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98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包括建筑主体钢结构、连接立柱和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固定安在连接立柱上,连接立柱一端通过转接组件固定安在钢结构主体上;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转接板和安装板,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端部连接位置处设有端部密封组件,端部密封组件包括内层密封板、外层密封板和U形连接板。该结构可将两块玻璃板呈V形安装在建筑主体钢结构上,安装调节方便,便于施工操作,连接端部密封性好,且连接面整洁,整体美观性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幕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追求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欣赏价值,通常在公共建筑中,如展示厅博物馆建筑等,会采用玻璃幕墙做为屋面外面板的装饰,以突出建筑美学,并赋予深层次的寓意。
[0003]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和框架等部件组成,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其作为一种集建筑艺术、建筑技术于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的外部装修上。目前市场上的幕墙大多是通过将弧形方向的单元杆件或面板弯曲加工,又或者是通过平板折线单元来拟合曲面,从而实现曲面单元体的制作。而在折线形单元式玻璃幕墙安装时,对于间断的玻璃幕墙,通常采用连接件将两块玻璃直接折叠安装在建筑主体上,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该结构可将两块玻璃板呈V形安装在建筑主体钢结构上,安装调节方便,便于施工操作,连接端部密封性好,且连接面整洁,整体美观性好,实用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包括建筑主体钢结构、连接立柱和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所述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固定安在所述连接立柱上,连接立柱一端通过转接组件固定安在所述建筑主体钢结构上;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所述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反向安在连接立柱两侧,所述第一玻璃板密封安在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内,所述第二玻璃板密封安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内,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呈V形设置;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转接板和安装板,所述转接板固定安在所述转接柱前端端面上,转接柱末端端面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安在转接板上,安装板前端设有腰形连接孔,安装板通过腰形连接孔及紧固件固定安在连接立柱上;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端部连接位置处设有端部密封组件,所述端部密封组件包括内层密封板、外层密封板和U形连接板,所述内层密封板两端分别密封安在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上,所述外层密封板设在内层密封板外侧,外层密封板一端密封安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内侧,外层密封板另一端通过所述U形连接板与内层密封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上具有第一倾斜容纳腔,所述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上具有第二倾斜容纳腔,所述第一倾斜容纳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玻璃板安装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倾斜容纳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玻璃板安装方向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转接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0009]优选的,在所述连接立柱两侧上分别安有第一修饰板和第二修饰板,所述第一修饰板一端固定安在连接立柱末端端部,第一修饰板另一端密封安在所述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内;所述第二修饰板一端安在连接立柱与所述转接组件之间,第二修饰板另一端密封安在所述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内。
[0010]优选的,所述外层密封板上设有两个U形凹陷,一个所述U形凹陷的底部与所述内层密封板密封连接,另一个U形凹陷的底部与所述U形连接板侧面密封连接。
[0011]本技术中,采用两个玻璃端部安装座对两块玻璃板分别进行安装,分开式的安装方式便于施工操作,提高了对两块玻璃连接时的位置或倾角的可调节性,使用两个玻璃端部安装座可将两块玻璃板的力均传递至连接立柱上,彼此间互不影响,改善幕墙结构的承力性。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室内侧、室外侧分别密封连接,使得该幕墙结构的密封性较好。设置的端部密封组件可提高连接立柱端部与两块玻璃板端部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该幕墙的密闭性。设置的腰形连接孔可调节连接立柱与转接组件的连接位置,便于施工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建筑主体钢结构;2、连接立柱;3、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4、转接组件;5、端部密封组件;6、第一修饰板;7、第二修饰板;30、第一玻璃板;31、第二玻璃板;32、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3、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4、第一倾斜容纳腔;35、第二倾斜容纳腔;40、转接柱;41、转接板;42、安装板;43、腰形连接孔;44、加强筋;50、内层密封板;51、外层密封板;52、U形连接板;53、U形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包括建筑主体钢结构1、连接立柱2和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3,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3固定安装在连接立柱2上,连接立柱2的一端通过转接组件4固定安在建筑主体钢结构1上。
[0018]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3包括第一玻璃板30、第二玻璃板31、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3,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连接立柱2前端左侧面,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连接立柱2前端右侧面上,第一玻璃板30通过密封件密封安装在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内,第二玻璃板31通过密封件密封安装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3内。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为由钢板折弯形成具有第一倾斜容纳腔34的钢骨架结构,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3为由钢板折弯形成具有第二倾斜容纳腔35的钢骨架结构,第一倾斜容纳腔34和第二倾斜容纳腔35的开口方向分别与第一玻璃板30和第二玻璃板31的安装方向相同,第一玻璃板30密封安装在第一C形容纳腔34内,第二玻璃板31密封
安装在第二C形容纳腔35内。第一玻璃板30和第二玻璃板31呈V形设置。
[0020]转接组件4包括转接柱40、转接板41和安装板42,转接板40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转接柱40前端端面上,转接柱40的末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钢结构1上,安装板4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转接板41上,安装板42侧面靠近前端位置处设置腰形连接孔43,安装板42通过该腰形连接孔43及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立柱2上。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板42与转接板4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多个加强筋44。
[0021]在第一玻璃板30和第二玻璃板31相接近的端部连接位置处固定安装端部密封组件5,端部密封组件5包括内层密封板50、外层密封板51和U形连接板52,端部密封组件5将第一玻璃板30和第二玻璃板31连接处与室外侧进行密封隔离。内层密封板50一端通过密封胶密封安装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33端部上,内层密封板50另一端具有折边,该折边位于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和第一玻璃板30之间,内层密封板50的折边两侧通过密封件和密封胶与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线式幕墙与建筑结构主体连接单元,包括建筑主体钢结构、连接立柱和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固定安在所述连接立柱上,连接立柱一端通过转接组件固定安在所述建筑主体钢结构上;V形折线玻璃幕墙单元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所述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反向安在连接立柱两侧,所述第一玻璃板密封安在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内,所述第二玻璃板密封安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内,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呈V形设置;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转接板和安装板,所述转接板固定安在所述转接柱前端端面上,转接柱末端端面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安在转接板上,安装板前端设有腰形连接孔,安装板通过腰形连接孔及紧固件固定安在连接立柱上;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端部连接位置处设有端部密封组件,所述端部密封组件包括内层密封板、外层密封板和U形连接板,所述内层密封板两端分别密封安在第一玻璃端部安装座和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上,所述外层密封板设在内层密封板外侧,外层密封板一端密封安在第二玻璃端部安装座内侧,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旺王金鑫高来邹忠波苏家乐敬小康张新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