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52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其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喷淋组件和活性炭净化组件,所述第一箱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净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喷淋的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第三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且喷淋方向朝下,所述第二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且喷淋方向朝上,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沿所述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呈阶梯式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能够在气体进入时进行喷淋净化以减少维修成本。在气体进入时进行喷淋净化以减少维修成本。在气体进入时进行喷淋净化以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一些趣味实验,针对一些教学楼中的实验教室,往往需要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传统的废气净化产线包括活性炭吸附器,用于吸收一些有害气体等,然而,气体中往往夹杂一些灰尘,这些灰尘就可能对活性炭吸附器的吸附板造成堵塞,从而缩短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0003]因此,亟需要一种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体进入时进行喷淋净化以减少维修成本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其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喷淋组件和活性炭净化组件,所述第一箱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净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喷淋的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第三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且喷淋方向朝下,所述第二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且喷淋方向朝上,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沿所述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呈阶梯式布置。
[0006]较佳地,所述活性炭组件包括纵向活性炭机构和横向活性炭机构,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沿所述第二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所述第二箱体的输入端,所述横向活性炭机构沿所述第二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中部。
[0007]具体地,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纵向活性炭净化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第二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所述第二箱体的输入端,所述纵向活性炭净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
[0008]具体地,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呈对称地设置。
[0009]具体地,所述横向活性炭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和横向活性炭净化板,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一箱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沿所述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中部,所述横向活性炭净化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
[0010]具体地,所述横向活性炭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横向活性炭机构呈矩阵地设置。
[0011]较佳地,所述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所述烘干装置用于烘干经过的气体。
[0012]较佳地,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头、第
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连通。
[0013]具体地,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各设有阀门。
[0014]具体地,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液体回收腔,所述液体回收腔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通过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喷淋组件和活性炭净化组件等结合在一起,第一箱体的出风口与第二箱体的进风口连接,第二箱体的出风口可与外部的抽风机连接,以使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气体从第一箱体的进风口输入并从第二箱体的出风口输出,活性炭净化组件安装于第二箱体,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喷淋的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第一喷淋头与第三喷淋头安装于第一箱体的底部且喷淋方向朝下,第二喷淋头安装于第一箱体的顶部且喷淋方向朝上,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沿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置,以使得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呈阶梯式布置,由于呈阶梯式的布置,这样进入的空气就会充分地接受上下的喷淋,从而提高净化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活性炭净化组件的输入端之前设置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的喷淋能够使得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粉尘颗粒物进入喷淋的洗涤液中与气体分离,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避免灰尘对活性炭净化组件造成堵塞,从而达到减少维修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的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的第二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100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喷淋组件3和活性炭净化组件4,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相互连接,第一箱体的出风口12与第二箱体2的进风口21连接,第二箱体2的出风口22可与外部的抽风机连接,以使得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内的气体从第一箱体的进风口11输入并从第二箱体2的出风口22输出,活性炭净化组件4安装于第二箱体2内,喷淋组件3包括用于喷淋的第一喷淋头31、第二喷淋头32和第三喷淋头33,第一喷淋头31、第二喷淋头32和第三喷淋头33可喷出洗涤液,洗涤液可为清水或对应化学药剂,第一喷淋头31与第三喷淋头33安装于第一箱体1的底部且喷淋方向朝下,第二喷淋头32安装于第一箱体1的顶部且喷淋方向朝上,第一喷淋头31、第二喷淋头32和第三喷淋头33沿第一箱体1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置,以使得第一喷淋头31、第二喷淋头32和第三喷淋头33呈阶梯式布置,由于呈阶梯式的布置,这样进入的空气就会充分地接受上下的喷淋,从而提高净化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活性炭净化组件4的输入端之前设置喷淋组件3,喷淋组件3的喷淋能够使得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粉尘颗粒物进入喷淋的洗涤液中与气体分离,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避免灰尘对活性炭净化组件4造成堵塞,从而达到减少维修成本的目的。更为具体地,如下:
[0021]请参阅图3,活性炭组件4包括纵向活性炭机构41和横向活性炭机构42,纵向活性炭机构41沿第二箱体2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第二箱体2的输入端,横向活性炭机构42沿第二箱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第二箱体2的中部。
[0022]请参阅图3,更为具体地,纵向活性炭机构41包括第一安装架411和纵向活性炭净化板412,第一安装架411与第二箱体2连接,第一安装架411沿第二箱体2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第二箱体2的输入端,纵向活性炭净化板412与第一安装架411连接。纵向活性炭机构41设置为至少两个,所有纵向活性炭机构41呈对称地设置。于本实施例中,所有纵向活性炭机构41设置为两个且呈对称地设置。由于纵向活性炭净化板412位于进风口21处,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
[0023]请参阅图3,横向活性炭机构42包括第二安装架421和横向活性炭净化板422,第二安装架421与第一箱体1连接,第二安装架421沿第一箱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第一箱体1的中部,横向活性炭净化板422与第二安装架421连接。横向活性炭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喷淋组件和活性炭净化组件,所述第一箱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净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喷淋的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第三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且喷淋方向朝下,所述第二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且喷淋方向朝上,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沿所述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和第三喷淋头呈阶梯式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组件包括纵向活性炭机构和横向活性炭机构,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沿所述第二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所述第二箱体的输入端,所述横向活性炭机构沿所述第二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活性炭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纵向活性炭净化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第二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靠近所述第二箱体的输入端,所述纵向活性炭净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王平田方权钟志斌王军陈志敏李东阳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