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57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杆送料结构的改进,具体涉及到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包括称台(11),所述称台(11)上安装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与连接体(8)连接,伺服电机(9)的机身安装在连接体(8)的一侧,伺服电机(9)的传动轴与叶片螺杆(2)联动,球型斗(3)安装在连接体(8)上且位于叶片螺杆(2)上方,叶片螺杆(2)的末端设有出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的料孔(12)的横截面由两个同心且半径不同的圆弧一(13)和圆弧二(14)组成,小半径的圆弧一的半径与叶片螺杆(2)的半径相同,小半径的圆弧一位于叶片螺杆(2)的下方且与叶片螺杆(2)相切;可以使输送结束球型斗和出料口内无物料残留。物料残留。物料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送料结构的改进,具体涉及到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单螺杆喂料机对多数不同规格的颗粒料都有很好的输送效果,为保证颗粒料可以顺畅连续的输送,往往采用单叶片螺杆输送形式,如图1所示传统出料口1横截面采用圆形结构,螺杆2与出料口同心且螺杆外圆直径小于出料口内壁直径,且单边的间隙4大于所输送粒子的最大直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螺杆卡料的现象出现,对多数颗粒料的输送往往采用这种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在停止输送后物料会残留在出料口与螺杆底部的间隙之间会有物料的残留,但随着物料输送水平的逐渐提高,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开始逐渐对输送完成后的喂料机要求其内部无余料,现有技术的球型斗下料面积3处较大,在喂料量较低的情况下螺杆实际转速过低,且下料口处会有冲料现象,下料不均匀,影响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可以使输送结束球型斗和出料口内无物料残留。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包括称台,所述称台上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与连接体连接,伺服电机的机身安装在连接体的一侧,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叶片螺杆联动,球型斗安装在连接体上且位于叶片螺杆上方,叶片螺杆的末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料孔的横截面由两个同心且半径不同的圆弧一和圆弧二组成,小半径的圆弧一的半径与叶片螺杆的半径相同,小半径的圆弧一位于叶片螺杆的下方且与叶片螺杆相切。
[0005]作为优选,所述球型斗的下料口位于球形斗的最低部中间位置,所述下料口处设有向下倾斜至叶片螺杆处的挡片。
[0006]作为优选,所述圆弧一与叶片螺杆之间可以有1

1.5毫米间隙。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与球型斗之间可通过定位销连接。
[0008]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球型斗下料时不会出现螺杆卡料,减少下料口处物料冲击,提高物料计量精度,同时改型后的球型斗下料口一侧下料截面和改进后的出料口截面一致;叶片螺杆不和出料口摩擦的同时,防止颗粒料从底部间隙输送,螺杆外径与料孔大圆外径的圆弧二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用于螺杆在输送物料过程物料之间活动空隙,以防止物料与螺杆过渡挤压。在物料输送完毕后,底部不会有多余物料残留,也减少了后续物料清理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传统的单螺杆喂料机的出料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2]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3]附图标记:1、出料口;2、叶片螺杆;3、球型斗;4、间隙;7、定位销;8、连接体;9、伺服电机;10、支撑座;11、称台;12、料孔;13、圆弧一;14、圆弧二;15、下料口;16、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的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包括出料口1、叶片螺杆2、球型斗3、连接体8、伺服电机9、支撑座10、称台11。所述伺服电机9固定在连接体8上,伺服电机的轴与叶片螺杆2连接,球型斗3固定在连接体8上,出料口1与球型斗3固定;连接体8与支撑座10固定,支撑座10固定在称台11上。如图二所示,球型斗3的下料口15通过挡片16设计时下料面积缩小,以防止螺杆卡料,减少下料口处物料冲击,提高物料计量精度。改型后的球型斗3的下料口的下料截面和改进后的出料口1的截面一致,球型斗3与出料口1的固定面分别加工有定位销孔并通过定位销7连接以保证球型斗3和出料口1相对叶片螺杆2同轴。出料口1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由两个同心但半径不同的圆弧过渡组成;即圆弧一13和圆弧二14,叶片螺杆2的外径可以略小于出料口1底部的小圆的内径,图2中叶片螺杆2与圆弧一13之间的间隙在1到1.5mm之间,在保证螺杆不会和出料口1摩擦,有效防止颗粒料从底部间隙输送,螺杆外径与出料口大圆外径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用于螺杆在输送物料过程物料之间活动空隙,以防止物料与螺杆过渡挤压。在物料输送完毕后,底部不会有多余物料残留,也减少了后续物料清理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余料单螺杆输送结构,包括称台(11),所述称台(11)上安装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与连接体(8)连接,伺服电机(9)的机身安装在连接体(8)的一侧,伺服电机(9)的传动轴与叶片螺杆(2)联动,球型斗(3)安装在连接体(8)上且位于叶片螺杆(2)上方,叶片螺杆(2)的末端设有出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的料孔(12)的横截面由两个同心且半径不同的圆弧一(13)和圆弧二(14)组成,小半径的圆弧一(13)的半径与叶片螺杆(2)的半径相同,小半径的圆弧一(13)位于叶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贞号王成浩郑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灵鸽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