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层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08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层及光伏组件,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加强层包括:网格状分布的纤维丝;纤维丝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尖锐端和缓冲端;尖锐端由相交的两个第一平面组成;缓冲端包括:与第一平面相接的圆弧面。加强层与其他部件在尖锐端为线接触,不易形成负压平衡,胶膜容易快速、充分流入第一平面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空间内,使得加强层中尖锐端所在的一侧缺胶性气泡明显减少。加强层与其他部件在缓冲端接触时,其他部件多为平面,平面和圆弧面接触留有空隙,不易形成负压平衡,在加强层与封装胶膜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胶膜容易快速、充分流入平面和圆弧面的空隙内,使得加强层中圆弧面所在的一侧缺胶性气泡也明显减少。泡也明显减少。泡也明显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层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层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常通过降低盖板、背板的厚度,减少封装胶膜的克重等方式,以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并通过在封装胶膜紧邻的位置,设置加强层来对光伏组件的强度进行补强。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加强层与封装胶膜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缺胶,使得光伏组件中存在缺胶性气泡,导致光伏组件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强层及光伏组件,旨在解决加强层与封装胶膜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缺胶,使得光伏组件中存在缺胶性气泡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强层,用于在光伏组件中提升强度,包括:网格状分布的纤维丝;
[0006]所述纤维丝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尖锐端和缓冲端;
[0007]所述尖锐端由相交的两个第一平面组成;
[0008]所述缓冲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相接的圆弧面。
[000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纤维丝包括:相互连接的尖锐端和缓冲端,尖锐端由相交的两个第一平面组成,则,在光伏组件中,加强层与其他部件在尖锐端为线接触,而不是面接触,不易形成负压平衡,在加强层与封装胶膜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胶膜容易快速、充分流入第一平面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空间内,使得加强层中尖锐端所在的一侧缺胶性气泡明显减少。此处的两个第一平面均为平面,在封装胶膜填充至第一平面和与其接触的部件之间的空间内的过程中,平滑的表面,利于封装胶膜快速、充分的填充,进一步减少了缺胶性气泡。纤维丝的缓冲端包括:与尖锐端的第一平面相接的圆弧面,在光伏组件中,加强层与其他部件在缓冲端接触时,其他部件多为平面,平面和圆弧面接触留有空隙,不易形成负压平衡,在加强层与封装胶膜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胶膜容易快速、充分流入平面和圆弧面的空隙内,使得加强层中圆弧面所在的一侧缺胶性气泡也明显减少。而且,在加强层内部,圆弧面与第一平面相接,圆弧面和第一平面交接处较为平滑,圆弧面和第一平面交接处受到的应力较小,纤维丝或加强层不易断裂。而且,尖锐端通常远离电池片设置,而缓冲端通常靠近电池片设置,尖锐端基本不会对电池片带来挤压应力,电池片也不易隐裂。
[0010]可选的,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11]可选的,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125
°

[0012]可选的,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9
°

[0013]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对称。
[0014]可选的,所述缓冲端为一个与所述尖锐端的两个第一平面均相接的圆弧面。
[0015]可选的,所述圆弧面由间断分布的两个子圆弧面组成;所述两个子圆弧面中的一个所述子圆弧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平面相接,另一个所述子圆弧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平面相接;
[0016]所述缓冲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子圆弧面相接的两个第二平面,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
[0017]所述第三平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垂直。
[0018]可选的,所述两个子圆弧面对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两个子圆弧面对应的圆心重合。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三平面被所述角平分面均分为两等份;
[0020]和/或,所述两个第二平面,关于所述角平分面对称分布;
[0021]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
°‑
160
°

[0022]和/或,所述第三平面在垂直于所述角平分面的方向的尺寸为:所述子圆弧面对应的直径的1/5

1/3。
[0023]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5
°

[0024]和/或,所述第三平面在垂直于所述角平分面的方向的尺寸为:所述子圆弧面对应的直径的1/4。
[0025]可选的,所述圆弧面的直径为20

100um。
[0026]可选的,所述加强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尖锐端一侧的第一标识,和/或,所述加强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缓冲端一侧的第二标识。
[0027]可选的,所述纤维丝为碳纤维丝,或,玻璃纤维丝;
[0028]和/或,所述网格在平行于所述纤维丝的长度的方向上的尺寸均为3

200mm。
[002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任一前述的加强层。
[0030]可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尖锐端远离电池片设置,所述加强层的缓冲端靠近所述电池片设置。
[0031]可选的,所述加强层位于前封装胶膜和盖板之间;
[0032]和/或,所述加强层位于前封装胶膜和电池片之间;
[0033]和/或,所述加强层位于后封装胶膜和背板之间;
[0034]和/或,所述加强层位于后封装胶膜和电池片之间。
[0035]上述光伏组件具有与前述的加强层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加强层和封装胶膜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纤维丝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加强层和封装胶膜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加强层和封装胶膜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加强层的尺寸标注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1

盖板,12

背板,21

前封装胶膜,22

后封装胶膜,2

封装胶膜,3

太阳能电池串,4

加强层,41

纤维丝,411

尖锐端,412

缓冲端,4111

第一平面,4121

子圆弧面,4122

第二平面,412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层,用于在光伏组件中提升强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状分布的纤维丝;所述纤维丝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尖锐端和缓冲端;所述尖锐端由相交的两个第一平面组成;所述缓冲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相接的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小于12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锐端中,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9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端为一个与所述尖锐端的两个第一平面均相接的圆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由间断分布的两个子圆弧面组成;所述两个子圆弧面中的一个所述子圆弧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平面相接,另一个所述子圆弧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平面相接;所述缓冲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子圆弧面相接的两个第二平面,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圆弧面对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两个子圆弧面对应的圆心重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面被所述角平分面均分为两等份;和/或,所述两个第二平面,关于所述角平分面对称分布;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长国陈成锦朱永兵曹雪梅潘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