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2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离合机构,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过渡齿轮转动安装在输入轴上;输出齿轮啮合过渡齿轮;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齿轮;传动齿轮组包括固定在轴上的齿轮A、齿轮B,齿轮A啮合主动齿轮,齿轮B啮合过渡齿轮;离合手柄;复位弹簧。在输入轴上安装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以及与其对应啮合的齿轮A、齿轮B,过渡齿轮啮合输出齿轮,利用手柄拉动齿轮A、齿轮B使其可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相脱离,实现在电机异常或损坏时,电机的自锁功能间接失效,可通过人工转动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的输出轴来带动输出轴上的载体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体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体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离合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损坏或异常时,输出轴可人工转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传动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机输出轴通常直接连接至载体,在电机异常或损坏时,由于电机的自锁功能,输出轴维持在异常或损坏时的状态,此时与输出轴相连接的载体(如托盘等),很难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非理想位置),导致无法对载体作相应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传动离合机构,在输入轴上安装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以及与其对应啮合的齿轮A、齿轮B,过渡齿轮啮合输出齿轮,利用手柄拉动齿轮A、齿轮B使其可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相脱离,实现在电机异常或损坏时,电机的自锁功能间接失效,可通过人工转动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的输出轴来带动输出轴上的载体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
[0004]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传动离合机构,包括:
[0005]输入轴;
[0006]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
[0007]过渡齿轮,转动安装在输入轴上并与所述的主动齿轮之间具有间隔;
[0008]输出齿轮,啮合过渡齿轮;
[0009]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齿轮;
[0010]传动齿轮组,包括固定在轴上的齿轮A、齿轮B,齿轮A啮合主动齿轮,齿轮B啮合过渡齿轮;
[0011]离合手柄,用于将所述的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
[0012]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的离合手柄复位使得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脱离状态转换为啮合状态。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机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的电机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输入轴一端转动连接左侧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板。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输出轴与左侧板转动连接并穿过左侧板。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轴转动连接中间板下端,中间板上端固定连接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轴。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中间板的前侧面朝向输入轴,后侧面朝向离合手柄,中间板的后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转动连接两端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的手柄轴上,手柄轴上固定安装有离合手柄,离合手柄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手柄轴的径
向。
[00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中间板的后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管,第二轴穿过第一套管并与所述的第一套管之间转动配合,第二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板的前端,连接板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三轴的两端,第三轴穿过固定在手柄轴上的第二套管并与所述的第二套管之间转动配合,两个连接板构成一个连接臂。
[00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离合手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架将所述的手柄拉在初始状态,此状态下,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啮合且第二轴、第三轴以及手柄轴的轴线共面。
[00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离合手柄上具有若干个通孔,复位弹簧的勾在其中一个通孔内,另一端勾在连接杆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能快速有效的实现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呈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从而解决在电机异常或损坏时,对应输出轴上的载体不在需求工作位的问题,便于及时对载体作相应处理。
[0022]在输入轴上安装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以及与其对应啮合的齿轮A、齿轮B,过渡齿轮啮合输出齿轮,利用手柄拉动齿轮A、齿轮B使其可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相脱离,实现在电机异常或损坏时,电机的自锁功能间接失效,可通过人工转动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的输出轴来带动输出轴上的载体出现在需要的工作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一;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二;
[0025]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三;
[0026]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8]图1

4中,图1

3表示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处于啮合状态,图4表示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处于脱离状态。
[0029]如图1

4所示,传动离合机构,包括:
[0030]框架结构的机架,其具体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前侧板3、后侧板4,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
[0031]其中,前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后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卡接。
[0032]输入轴6,该输入轴具体可直接为电机9的输出轴,也可为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外接轴,输入轴一端转动连接左侧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板。
[0033]其中,电机固定安装在右侧板的外端面也即右侧面。
[0034]主动齿轮7,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通过花键固定连接。
[0035]过渡齿轮8,转动安装在输入轴上并与所述的主动齿轮之间具有间隔,该转动配合的方式可通过轴承或轴套等方式。
[0036]输出齿轮10,啮合过渡齿轮。
[0037]输出轴11,固定连接输出齿轮,输出轴与左侧板转动连接并穿过左侧板。
[0038]传动齿轮组,包括固定在轴上的齿轮A12、齿轮B13,齿轮A啮合主动齿轮,齿轮B啮合过渡齿轮。
[0039]其中,轴转动连接中间板14下端,中间板上端固定连接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轴15。第一轴也可为固定在中间板上端两侧的耳轴。使得中间板可以以第一轴为中心转动,进而带动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呈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中间板的前侧面朝向输入轴,后侧面朝向离合手柄16。
[0040]对于离合手柄,其用于将所述的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
[0041]离合手柄固定在手柄轴17上,离合手柄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手柄轴的径向。
[0042]中间板的后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转动连接两端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的手柄轴上,从而实现在拉动手柄轴时,中间板以第一轴为中心转动,进而带动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
[0043]对于连接臂与中间板及手柄轴的转动连接(铰接),更具体的,中间板的后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管18,第二轴19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过渡齿轮,转动安装在输入轴上并与所述的主动齿轮之间具有间隔;输出齿轮,啮合过渡齿轮;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齿轮;传动齿轮组,包括固定在轴上的齿轮A、齿轮B,齿轮A啮合主动齿轮,齿轮B啮合过渡齿轮;离合手柄,用于将所述的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的离合手柄复位使得齿轮A、齿轮B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过渡齿轮之间的脱离状态转换为啮合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的电机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输入轴一端转动连接左侧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与左侧板转动连接并穿过左侧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轴转动连接中间板下端,中间板上端固定连接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轴。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思华常超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微晶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