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72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至少三个第一弧形管,三个第一弧形管均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至少三个第二弧形管,三个第二弧形管均固定安装于下壳体的内部;三个所述第一弧形管和三个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间均通过至少十个毛细换热管连接,且两组毛细换热管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和三个第二弧形管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通过将温控介质流体通过上方的温控介质管排进三个第一弧形管的内部,进入到三个第一弧形管内部的温控介质就会流向各个毛细换热管,通过毛细换热管进行换热,而且通过毛细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加大换热效率以及换热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温控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马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它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其输出轴的机械能,液体是传递力和运动的介质,液压马达,亦称为油马达,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等。
[0003]液压马达在长时间工作后,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高温,而高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液压马达的使用效果,而且液压马达在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使用时,由于温度过低,造成液压马达无法进行使用,因此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一般需要对液压马达的内部温度进行控制。
[0004]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431432U,通过温控介质的流动来控制液压马达工作温度,使得液压马达能够在设定温度下工作,但是该专利技术人在进行恒温控制的过程中,忽略了换热时的均匀性,以至于在换热的过程中,液压马达不同位置温度不一致,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温差,进而容易加剧对液压马达的损伤。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解决了均匀性较差,无法全方位的进行温控处理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包括:
[0008]上壳体和下壳体;
[0009]至少三个第一弧形管,三个第一弧形管均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
[0010]至少三个第二弧形管,三个第二弧形管均固定安装于下壳体的内部;
[0011]三个所述第一弧形管和三个所述第二弧形管之间均通过至少十个毛细换热管连接,且两组毛细换热管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和三个第二弧形管的内部连通;
[0012]两组毛细换热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0013]两个温控介质管,两个温控介质管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且两个温控介质管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和三个第二弧形管的内部连通;
[0014]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与上壳体上,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上壳体的内部连接。
[0015]优选的,三个第一弧形管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三个第二弧形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插套。
[0016]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预留孔,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
[001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壳体的正面
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通过两个紧固螺栓与两个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排加强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加强孔。
[001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套。
[00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通过将温控介质流体通过上方的温控介质管排进三个第一弧形管的内部,进入到三个第一弧形管内部的温控介质就会流向各个毛细换热管,通过毛细换热管进行换热,而且通过毛细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加大换热效率以及换热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温控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下壳体的结构大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所示的三个第一弧形管的组合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弧形管;4、第二弧形管;5、毛细换热管;6、散热翅片;7、温控介质管;8、温度传感器;9、预留孔;10、散热孔;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加强杆;14、加强孔;15、定位杆;16、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下壳体的结构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三个第一弧形管的组合示意图。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包括:
[0031]上壳体1和下壳体2;
[0032]至少三个第一弧形管3,三个第一弧形管3均固定安装于上壳体1的内部;
[0033]至少三个第二弧形管4,三个第二弧形管4均固定安装于下壳体2的内部;
[0034]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之间均通过至少十个毛细换热管5连接,且两组毛细换热管5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的内部连通;
[0035]两组毛细换热管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6;
[0036]两个温控介质管7,两个温控介质管7分别固定安装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且两个温控介质管7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的内部连通;
[0037]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固定与上壳体1上,且温度传感器8的检测端与上壳体1的内部连接;
[0038]温度传感器8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仪器,用于对马达壳体的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于后续的温控处理;
[0039]通过将温控介质流体通过上方的温控介质管7排进三个第一弧形管3的内部,进入到三个第一弧形管3内部的温控介质就会流向各个毛细换热管5,通过毛细换热管5进行换热;
[0040]温控介质采用固定温度的气体或液体;
[0041]通过毛细换热管5上的散热翅片6,加大换热效率以及换热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温控效果,而且换热后的温控介质通过另一个温控介质管7进行排出,形成循环换热。
[0042]三个第一弧形管3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三个第二弧形管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插套;
[0043]通过凹槽的开设,便于对应位置的密封插套的插入,提高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组装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后续温控的效果。
[0044]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侧均开设有预留孔9,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10;
[0045]通过散热孔10的开设,便于马达壳体的正常通风扇散热工作,便于提高空气流通效率,通过预留孔9的开设,便于马达输出轴的伸出。
[0046]上壳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下壳体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两个第一连接板11均通过两个紧固螺栓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
[0047]通过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的设置,便于借用多个紧固螺栓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进行组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至少三个第一弧形管(3),三个第一弧形管(3)均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至少三个第二弧形管(4),三个第二弧形管(4)均固定安装于下壳体(2)的内部;三个所述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所述第二弧形管(4)之间均通过至少十个毛细换热管(5)连接,且两组毛细换热管(5)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的内部连通;两组毛细换热管(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6);两个温控介质管(7),两个温控介质管(7)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且两个温控介质管(7)分别与三个第一弧形管(3)和三个第二弧形管(4)的内部连通;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与上壳体(1)上,且温度传感器(8)的检测端与上壳体(1)的内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液压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三个第一弧形管(3)的两端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凯游佳佳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凤祥液压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