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3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包括炉门本体、炉门升降机构及挡焰板;炉门本体设于出钢口之外;炉门升降机构由悬挂链条、链条驱动装置及炉门配重组成,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悬挂链条移动并带动炉门本体升降;下端墙的外侧开设下沉式地沟,炉门本体下降后能够进入到下沉式地沟内;上端墙的外侧设挡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增加挡焰板和改变炉门动作行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现有端出料轧钢加热炉出钢炉门密封性能不稳定、出料口上方增设遮热板导致炉门机构庞大等问题。口上方增设遮热板导致炉门机构庞大等问题。口上方增设遮热板导致炉门机构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


[0001]本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

技术介绍

[0002]轧钢加热炉为轧钢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设备。钢坯轧制前一般需要在加热炉中再热,使其温度到达轧制要求。出钢炉门是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重要辅助设备。现有的端出料轧钢加热炉为了防止加热炉火焰从出钢炉门的上方窜出,一般采用沙封的方式进行密封。沙封方式的缺点是沙封刀容易变形,变形后的沙封刀封不住加热炉出钢口冒出的火焰,无法起到密封作用。为了防止沙封失效时炉内火焰上窜损坏相关设备,通常在出钢炉门的冷却水梁上方进一步增加遮热板,但却使得炉门机构庞大,增加了加热炉出钢侧设备的维护量。
[0003]申请号为CN201921993446.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炉门”,利用炉门框和门框盖构成中空炉门结构,并在门框盖周边与门框之间留出间歇;炉门里填充轻型含锆纤维毯来代替传统的耐火浇注料,上述措施有效降低了炉门的重量。但其无法解决沙封刀可靠性差而导致炉门处冒火的问题。
[0004]申请号为CN202011482380.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快速开闭功能的加热炉炉门装置”,包括主动力系统、炉体、动力传递系统、炉门、炉门自动锁紧系统,所述主动力系统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后侧底座上;所述动力传递系统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炉门底部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炉体前端的炉口处,左右两边通过螺栓与动力传递系统连接;所述炉门自动锁紧系统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炉体前端的炉口下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炉门开启与关闭动作平稳。此外,其炉门防碰撞和关闭自锁功能,可有效保证炉门关闭程度及炉内加热效果。但是该炉门只适合热处理炉,不适用于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采用增加挡焰板和改变炉门动作行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现有端出料轧钢加热炉出钢炉门密封性能不稳定、出料口上方增设遮热板导致炉门机构庞大等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包括炉门本体、炉门升降机构及挡焰板;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端设出钢口,出钢口的顶部为上端墙,底部为下端墙;炉门本体设于出钢口之外;炉门升降机构由悬挂链条、链条驱动装置及炉门配重组成,悬挂链条为2根,对称设于出钢口的两侧,悬挂链条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炉门配重,炉门本体的两侧通过挂钩与对应的悬挂链条相连;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悬挂链条移动并带动炉门本体升降;下端墙的外侧开设下沉式地沟,炉门本体下降后能够进入到下沉式地沟内;上端墙的外侧设挡焰板,炉门本体上升后挡焰板将其顶部包裹在其中。
[0008]所述炉门本体的内侧设内衬,内衬采用轻质浇注料或含锆纤维折叠块制成。
[0009]所述炉门本体的内侧具有弧形内凹面。
[0010]所述炉门本体的高度大于下端墙垛口最低点到上端墙下沿的距离,且差值为400~600mm。
[0011]所述炉门配重的重量为炉门本体重量的0.9~1.1倍。
[0012]所述挡焰板位于上端墙下沿上方400~600mm的位置,挡焰板的横截面为L形,其内侧面与上端墙外表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炉门本体的顶部,该空间的宽度大于炉门本体厚度500~700mm。
[0013]所述挡焰板由耐热钢板及防护内衬组成,防护内衬由高铝质重质浇注料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采用出钢炉门开启时向下运动的下沉式结构,使得在加热炉出料端的上方增加挡焰板成为可能,有效解决了现有出钢炉门采用沙封方式无法避免的冒火问题,简化了炉门机构,降低了炉门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出钢炉门的结构示意图一(炉门处于封闭状态)。
[0017]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所述出钢炉门的结构示意图二(炉门处于打开状态)。
[0019]图中:1.上端墙 2.下端墙 3.炉门本体 4.挂钩 5.悬挂链条 6.链条驱动装置 7.炉门配重 8.挡焰板 9.下沉式地沟 10.弧形内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包括炉门本体3、炉门升降机构及挡焰板8;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端设出钢口,出钢口的顶部为上端墙1,底部为下端墙2;炉门本体3设于出钢口之外;炉门升降机构由悬挂链条5、链条驱动装置6及炉门配重7组成,悬挂链条5为2根,对称设于出钢口的两侧,悬挂链条5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炉门配重7,炉门本体3的两侧通过挂钩4与对应的悬挂链条5相连;链条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对应的悬挂链条5移动并带动炉门本体1升降;下端墙2的外侧开设下沉式地沟9,炉门本体3下降后能够进入到下沉式地沟9内;上端墙1的外侧设挡焰板8,炉门本体1上升后挡焰板8将其顶部包裹在其中。
[0022]所述炉门本体3的内侧设内衬,内衬采用轻质浇注料或含锆纤维折叠块制成。
[0023]所述炉门本体3的内侧具有弧形内凹面10。
[0024]所述炉门本体3的高度大于下端墙2垛口最低点到上端墙1下沿的距离,且差值为400~600mm。
[0025]所述炉门配重7的重量为炉门本体1重量的0.9~1.1倍。
[0026]所述挡焰板8位于上端墙1下沿上方400~600mm的位置,挡焰板8的横截面为L形,其内侧面与上端墙1外表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炉门本体3的顶部,该空间的宽度大于炉门本体3厚度500~700mm。
[0027]所述挡焰板8由耐热钢板及防护内衬组成,防护内衬由高铝质重质浇注料制成。
[0028]本技术所述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包括挡焰板8、炉门本体3及炉门升降机构。
[0029]炉门本体3的内衬由轻质浇注料或含锆纤维折叠块制成,炉门本体3的内表面呈一定幅度内凹的表面,可以降低炉门本体3升降过程中出现刮碰的几率,炉门本体3的高度大于下端墙2垛口最低点到上端墙1下沿距离400~600mm,炉门本体3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挂钩4,炉门本体3通过挂钩4与悬挂链条5连接;悬挂链条5在链条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移动并带动炉本体3升降;炉门配重7的重量为炉门本体3重量的0.9~1.1倍。
[0030]挡焰板8位于上端墙1下沿上方400~600mm的位置,不影响炉门本体3的正常升降行程,挡焰板8的内侧空间宽度大于炉门本体3厚度500~700mm。轧钢加热炉的出钢口有火焰冒出时,挡焰板8能够充分保护出钢口上方的附属设备和装置。挡焰板8的本体为耐热钢板,防护内衬采用高铝质重质浇注料,保证内衬耐材的强度和耐火性能。
[0031]炉门本体3的状态包括关闭状态、全开状态和运行状态3种,运行状态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门本体、炉门升降机构及挡焰板;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端设出钢口,出钢口的顶部为上端墙,底部为下端墙;炉门本体设于出钢口之外;炉门升降机构由悬挂链条、链条驱动装置及炉门配重组成,悬挂链条为2根,对称设于出钢口的两侧,悬挂链条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炉门配重,炉门本体的两侧通过挂钩与对应的悬挂链条相连;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悬挂链条移动并带动炉门本体升降;下端墙的外侧开设下沉式地沟,炉门本体下降后能够进入到下沉式地沟内;上端墙的外侧设挡焰板,炉门本体上升后挡焰板将其顶部包裹在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本体的内侧设内衬,内衬采用轻质浇注料或含锆纤维折叠块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出料轧钢加热炉的出钢炉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赋徐伟马光宇赵俣孙守斌贾振王东山张月闫东阳孟迪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