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99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属于轨道车定位码盘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码盘上开有多个通透的矩形孔,各矩形孔之间的区域为码盘的实柱,各矩形孔垂直设置并呈一线排开,各矩形孔在码盘上左右布局,具体在码盘的一端形成计数区,另一端形成编码区;所述编码区通过调整各矩形孔的宽度或开闭来存储相应的地址码;所述码盘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栓将码盘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码盘上的矩形孔按照设定的规律开孔,码盘在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即为码盘编码区存储的地址码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轨道车定位。道车定位。道车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属于轨道车定位码盘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广泛应用在装备制造领域,包括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钢铁焦化、智能物流、港口、铁路场所,流程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工业设备定位控制系统等;随着近年来轨道车的全自动化控制成为发展趋势,对轨道车的定位精度和远程控制、多线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装备制造领域中使用的编码电缆定位、射频识别RFID定位、旋转编码器定位、激光测距定位技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0003]目前行业内采用的是一种基于码盘定位的技术,此类技术装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为定位当前轨道车所处位置,实际上是将计数信息和编码信息以打孔的方式记录在码盘上,但采用该套方案布设轨道车定位系统,采购成本高、工作量大、安装难度高,一般安装、布设、调试一套进口产品的周期不少于180天。
[0004]针对上述安装难度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系统中使用的码盘为双排或多排结构,即码盘为配合识别装置的对射信号,通常设计为多排孔,在实际使用时,为适应码盘的排布结构,安装在识别装置内部的译码器需要同时向多排孔发射接收信号,当行进轨道出现上下坡或转弯时,由于这种结构不能满足垂直的自由公差,将导致读取信息出现错误或丢失,电磁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同样不能适应地形变化,使得系统在安装调试时,将频繁移动码盘位置,使其符合校验地址的要求,一旦某一码盘节点安装位置不能满足要求,都将造成码盘地址读取错误;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识别码盘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结构的改进。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包括码盘和安装支架,所述码盘上开有多个通透的矩形孔,各矩形孔之间的区域为码盘的实柱,各矩形孔垂直设置并呈一线排开,各矩形孔在码盘上左右布局,具体在码盘的一端形成计数区,另一端形成编码区;
[0007]所述编码区通过调整各矩形孔的宽度或开闭来存储相应的地址码;
[0008]所述码盘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栓将码盘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0009]所述码盘上的矩形孔按照设定的规律开孔,每一个码盘标示唯一的地址编码,且码盘在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即为码盘编码区存储的地址码信息。
[0010]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调节支架上,所述调节支架的固定端焊接在墙面上;
[0011]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安装支架设置在调节支架上的高度;
[0012]所述安装支架和调节支架具体为角钢。
[0013]所述码盘按照一定的顺序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码盘与安装支架为平行设置的。
[0014]所述码盘主要由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切割而成。
[0015]所述码盘具体设置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规则形状。
[0016]用于读取所述矩形孔的电磁传感机构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电磁传感器作为计数组,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磁传感器作为地址码识别组。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对轨道车定位识别的单排码盘,区别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进口两排双层码盘结构,在相同码盘的外形尺寸下,采用单排数据孔码盘垂直自由公差是双排数据孔码盘的2.5倍以上,在系统布设的工业现场复杂条件下,提高码盘安装的容差率,稳定鲁棒性得到增强,降低安装难度和工作量;同时,基于多个单排码盘组成的地址数据,可以将若干分散式码盘的分散数据通过算法转换为完整的连续数据链,为任意点的精确定位及标定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提升了整套系统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码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码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码盘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效果图;
[0024]图中:1为码盘、2为安装支架、3为矩形孔、4为固定孔、11为调节螺栓、12为调节支架、13为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在使用时,与定位轨道车的识别装置配合使用,在识别装置两侧设置的装配窗口之间形成识别区间,所述识别区间用于读取在轨道旁设置的单排码盘的信息,用于定位轨道车识别装置当前在轨道上的行进位置;
[0026]在读取地址码时,通过识别装置电磁传感器向单排码盘对射电磁信号,发射的电磁信号在经过单排码盘后,形成导通或阻断的信号,并由电磁传感器将采集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读取相应的地址信息。
[0027]本技术使用的单排码盘安装在轨道旁需要定位的段点,由支架固定且与轨道平行,码盘表面按二进制编码规律开一排孔,为区分数据,可以在码盘一端平行开有多个孔距不等矩形孔,在另一端开有另一规格的孔,其中孔距不等矩形孔作为编码区数据,另一规格的等距单孔作为计数区数据,为固定码盘,还可在码盘底部额外开有支架安装孔;所述地址编码信息孔可以由识别装置中设置的电磁传感器进行读取,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码盘地址信息;本技术设置计数区矩形孔的宽度大于计数组的两个电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0028]所述识别装置内部供电可采用AC220V或DC24V,电流小于1A,数据线由统一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数据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抗干扰,线路简单稳定。
[0029]所述码盘上设置有一排二进制编码矩形孔,所述二进制编码矩形孔包含有地址编码信息,实际设置时,可调整相应编码区的编码矩形孔的位置、宽度、开闭,或将实柱和矩形孔宽度设置为不同倍数的组合,以存储数值不同编码。
[0030]为提高识别定位精度,也可将识别装置安装架上一字水平设置的计数组电磁传感器数量进行扩展,能够提高识别装置采集码盘上编码信息的精度。
[0031]如图2至图4所示的是本技术使用码盘的三种实施例,本技术使用的单排码盘可以根据使用工艺要求对编码区进行变化组合,以实现多个码盘上记录地址信息的各自唯一性。码盘上设置的矩形孔根据用途区分,一端设置为编码区,另一端设置为计数区,其中编码区记录有该码盘在唯一的序号编码,计数区用于对编码区编码进行校对提取。
[0032]如图2和图3采用的码盘两端均可以作为计数区或编码区,图3提供的码盘中部可全部设置为实柱,但在设置时,要求将计数区上的矩形孔和实柱设置为等距,并将另一端的编码区上的矩形孔和实柱设置为变化的距离,在制备码盘时,通过变换每一块码盘编码区矩形孔与实柱的位置,能够确保每一块码盘存储有不同的地址信息,使每一块码盘记录的地址数据唯一;如图4所示的码盘具体对编码区的孔位进行自由设置,通过开闭孔或扩孔的形式组合或相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包括码盘(1)和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1)上开有多个通透的矩形孔(3),各矩形孔(3)之间的区域为码盘(1)的实柱,各矩形孔(3)垂直设置并呈一线排开,各矩形孔(3)在码盘(1)上左右布局,具体在码盘(1)的一端形成计数区,另一端形成编码区;所述编码区通过调整各矩形孔的宽度或开闭来存储相应的地址码;所述码盘(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通过螺栓将码盘(1)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所述码盘(1)上的矩形孔(3)按照设定的规律开孔,每一个码盘(1)标示唯一的地址编码,且码盘(1)在安装支架(2)上的安装位置即为码盘编码区存储的地址码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定位的单排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通过调节螺栓(11)固定在调节支架(1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艳张彦君贺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捷立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