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85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包括:壳体、进液管、进液分布器、导流锥体、浮动排水器、软管、溢流出水管、溢流堰、承重支撑杆、泥斗、箱体、缓冲池、搅拌器、浆液泵、浮动排水阀、浓液排放阀、流量控制阀、排泥管和出液管,溢流堰是带有上堰板管状体,管状体四周焊接在靠近箱体上端,溢流出水管上端开在溢流堰与箱体焊接处上端箱体上,溢流出水管下端一方伸入到箱体内,通过软管与浮动排水器相连,溢流出水管下端另一方为澄清液出口,溢流出水管下端位于进液分布器上方,在箱体外部溢流出水管下端装有浮动排水阀,在溢流出水管上方箱体内澄清液通过浮动排水阀,从溢流出水管下端流出箱体;或箱体澄清液溢过溢流堰,从溢流出水管上端流出箱体。出箱体。出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湿法脱硫的废水或者脱硫浆液的沉淀澄清处理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的湿法脱硫工艺过程中,为了降低吸收塔内富集的氯根离子及各种重金属离子,减小系统腐蚀,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保证吸收塔和石膏的品质,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湿法脱硫的吸收塔浆液含固量较高,为了排出脱硫废水必须先经过沉淀澄清工艺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的固体物质。脱硫废水来源于脱硫塔的浆液,一般流程为:浆液从石膏旋流器的溢流口排出,此时含固量仍较高,需要再经过废水旋流器分离以降低含固量,然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此时的废水仍然非常浑浊,在存贮水箱内会发生沉淀。通常存储废水的水箱内需要设置搅拌器,以防止沉淀堵塞。
[0003]传统的脱硫废水处理澄清器对废水的澄清效率较低,澄清的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澄清器为防止在澄清器的底部发生沉淀后的污泥堆积问题,需要设置刮泥装置;传统的澄清器需要进水连续运行,且进水流量需要稳定,才能保证装置正常出水;传统的澄清器需要加药以提高澄清分离效果。通常脱硫浆液箱底部易发生污泥沉淀堆积现象,需要设置搅拌器等搅拌设施;而本澄清装置具有澄清和长时间储存的功能,不需要设置搅拌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中废水的沉淀澄清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装置进水一般为来自石膏旋流器溢流浆液的脱硫废水,也适用于直接来自吸收塔的浆液,也适用于经过废水旋流器分离后含较多微细固体颗粒的脱硫废水。
[0006]为了完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它包括:壳体、进液管、进液分布器、导流锥体、浮动排水器、软管、溢流出水管、溢流堰、承重支撑杆、泥斗、箱体、缓冲池、搅拌器、浆液泵、浮动排水阀、浓液排放阀、流量控制阀、排泥管和出液管,壳体是由位于壳体上部的箱体和下部的泥斗焊接而成的,若干根承重支撑杆焊接在泥斗上,将壳体固定,进液管固定在箱体外部,其一端伸入到箱体内并固定在泥斗上方的进液分布器上,在进液分布器正下方的箱体内固定有导流锥体,带有沉淀物的废水通过进液管流入到进液分布器和导流锥体之间的箱体内,再从泥斗的下端依次通过浓液排放阀、流量控制阀和排泥管流入缓冲池中,在缓冲池内分别装有拌器和浆液泵,出液管与浆液泵相连,将在缓冲池内的废水排出,其中:溢流堰是带有上堰板的管状体,管状体的四周焊接在靠近箱体的上端,溢流出水管上端开在溢流堰与箱体焊接处上端的箱体上,溢流出水管下端的一方伸入到箱体内,并通过软管与浮动排水器相连,溢流出水管下端的另一方为澄清液出口,溢流出水管下端位于进液分布器的上方,在箱体外部的溢流出水管的下端装有浮动排水阀,在溢流出水管上
方箱体内的澄清液通过浮动排水阀,从溢流出水管下端流出箱体;或者箱体的澄清液溢过溢流堰,从溢流出水管上端流出箱体。
[0008]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所述浮动排水器包括:空心圆盘和外底盘,空心圆盘通过若干个支撑柱焊接在外底盘上方,外底盘的外圆周有一边沿,空心圆盘和外底盘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隙,在外底盘中央开有一排液孔,该排液孔与软管的上端相连。
[0009]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所述浮动排水器的直径是水箱平均直径的 1/4。
[0010]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所述箱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泥斗为棱锥体或倒圆锥体,泥斗锥体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
°

[0011]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所述进液分布器为圆锥型漏斗,其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45
°
,它通过至少三根支柱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它位于泥斗上方和溢流出水管下方之间的箱体内。
[0012]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所述导流锥体为空心的圆锥型漏斗,其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30
°
,它通过至少三根支柱固定在进水分布器下部的泥斗正上方。
[0013]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在箱体外部的溢流出水管的下端还装有浊度测量器,在箱体上端还装有液位测量器。
[0014]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泥斗下方还装有排空阀,通过上述排空阀,泥斗下端与排泥管相连。
[0015]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在排空阀和浓液排放阀的交汇处还装有冲洗水阀。
[0016]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中: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信息线分别与液位测量器、浊度测量器、浮动排水阀、冲洗水阀、浓液排放阀、排空阀、流量控制阀、搅拌器和浆液泵相连。
[0017]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18]1、一般澄清器澄清后的排水在顶部溢流出水;运行过程需要连续进水,有连续稳定进水,澄清器注满至顶部才能溢流出水。进水停止后,澄清器内的澄清后的澄清液无法利用。本装置可以实现间断进水,澄清液按所接系统的需要排出,一次大量注满箱体,长时间连续得到稳定品质的澄清液。
[0019]2、一般储存箱的出液口在下部,最先排出的是箱体下部未澄清完成的含固量较多的水,出水是水箱下层浑浊的水,出水品质不可控。本箱体能够实现在液位顶层浮动出水,保证出水为水箱内液位的上层,能够保证出水为顶层澄清效果最好的水,出水品质好。
[0020]3、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不需要设置底部刮污泥或污泥搅拌装置。
[0021]4、与一般储存箱相比较,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具有澄清功能,不需要另外再设置澄清器,因此减少场地占用,节约了占地空间,节约投资。
[0022]5、废水首先进入水箱的下部,密度大的颗粒首先沉淀出去,固液分离效率高。
[0023]6、与一般澄清器相比较,自然澄清时间长,不受进液速度的限值,澄清效果更好。
[0024]7、脱硫废水经常间断排放,浮动式出水便于停止进水后将沉淀器的上部清水排出,并将底部较大颗粒的污泥排空,避免再次进水时水流对底泥的冲击而搅混上部未能排出的清水。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的正向示意图,在该图中,水位处于溢流堰的上端,浮动排水器也处于水箱的上部,为了清楚起见,在图中,未画出控制器与冲洗水阀、浓液排放阀、排空阀和流量控制阀之间的连接;
[0026]图2为本技术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的正向示意图,在该图中,水位处于溢流堰的下方,浮动排水器也处于水箱中,为了清楚起见,在图中,未画出控制器与冲洗水阀、浓液排放阀、排空阀和流量控制阀之间的连接;
[0027]图3为浮动排水器的正向剖面放大示意图。
[0028]在图1至图3中,标号1为进液管;标号2为进液分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它包括:壳体、进液管(1)、进液分布器(2)、导流锥体(3)、浮动排水器(4)、软管(5)、溢流出水管(6)、溢流堰(7)、承重支撑杆(8)、泥斗(9)、箱体(10)、缓冲池(11)、搅拌器(12)、浆液泵(13)、浮动排水阀(16)、浓液排放阀(18)、流量控制阀(20)、排泥管(22)和出液管(23),壳体是由位于壳体上部的箱体(10)和下部的泥斗(9)焊接而成的,若干根承重支撑杆(8)焊接在泥斗(9)上,将壳体固定,进液管(1)固定在箱体(10)外部,其一端伸入到箱体(10)内并固定在泥斗(9)上方的进液分布器(2)上,在进液分布器(2)正下方的箱体(10)内固定有导流锥体(3),带有沉淀物的废水通过进液管(1)流入到进液分布器(2)和导流锥体(3)之间的箱体(10)内,再从泥斗(9)的下端依次通过浓液排放阀(18)、流量控制阀(20)和排泥管(22)流入缓冲池(11)中,在缓冲池(11)内分别装有拌器(12)和浆液泵(13),出液管(23)与浆液泵(13)相连,将在缓冲池(11)内的废水排出,其特征在于:溢流堰(7)是带有上堰板的管状体,管状体的四周焊接在靠近箱体(10)的上端,溢流出水管(6)上端开在溢流堰(7)与箱体(10)焊接处上端的箱体(10)上,溢流出水管(6)下端的一方伸入到箱体(10)内,并通过软管(5)与浮动排水器(4)相连,溢流出水管(6)下端的另一方为澄清液出口,溢流出水管(6)下端位于进液分布器(2)的上方,在箱体(10)外部的溢流出水管(6)的下端装有浮动排水阀(16),在溢流出水管(6)上方箱体(10)内的澄清液通过浮动排水阀(16),从溢流出水管(6)下端流出箱体(10);或者箱体(10)的澄清液溢过溢流堰(7),从溢流出水管(6)上端流出箱体(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浆液废水澄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排水器(4)包括:空心圆盘(41)和外底盘(42),空心圆盘(41)通过若干个支撑柱(43)焊接在外底盘(42)上方,外底盘(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高峰王小立张静伟许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