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54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控制臂本体为控制臂前板和控制臂后板焊接成的空腔结构,控制臂前板和控制臂后板焊接处的焊缝中部向一侧偏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采用钢质材料,通过冲压焊接成型,采用焊缝偏置的焊接形式代替直线焊缝的焊接形式,进而提升上控制臂本体疲劳强度;同时,上控制臂本体U型底部截面在X方向和Y的截面宽度大于其两端在X方向和Y方向的截面宽度,可提升上控制臂强度及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规避了钢质铸锻零件的重量大、锻铝零件的成本高刚度小问题,可实现重量、成本、强度、性能的平衡。性能的平衡。性能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


[0001]本技术涉及乘用车底盘悬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

技术介绍

[0002]后上控制臂作为乘用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零部件,通常其一端连接副车架(或车身),另一端连接转向节/轮毂支架,承担由地面传递到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并传递给副车架(或车身),同时控制车轮跳动的运动轨迹,保证悬架的运动特性。后上控制臂分别通过两端衬套或一端衬套一端球铰把副车架(或车身)和车轮弹性的连接在一起。为了保证车辆的驾驶性能以及可靠性,通常要求控制臂具有高强度、轻量化以及低成本的特点,现有的钢质锻造或铸造控制臂以及铝合金锻造控制臂存在以下问题:
[0003]1)钢质的铸造或锻造后上控制臂,由于其工艺限制通常为实心结构,虽然能达到较高的刚度以及强度要求,但是存在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4]2)铝合金材质锻造的上控制臂方案,其轻量化效果有所提升,但是铝合金材料相比钢质材料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铝合金材料与钢质材料弹性模量特性关系,往往铝合金控制臂的刚度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以解决现有钢质的铸造或锻造后上控制臂重量大以及锻铝上控制臂刚度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0,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为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成的空腔结构,所述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处的焊缝40中部向一侧偏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前板20的宽度大于所述控制臂后板30的宽度,所述控制臂前板20通过其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外折弯部21搭接在所述控制臂后板30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内折弯部31外侧,所述外折弯部21的中部向所述控制臂后板30一侧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为U型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中部区域在X方向和Y方向的截面宽度大于其两端在X方向和Y方向的截面宽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采用钢质材料,通过冲压成型制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采用钢质材料,通过冲压焊接成型,采用焊缝偏置的焊接形式代替直线焊缝的焊接形式,进而提升上控制臂本体疲劳强度;同时,上控制臂本体U型底部截面在X方向和Y的截面宽度大于其两端在X方向和Y方向的截面宽度,可提升上控制臂强度及刚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规避了钢质铸锻零件
的重量大、锻铝零件的成本高刚度小问题,可实现重量、成本、强度、性能的平衡。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臂前板和控制臂后板结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的截面示意图;
[0019]上述图中:
[0020]10.上控制臂本体、20.控制臂前板、21.外折弯部、30.控制臂后板、31.内折弯部、40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列提供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0,为了避让车身纵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为U型结构。
[0023]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为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成的空腔结构,所述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处的焊缝40中部向所述控制臂后板30一侧偏置。
[0024]为了克服钢质的铸造或锻造后上控制臂重量大以及锻铝上控制臂成本高、刚度小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采用钢质材料,通过冲压成型制得。
[0025]所述控制臂前板20的宽度大于所述控制臂后板30的宽度,所述控制臂前板20通过其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外折弯部21搭接在所述控制臂后板30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内折弯部31外侧,所述外折弯部21的中部向所述控制臂后板30一侧凸起。
[0026]通过所述焊缝40的偏置设置,可以提升所述控制臂本体10的疲劳强度,在刚度及强度性能指标相同的条件下,相对锻铝上控制臂重量相当,相对钢质锻造上控制臂及铸铁上控制臂结构重量降低约35%,可实现上控制臂的高强度、轻量化以及低成本的要求。
[0027]参阅图4,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所述上控制臂本体10的强度及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中部区域C

C处在X方向的截面宽度b大于其两端B

B和A

A处在X方向的截面宽度a、c,中部区域C

C处在Y方向的截面宽度d大于其两端B

B和A

A处在Y方向的截面宽度e、f。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10)为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成的空腔结构,所述控制臂前板(20)和控制臂后板(30)焊接处的焊缝(40)中部向一侧偏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连杆上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前板(20)的宽度大于所述控制臂后板(30)的宽度,所述控制臂前板(20)通过其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外折弯部(21)搭接在所述控制臂后板(30)长度方向两侧边设置的内折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雨余振龙李欢牛添龙厉智勇王雷具龙锡杨清彬王秀颖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