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在制备提高中华鳖抗病毒性腮腺炎病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28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免疫增强剂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牛磺酸在制备提高中华鳖抗病毒性腮腺炎病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牛磺酸在制备中华鳖治疗和预防病毒性腮腺炎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华鳖为稚鳖,每只重量为20克的稚鳖以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磺酸在制备提高中华鳖抗病毒性腮腺炎病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免疫增强剂制药
,尤其涉及牛磺酸在制备提高中华鳖抗病毒性腮腺炎病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俗称甲鱼,是我国重要的名特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我国中华鳖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0003]随着工厂化养殖的兴起,高密度养殖、种质退化等原因使得中华鳖的自然生活习性受到极大挑战,造成了抗病能力急剧下降,各种病害频繁发生,给养殖生产带来了极大风险,严重阻碍了中华鳖健康养殖的发展。据全国中华鳖病害监测报告显示,红底板病、腐皮病、胃肠炎病、鳃腺炎病、溃疡综合症等5种病害在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其中鳃腺炎病的死亡率最高,对养殖生产影响最大。近年来浙江省多个中华鳖养殖场爆发了鳃腺炎病,其病鳖的内脏各器官组织均出现严重出血症状,发病急,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病同一养殖塘一周之内几乎全军覆没。申请人首次证实并分离到这种“鳃腺炎病”的病原为一高致死性病毒,命名为中华鳖出血综合征病毒(Trionyx Sinensis Hemorrhagic Syndrome Virμs,TSHSV),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的测定。
[0004]中华鳖病毒病的发生是致病病原、环境条件、自身免疫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病的特效药。免疫预防是病毒病的重要防控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和以免疫增强剂为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安全有效的疫苗研制周期长,且针对的病原是特定的,加之水产动物免疫接种方式困难等造成应用推广的局限性。而免疫增强剂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优势,可以全面提高动物个体的防病能力,且一般成分较为稳定,可通过饲料添加的方式进行投喂,规范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病效果。但目前中华鳖免疫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免疫增强剂的开发与应用。
[0005]牛磺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游离的β

含硫氨基酸,因首次从公牛的胆汁中分离而得名,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各组织器官中,占肝游离氨基酸的25%。已有的研究表明,牛磺酸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活性物质,具有消炎镇痛、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调节神经传导、参与内分泌活动、调节脂类消化与吸收、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细胞膜抗氧化能力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牛磺酸可作为诱食剂以提高摄食量,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可以提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动物的抗缺氧能力;可以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可以提高细胞膜的抗氧化性,同时与体内强氧化剂和自由基结合阻止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免遭氧化伤害;还可以作为神经调节剂,影响下丘脑

垂体激素的分泌水平。已有研究证明牛磺酸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稚鳖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但是未有牛磺酸具有抗中华鳖TSHSV病毒的能力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在制备抗TSHSV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片剂、胶囊、粉剂中的一种;或者,将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添加到饲料中。
[000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在制备中华鳖治疗和预防病毒性腮腺炎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中华鳖为稚鳖。每只重量为20克的稚鳖以120

600μg牛磺酸为注射剂量。优选,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片剂、胶囊、粉剂中的一种;或者,将牛磺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酸添加到饲料中。
[0008]本专利技术证明了牛磺酸具有抗中华鳖TSHSV病毒的能力,并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病毒感染后的存活率,本专利技术为中华鳖抗病毒免疫增强剂的开发提供了候选物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不同浓度的牛磺酸注射对中华鳖感染TSHSV后存活率的影响。600 μg/只的注射量能将感染后7天的存活率提高43.4%。
[0010]图2: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牛磺酸通过保护肝细胞核的完整性,减少细胞间的空泡,维持肝细胞正常状态等途径,从而减少肝脏出血,降低肝脏凝血现象的发生,说明肝脏组织在中华鳖抗TSHSV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左图为TSHSV病毒组,右图为600μg牛磺酸+TSHSV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牛磺酸溶液配制与注射,所用方法如下:1)称取牛磺酸600 mg,溶于100 ml的1
×
PBS中,充分混匀,放置于4℃保存备用;2)用1 ml的注射器吸取100 μl牛磺酸,注射入中华鳖腹腔。
[0012]二、病毒(TSHSV)注射,所用的方法如下:1)用1 ml的注射器吸取100 μl TSHSV病毒液(含100个拷贝);2)将100 μl病毒液注射入中华鳖(20克稚鳖)后腿肌肉。
[0013]三、攻毒后的饲养管理所用的方法如下:攻毒后将中华鳖置于28℃室内,每天早上8点,下午5点定时喂养2次,持续7天,每天观察存活情况。
[0014]四、抗病毒能力观察与判断所用的方法如下:1)攻毒168小时后统计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2)解剖存活鳖和病死鳖的肝脏,取1克肝脏组织加入10 ml固定液,送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3)比较是否注射牛磺酸对中华鳖稚鳖肝脏的保护作用。
[0015]利用代谢组学发现“牛磺酸”含量在感染TSHSV后出现显著下降,如果在染毒前预先补充牛磺酸600 μg/只(20克稚鳖),可以提高中华鳖对TSHSV的抗病能力。如图1所示,染毒5天后的存活率提高43.4%。如图2所示,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添加牛磺酸能保护肝细胞核的完整性,减少细胞间的空泡,维持肝细胞正常状态,减少肝脏出血,降低凝血现象的发生,说明肝脏组织在中华鳖抗TSHSV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0016]以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在制备抗中华鳖出血综合征病毒(Trionyx Sinensis Hemorrhagic Syndrome Virus,TSHSV)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片剂、胶囊、粉剂中的一种;或者,将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添加到饲料中。3.牛磺酸或用于取代牛磺酸的牛磺酸衍生物在制备中华鳖治疗和预防病毒性腮腺炎病的药物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锋刘莉吕孙建郭琦翁宏飚韩明明楼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