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71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胶膜其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聚烯烃合成油及交联剂。聚烯烃合成油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相容性较好,添加后可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结晶度;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链段活动能力增强,分子链的柔顺性提高;或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提高封装胶膜的柔软性,最终实现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引入聚烯烃合成油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不仅保持了封装胶膜本身优良的封装特性(双玻组件不并片,预交联有色封装胶膜不会发生上溢现象),同时更加柔软。在层压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电池片,防止碎片发生。止碎片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能源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寻求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迫在眉睫。基于光电转换效应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正逐渐进入人类能源结构,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取得商业化成功的产品之一,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由高效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玻璃、封装胶膜、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随着双玻组件以、新的高效电池及新型焊带的日益广泛应用,在光伏组件制备过程中,使用常规透明封装胶膜(EVA或POE)进行封装,电池片的隐裂/或裂片不良较单玻组件显著上升。
[0003]另一方面,常规单玻组件为了提高功率或满足个性化的外观需求,需采用预交联的有色封装胶膜(如白色EVA等)进行封装,封装胶膜中的颜料和预交联处理过程,均使封装胶膜的硬度有所上升,较常规封装胶膜,在层压过程中,使得电池片碎片率提升,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生产成本。然而,当前关于如何减少电池片碎片率的报道仍然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封装胶膜因硬度高高导致的电池片碎片率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其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聚烯烃合成油及交联剂。
[0006]进一步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为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聚乙烯、茂金属催化乙烯丁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乙烯辛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乙烯戊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甲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皂化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皂化乙烯

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地,聚烯烃合成油选自聚α

烯烃合成油、聚异丁烯合成油、烷基苯与α

烯烃的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进一步地,聚烯烃合成油为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优选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聚合单元包括乙烯、C3~C
20
的α

烯烃、非共轭多烯中的至少两种,且非共轭多烯的分子结构中包含至少两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选自

CH=CH

和/或CH=CH


[0009]进一步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聚合单元中,乙烯与α

烯烃的摩尔比为40:60~95:5,非共轭多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0%;优选地,将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重均分子量记为Mw,将非共轭多烯的重量百分含量记为C%,将非共轭多烯的分子量记为M,则(Mw
×
C%)/M≤40;优选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GPC测定重均分子量为50000以下;优选地,聚
烯烃合成油为乙烯

丙烯共聚物,或者为乙烯

丙烯

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且乙烯

丙烯

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中乙烯和丙烯单元的占比大于90%。
[0010]进一步地,聚烯烃合成油的重均分子量为200~50000,优选为200~10000。
[0011]进一步地,聚烯烃合成油的粘度指数为60~250,优选80~180。
[0012]进一步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聚烯烃合成油的重量比为100:0.01~10,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交联剂的重量比100:0.01~5。
[0013]进一步地,封装胶膜可以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结构,其中至少一层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聚烯烃合成油及交联剂。
[0014]进一步地,封装胶膜还包括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白色填料,且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白色填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40,优选为100:6~30;优选地,白色填料为钛白粉、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钡、膨润土、白炭黑、滑石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硅灰石、高岭土、蒙脱土、分子筛、立德粉、复合钛白、氧化钙、水滑石、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硼、碳化硅、磷酸铵、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多季戊四醇酯、聚磷酸三聚氰胺硼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钛白粉。
[0015]进一步地,封装胶膜还包括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颜料,且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颜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0:0.0001~40;优选颜料为炭黑、铜铬黑、锌铁黄、钛镍黄、钛铬黄、钴蓝、钴钛绿、钛铬锌棕和硅铁红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地,封装胶膜还包括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助剂,助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增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助剂的重量比为100:0.5~5。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上述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封装胶膜的各原料混合,并依次进行熔融挤出、流延成膜、冷却得到封装胶膜;或依次进行熔融挤出、流延成膜、冷却、电子束辐照预交联后,得到封装胶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是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添加了聚烯烃合成油。聚烯烃合成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不含结晶结构,且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相容性较好,添加后可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结晶度;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链段活动能力增强,分子链的柔顺性提高;或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提高封装胶膜的柔软性,最终实现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引入聚烯烃合成油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不仅保持了封装胶膜本身优良的封装特性(双玻组件不并片,预交联有色封装胶膜不会发生上溢现象),同时更加柔软。在层压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电池片,防止碎片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封装胶膜因硬度高导致电池片碎片率较高。
[00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其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分散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聚烯烃合成油。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是在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添加了聚烯烃合成油。聚烯烃合成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不含结晶结构,且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相容性较好,添加后可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结晶度;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链段活动能力增强,分子链的柔顺性提高;或降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的玻璃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和分散在所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中的聚烯烃合成油及交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为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聚乙烯、茂金属催化乙烯丁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乙烯辛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乙烯戊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甲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皂化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皂化乙烯

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合成油选自聚α

烯烃合成油、聚异丁烯合成油、烷基苯与α

烯烃的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合成油为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优选地,所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聚合单元包括乙烯、C3~C
20
的α

烯烃、非共轭多烯中的至少两种,且所述非共轭多烯的分子结构中包含至少两个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选自

CH=CH

和/或CH2=C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聚合单元中,所述乙烯与所述α

烯烃的摩尔比为40:60~95:5,所述非共轭多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0%;优选地,将所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重均分子量记为Mw,将所述非共轭多烯的重量百分含量记为C%,将所述非共轭多烯的分子量记为M,则(Mw
×
C%)/M≤40;优选地,所述液体乙烯系聚合物油的GPC测定重均分子量为50000以下;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合成油为乙烯

丙烯共聚物,或者为乙烯

丙烯

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瑞群魏梦娟侯宏兵郑炯洲梅跃峰周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