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74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带锅架的聚能盘包括聚能盘组本体和锅架组件,聚能盘组本体为环状盘体,聚能盘组本体设置有内凹的聚能腔;锅架组件连接于聚能盘组本体,锅架组件包括扰流环和多个连接于扰流环的支撑结构,扰流环设置于聚能腔内将聚能腔分隔为第一聚能腔和第二聚能腔,支撑结构能够支撑锅具和扰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锅架的聚能盘,锅架组件的扰流环对高温烟气进行扰流、阻滞,能够减小高温烟气在聚能盘内的流动速度,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燃气灶热效率。燃气灶包括上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且节能环保。且节能环保。且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尤其涉及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灶具产品的不断更新,如何提高灶具的热效率成为灶具品质的重要标准。燃气灶的热效率是指灶具燃烧所释放热量的最终有效利用率,市场上现有的带聚能装置(如聚能盘锅架、聚能圈锅架等)的灶具可使燃烧的高温烟气被聚拢在聚能盘内,减少辐射及对流热损失,以提高对燃烧产生热量的有效利用。
[0003]但是现有的聚能盘一般是通过环绕在燃烧器四周的环状体对烟气进行聚拢,高温烟气虽能被聚能盘聚拢,但在聚能盘内的流动速度较快,与锅具的热交换效率低,因此,对于燃气灶热效率的提高效果有限。
[0004]因此,亟需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能够减小高温烟气在聚能盘内的流动速度,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燃气灶热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一方面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包括:
[0008]聚能盘组本体,所述聚能盘组本体为环状盘体,所述聚能盘组本体设置有内凹的聚能腔;
[0009]锅架组件,所述锅架组件连接于所述聚能盘组本体,所述锅架组件包括扰流环和多个连接于所述扰流环的支撑结构,所述扰流环设置于所述聚能腔内将所述聚能腔分隔为第一聚能腔和第二聚能腔,所述支撑结构能够支撑锅具和所述扰流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扰流环的外径小于所述聚能腔的内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所述上支撑脚固定连接于所述扰流环的上侧面,所述上支撑脚被配置为支撑所述锅具;所述下支撑脚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扰流环的下侧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聚能盘组本体,所述下支撑脚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扰流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多个所述上支撑脚环绕所述扰流环的外周间隔均匀分布,多个所述下支撑脚与多个所述上支撑脚一一对应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聚能盘组本体包括盘座和至少一个连接盘,所述盘座和所述连接盘均为内凹的环状盘体,所述连接盘套装于所述盘座内以形成所述聚能腔,所述盘座和所述连接盘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隔热腔,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锅架组件。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下支撑脚一一对应卡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盘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底脚,所述底脚被配置为抵接灶体,所述底脚内具有第二隔热腔,所述第二隔热腔连通所述第一隔热腔。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聚能盘组本体还包括多个贯通的减热孔,所述减热孔设置于所述盘座的圆周侧壁。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盘座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檐,所述连接盘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檐,所述第二环形挡檐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挡檐。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多个所述减热孔在所述盘座侧面上环绕所述盘座周向设置,沿所述盘座轴向,所述减热孔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檐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多个所述连接盘沿所述聚能腔的轴向层叠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盘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三隔热腔。
[0020]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具有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可以有效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且节能环保。
[0021]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和灶体,所述燃气灶还包括上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所述带锅架的聚能盘设置于所述灶体上,且环绕所述燃烧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带锅架的聚能盘的内孔径大于所述燃烧器的外径。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所提供的带锅架的聚能盘,高温烟气被聚拢在内凹的聚能腔内,防止散失,使燃烧温度场的温度更高,减少向周围环境的热传导损失;扰流环分隔聚能腔为第一聚能腔和第二聚能腔,扰流环对聚能腔内流动的高温烟气进行阻滞,使其在第一聚能腔和第二聚能腔内分为两部分进行流动,增强了对高温烟气的扰动,从而延缓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使高温烟气在聚能腔内停留时间得到延长,以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的热交换效率,而且,高温烟气能与空气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充分,降低一氧化碳废气的产生,从而全面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0026]本技术所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聚能盘组本体中间的内孔进入聚能腔,使燃烧温度场温度更高,热传导损失更少;高温烟气上升流动过程中遇到扰流环从而被扰流、阻滞,增强与锅具的热交换效率,且能与空气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充分,降低一氧化碳的产生,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锅架的聚能盘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锅架的聚能盘的结构剖视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锅架的聚能盘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聚能盘组本体;11、聚能腔;111、第一聚能腔;112、第二聚能腔;12、盘座;121、第
一环形挡檐;122、底脚;1221、第二隔热腔;13、连接盘;131、凹槽;132、第二环形挡檐;14、第一隔热腔;15、减热孔;
[0033]2、锅架组件;21、扰流环;22、支撑结构;221、上支撑脚;2211、倾斜面;222、下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能盘组本体(1),所述聚能盘组本体(1)为环状盘体,所述聚能盘组本体(1)设置有内凹的聚能腔(11);锅架组件(2),所述锅架组件(2)连接于所述聚能盘组本体(1),所述锅架组件(2)包括扰流环(21)和多个连接于所述扰流环(21)的支撑结构(22),所述扰流环(21)设置于所述聚能腔(11)内将所述聚能腔(11)分隔为第一聚能腔(111)和第二聚能腔(112),所述支撑结构(22)能够支撑锅具和所述扰流环(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环(21)的外径小于所述聚能腔(1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2)包括上支撑脚(221)和下支撑脚(222),所述上支撑脚(221)固定连接于所述扰流环(21)的上侧面,所述上支撑脚(221)被配置为支撑所述锅具;所述下支撑脚(2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扰流环(21)的下侧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聚能盘组本体(1),所述下支撑脚(222)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扰流环(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支撑脚(221)环绕所述扰流环(21)的外周间隔均匀分布,多个所述下支撑脚(222)与多个所述上支撑脚(221)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锅架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盘组本体(1)包括盘座(12)和至少一个连接盘(13),所述盘座(12)和所述连接盘(13)均为内凹的环状盘体,所述连接盘(13)套装于所述盘座(12)内以形成所述聚能腔(11),所述盘座(12)和所述连接盘(13)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隔热腔(14),所述连接盘(13)连接所述锅架组件(2)。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任有忠颜运宇吴伟良史棋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