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树人专利>正文

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5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包括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其中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将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检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同时进行滤波、隔离等处理,并把检测到的10路心电信号转换为12路心电信号;其特征在于: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口通过与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之间的连接线输出到PCI总线数据采集卡,对12路心电信号进行同步采样、A/D转换,并通过PCI总线与计算机通讯。具有的优点是:性价比高、产品升级方便,可对心电图进行长时间的监护,可以实现多种心电检测、监护与分析等辅助诊断功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主要涉及通过高精度、高放大倍数的电生理前置信号放大器和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传递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心电检测监护设备,是作为独立的医疗设备存在的,其把心电信号采集、放大、滤波等处理功能和显示功能集成到一个硬件设备中,显示输出一般是一体化的液晶显示器。对于此类硬件心电检测监护仪,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价格相对昂贵;(2)设备一旦生产出来,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而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是不可能的;(3)受设备内置微处理器运算能力、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空间的限制,硬件设备难以完成需要大量计算才能完成的心电信号分析功能;(4)不能作长时间的心电监护,不具有与计算机通讯的能力,不能实现有效的病历管理,不能联网实现远程心电监护和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硬件式心电检测监护仪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克服了上述硬件心电检测监护仪的不足,通过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同步采集心电信号,通过心电信号放大器后变换为12路心电信号,然后通过基于PCI总线的16路12位的数据采集设备把心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与计算机通讯(只使用了其中的12路通道),实现12路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转换、显示与分析。该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与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代替现有硬件式心电检测监护仪中的内置微处理器及液晶显示器,并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软件部分功能,使之能独立于硬件部分单独运行。所述硬件部分配合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的软件部分以及计算机的联网功能,可以实现多种心电检测、监护与分析等辅助诊断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包括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其中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将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检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同时进行滤波、隔离等处理,并把检测到的10路心电信号转换为12路心电信号;其特征在于,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口通过与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之间的连接线输出到PCI总线数据采集卡,对12路心电信号进行同步采样、A/D转换,并通过PCI总线与计算机通讯。计算机将接收到的心电信号显示在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心电信号特征参数,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心电波形和特征参数。本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性价比高、产品升级方便,可对心电图进行长时间的监护,可以实现多种心电检测、监护与分析等辅助诊断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的连接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案参见附图1,本技术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包括六个胸电极1和四个四肢导联2,它们通过电极连接线3与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4相连,前置放大器4输出的12路心电信号进入PCI总线数据采集卡5,进行同步采样和A/D转换,转换结果进入计算机6,然后通过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可在与计算机6相连的显示器7中进行显示、回放、分析等操作,心电图和心电特征参数也可以通过打印机8打印输出。参见附图2,本技术所述的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4由威尔逊网络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直流隔离电路、后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后置隔离电路构成;实施例中,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4可以采用祥云计算机公司生产的12导同步心电图放大器EEGS-12。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可以采用ADLINK-凌华公司生产的PCI-9112。上述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心电信号ECG经导联电极采集,通过威尔逊网络进行导联选择;当选定某一导联后,经前置放大电路,进行差模信号(心电信号)放大并抑制共模信号(干扰信号);经直流隔离电路,进行直流成分的隔离;通过后置放大电路,进一步放大心电信号并抑制干扰信号;经滤波电路进行50Hz陷波,并滤除高频干扰信号;经后置隔离电路,对干扰成分进一步隔离;再经A/D转换成数字心电信号,进入计算机,为软件部分提供心电数据。实施本技术提供的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PCI数据总线数据采集卡通过计算机PCI扩展槽与计算机进行通讯,将由四肢导联和胸导联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经过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后输入到PCI总线数据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经过PCI总线传送到计算机,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配上以模块化方式实现的可独立于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硬件部分运行的软件,使之具有下述的优点(1)简化了硬件设计,使成本降低,仪器可靠性提高;(2)软件与硬件分离,方便软件功能的升级;同时由于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是一个开放式的仪器系统,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和信号调理技术的进展,可对其硬件进行相应升级;(3)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可实现病人心电数据的长时间监护、回放、远程诊断及会诊和病人信息的查询;(4)配合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的丰富的软件功能,可以完成心电图编辑、心电信号的小波分析及特征参数提取、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功能;(5)病人的心电记录及相关记录可以在硬盘中作长时间的保存,并可转存到刻录光盘等存储设备做永久保存;(6)利用计算机的联网功能,可以实现远程监护、远程诊断及会诊。本技术的软件部分工作于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可在Windows 98/2000/XP等版本的操作系统平台下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软件部分,可独立于本技术的硬件部分独立运行,可以对已经采集的病人的心电数据作回放、编辑、分析等处理。本技术的软件部分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包括以下主要模块(1)心电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PCI总线数据采集卡转换得到的心电数据通过PCI总线传递进入计算机;(2)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利用数字滤波的方法,对得到的心电数据做进一步的抗工频干扰和0.3Hz以下的基线漂移的抑制;(3)心电数据记录模块,是心电检测、监护和心电数据记录的最主要的功能模块。该模块中主要有心电数据采集、心电数据保存、瞬时心率的计算;(4)心电波形显示模块,用于将心电数据转化为心电曲线,并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该模块可通过不同的走纸速度(走纸速度为12.5、25、50、125和250mm/sec)和增益值(增益为1、2.5、5、10、20、40和100mm/mV)的组合,实现不同的显示,方便阅读;(5)心电波形分析和特征参数提取模块,包括反映心电波形的各种特征参数心率、PR及QT间期、QTc离散度、P波及QRS波宽度、ST段宽度和移位、R波幅度等;(6)打印机输出模块,用于将心电图及诊断结果输出到打印机。作为标准输出,本软件支持所有Windows标准的打印机;(7)网络模块,用于联网数据交流,使用TCP/IP协议,在硬件设备支持下,可实现心电远程监护和会诊。权利要求1.一种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包括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其中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将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检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同时进行滤波、隔离等处理,并把检测到的10路心电信号转换为12路心电信号;其特征在于前置电生理信号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虚拟式心电检测监护分析仪,包括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其中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将4个四肢导联电极和6个胸导联电极检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同时进行滤波、隔离等处理,并把检测到的10路心电信号转换为12路心电信号;其特征在于:前置电生理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口通过与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之间的连接线输出到PCI总线数据采集卡,对12路心电信号进行同步采样、A/D转换,并通过PCI总线与计算机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树人
申请(专利权)人:秦树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