不同的所述间隙中。
[0016]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转角设备相接;热封抽真空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游;第二输送机构;切袋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游;以及包装台,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其中,所述切袋机构用于切割预设长度的包装袋,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包装袋输向所述包装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料盘输入所述包装台处的包装袋中,所述热封抽真空机构用于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和热封。
[0017]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设备包括用于打印标签并将标签贴设于包装袋上的打印贴标机构,所述打印贴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设备包括:物料周转框;搬运机构,用于取放装有料盘的包装袋,所述搬运机构可在所述物料周转框和所述包装台间往返。
[0019]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包装系统包括位于所述上料线体的输送路径上用于识别绑定料盘的扫描相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线体、绑扎设备、转角设备、包装设备以及下料设备,在绑扎设备和转角设备配合下能够对堆叠并装有产品的料盘的多个位置进行绑扎,以提高绑扎后的可靠性,包装设备能够对绑扎后的料盘进行装袋,下料设备能够将装袋后的料盘取离包装设备,从而实现料盘的自动包装,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现代化生产模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上料线体、绑扎设备及转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上料线体;110、扫描相机;200、绑扎设备;210、第一转运线体;220、绑扎机构;300、转角设备;310、第二转运线体;311、第一输送部;312、第二输送部;320、升降旋转机构;
321、承载架;3211、承载部;330、放料机构;400、包装设备;410、第一输送机构;411、第三转运线体;412、平推组件;413、装袋组件;4131、推动件;4132、连接件;420、热封抽真空机构;430、第二输送机构;431、第四转运线体;432、移送组件;440、切袋机构;441、收纳辊;442、切刀组件;443、传动辊;450、包装台;460、打印贴标机构;500、下料设备;510、搬运机构;520、物料周转框;521、滚轮;600、包装袋;710、第一定位组件;711、定位柱;720、第二定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线体(100),用于接收并输送堆叠的料盘;绑扎设备(200),设置在所述上料线体(100)的下游,并用于对堆叠的料盘进行绑扎和输送;包装设备(400),设置在所述绑扎设备(200)的下游,并用于将绑扎后的料盘装入包装袋(600);转角设备(300),承接在所述绑扎设备(200)和所述包装设备(400)之间,并可将料盘输向所述绑扎设备(200)或所述包装设备(400),所述转角设备(300)用于切换料盘的绑扎位置;以及下料设备(500),用于将包装后的料盘取离所述包装设备(4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设备(200)包括:第一转运线体(210),分别与所述上料线体(100)和所述转角设备(300)相接;绑扎机构(22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线体(210)的输送路径上,并用于供料盘穿过;其中,所述绑扎机构(220)适于在料盘穿过时将热缩膜绑扎在料盘的周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设备(300)包括:第二转运线体(310),分别与所述绑扎设备(200)和所述包装设备(400)相接;升降旋转机构(320),用于调整料盘的位置,所述升降旋转机构(32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运线体(310)下方,并可相对所述第二转运线体(310)升降和旋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运线体(310)为滚筒式结构,所述第二转运线体(310)包括沿着垂直输送方向的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311)和第二输送部(312),所述升降旋转机构(32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311)和所述第二输送部(312)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机构(320)包括承载架(321)和驱动所述承载架(321)旋转和升降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承载架(321)包括呈十字排布的两承载部(3211),所述第一输送部(311)与所述第二输送部(312)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承载部(3211)的间隙,所述第一输送部(311)相邻两滚筒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输送部(312)相邻两滚筒之间均具有容置所述承载部(3211)的间隙。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运线体(310)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料盘放置湿敏卡和干燥剂的放料机构(330)。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体(100)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卫东项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