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07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属于电子产品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下表面设置有滞留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滑道的内壁开设有通孔和分料口,所述滑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遮光罩。该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当偏光片存在较为明显的损伤时,电磁铁启动,使其通过吸附金属片的同时限位板通过销轴活动滑出通孔,偏光片失去限位滑动,同时限位板移动时带动分流板翘起,使其偏光片在移动到分流板时在其阻挡下通过分料口掉落,若判定无明显损伤时,当限位板脱离通孔时,其偏光片开始滑动后电磁铁关闭,使其限位板在表面的配重块的作用下迅速复位,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自动检测过程中的主动控料,与自动化的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部件
,具体为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偏光片应用于显示器领域,普通液晶显示器面对眼睛的那张偏光片是磨砂处理的,以消散表面反光,并且把光散射以增加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最中间的PVA,两层TAC,PSA film,Release film和Protective film。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层,但是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薄膜进行防护,这就形成了偏光片原板。
[0003]作为目前的手机使用时,其显示器表面需要通过偏光片进行辅助成像,然而该类偏光片在组装的过程中,通过一些裁切等加工工序使其到合适的大小并进行封装,然而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偏光片表面鼓泡等情况出现,使其表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损伤,使其后续检测过程中徒增劳动强度,无法将一些较为明显损伤的偏光片自动筛选与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检测的劳动强度大,针对于一些明显的损伤无法进行分离,使其后续检测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下表面设置有滞留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滑道的内壁开设有通孔和分料口,所述滑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遮光罩,所述第一遮光罩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第二遮光罩,所述滑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0008]所述滞留组件包括通过销轴与滑道下表面活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位于通孔的内壁,所述限位板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轴,所述套轴的两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
[0009]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滑动连接在分料口的内壁,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盘,所述推盘的表面与对应传动杆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道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罩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灯棒。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聚光罩的内壁卡接有透光罩,所述透光罩的上方设置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卡接在滑道的内壁。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卡接有凸透镜,所述第二遮光
罩的内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光敏监测元件。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遮光罩的上表面和连第二遮光罩的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撑杆。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分流板的下表面呈弧形设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位于分离组件的两侧,所述滑道整体呈35
°‑
75
°
倾斜安装。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该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电磁铁、金属片、限位板、套轴、传动杆、推盘、分流板和连杆,在使用时,随着流水线上的偏光片通过滑道向下滑动时,其偏光片在通孔位置凸起的限位板作用下阻挡,使其无法继续滑动,同时偏光片即可进行定位检测,检测结果判定存在较为明显的损伤时,电磁铁启动,使其通过吸附金属片的同时限位板通过销轴活动,并滑出通孔,使其偏光片失去限位滑动,同时限位板移动时通过套轴和传动杆推动对应的两个推盘转动,使其推盘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分流板翘起,使其偏光片在移动到分流板时在其阻挡下通过分料口掉落,若判定无明显损伤时,当限位板脱离通孔时,其偏光片开始滑动后电磁铁关闭,使其限位板在表面的配重块的作用下迅速复位,使其分流板翘起后迅速复位保持与滑道内壁的齐平状态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自动检测过程中的主动控料,与自动化的分离。
[0019]2、该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罩、连第二遮光罩、凸透镜、控制器、光敏监测元件和灯棒,当偏光片在限位板的作用下停留在玻璃板的表面时,灯棒启动随其照亮,同时凸透镜在黑暗中通过光线进行成像,并映照在若干个光敏监测元件的表面,使其若干个光敏监测元件检测所照射的光线强度,若光敏监测元件检测光线强度一致则偏光片无明显损伤,若偏光片的表面有鼓包等损伤,该位置的成像位于对应光敏监测元件表面的光线就会较为暗淡,则判定有明显损伤,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明显损伤的偏光片进行自动化检测,同时通过对应的光敏监测元件即可了解受损区域并记录,极大的降低了后续检测的劳动强度。
[0020]3、该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透光罩、聚光罩、灯棒和玻璃板,在使用时,灯棒在聚光罩内部光线集中在透光罩的表面,使其透光罩的阻挡下,使其光线均匀柔和的发出,保持光线均匀,且配合玻璃板能够降低磨损,提高整体的光照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滑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聚光罩炸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滑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第一遮光罩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滞留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分离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滑道、2滞留组件、21限位板、22金属片、23套轴、3分离组件、31分流板、32连杆、33推盘、4传动杆、5聚光罩、6通孔、7分料口、8卡槽、9透光罩、10玻璃板、11灯棒、12第一遮光罩、13连接环、14连第二遮光罩、15电磁铁、16撑杆、17凸透镜、18控制器、19光敏监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滑道1,滑道1的下表面设置有滞留组件2和分离组件3,滑道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6和分料口7,滑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遮光罩12,第一遮光罩12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第二遮光罩14,滑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5。
[0031]滞留组件2包括通过销轴与滑道1下表面活动连接的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22,限位板21的表面位于通孔6的内壁,限位板21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轴23,套轴23的两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4。
[0032]分离组件3包括分流板31,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滑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的下表面设置有滞留组件(2)和分离组件(3),所述滑道(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6)和分料口(7),所述滑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遮光罩(12),所述第一遮光罩(12)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第二遮光罩(14),所述滑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5);所述滞留组件(2)包括通过销轴与滑道(1)下表面活动连接的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22),所述限位板(21)的表面位于通孔(6)的内壁,所述限位板(21)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轴(23),所述套轴(23)的两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4);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分流板(31),所述分流板(31)滑动连接在分料口(7)的内壁,所述分流板(3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32),所述连杆(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盘(33),所述推盘(33)的表面与对应传动杆(4)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杨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三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