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心电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4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观、全面反映心脏电活动过程的可视化心电图机。与心电电极并列设有心向量电极和体表希氏束电极,各电极的输出通过电阻网络连接多通道放大器,经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程序利用心电信号、心向量信号合成空间心向量环,采用自适应谱线增强技术逐拍提取体表希氏束信号,并实时动态显示,打印输出。仪器可三位一体地整体表达心脏的传导束、心肌和细胞生物电活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观、全面反映心脏电活动过程的仪器,属于医疗仪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其他各类疾病居第一位,并具有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目前国际上现有的心电检测方法仍停留在一维线性表达心脏生物电两点间正负电位差的水平,由此而派生演绎出众多的时域、频域检测技术手段,如传统多导心电图机、HOLTER、心脏电生理、食道调搏技术等等,皆以心脏传导时序观察为主。即1903年Einthoven-Wilson理论体系的传统心电图迄今仍是临床心电学的主体。50年代Frank设计了心电向量导联体系后,奠定了心脏生物电活动的三维空间理论基础,以二维平面单周期心向量图方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和理论资料。随着医学科技领域的深入发展,许多临床、科研和教学中的问题无法清楚解释,人们也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检测手段。如何由现行的一维、二维检测水平上升到三维空间领域,可视化反映心脏的立体结构与电活动过程,还原心脏本来的三维结构,三位一体地整体表达心脏的传导束、心肌和细胞生物电活动,是当今心电学诊断仪器发展的趋势。至今尚未有此类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可视化心电图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心电检测手段的不足,本技术用Wilson导联和Frank导联体系同步提取心电信号、心向量信号和体表希氏束信号,其中,体表希氏束信号是由单一胸导联VI提取。各路信号经放大滤波后送入12位A/D转换器,由计算机应用程序采用自适应谱线增强器技术从噪声干扰中逐拍提取体表希氏束信号,利用心电信号、心向量信号合成空间心向量环并实时动态显示,选择打印或连续打印输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系统由电极体系、放大器、采集卡、计算机、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组成,与心电电极并列设有心向量电极和体表希氏束电极;各电极的输出均与电阻网络连接,电阻网络输出端连接多通道放大器,多通道放大器输出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打印机;体表希氏束电极获取的信号,经电阻网络、放大器、A/D转换器输入自适应谱线增强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完全可以取代12导心电图机的时间域观察,并将其展向三维空间,使之三位一体地观察传导束、心肌、细胞的整体电活动。其二,创造出真正的立体图形,使人们更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心脏空间的实际电活动。其三,实现了体表希氏束电位的连续检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心向量电极安装位置及电阻网络。图3为本技术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心电电极,心向量电极和希氏束电极经电阻网络将各路信号送入放大器中放大后,再进行A/D转换。A/D转换器为12位分辨率,每通道采样频率为500Hz。由系统软件根据需要对输入信号数字滤波,实时动态显示输出波形,并合成三维空间向量环。由打印机连续打印输出结果。在图2中,心向量图的导联采用Frank体系,胸部电极均从胸骨旁第五肋间为水平,沿这个水平位置安放五个电极前中线电极E和C,背部电极M,右腋电极I和左腋电极A。另外三个电极是左足电极F,颈部背面偏右1cm处电极H和右足电极N(地线)。将电极互相合并,装置不同数值的电阻后组成电阻网络。A,C联合I配电阻后成X导联轴;C,E,I联合A,M配电阻后成Z导联轴;M,F联合H配电阻后成Y导联轴。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原始输入信号d及参考输入信号x均包含所期望的互相关希氏束信号S0,S1及不相关的随机噪声N0,N1。为了获得相关的信号和不相关的噪声,x必须进行延迟。最佳延迟长度凭经验取为谱线增强器字长的一半。因为N0与X=S1+N1不相关,所以当误差e的平均功率谱为最小时,输出y则为希氏束信号S0最佳的最小均方估计。权利要求1.可视化心电图机,由电极体系、放大器、采集卡、计算机、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组成,其特征是与心电电极并列设有心向量电极和体表希氏束电极,各电极的输出均与电阻网络连接,电阻网络输出端连接多通道放大器,多通道放大器输出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打印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心电图机,其特征是体表希氏束电极置于胸导联VI处,输出经电阻网络、放大器、A/D转换器与自适应谱线增强器相连。专利摘要一种直观、全面反映心脏电活动过程的可视化心电图机。与心电电极并列设有心向量电极和体表希氏束电极,各电极的输出通过电阻网络连接多通道放大器,经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程序利用心电信号、心向量信号合成空间心向量环,采用自适应谱线增强技术逐拍提取体表希氏束信号,并实时动态显示,打印输出。仪器可三位一体地整体表达心脏的传导束、心肌和细胞生物电活动。文档编号A61B5/0402GK2827270SQ20042008898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静 申请人:北京金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视化心电图机,由电极体系、放大器、采集卡、计算机、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组成,其特征是:与心电电极并列设有心向量电极和体表希氏束电极,各电极的输出均与电阻网络连接,电阻网络输出端连接多通道放大器,多通道放大器输出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打印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