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20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治具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的底端,滑动座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靠内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缸体底端,伸缩杆杆体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橡胶块靠外一侧上端中部,滑动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槽,第一橡胶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伸缩杆推动第一橡胶块,使卡槽对背光模组的左右侧底端卡合,其次第二橡胶块对背光模组的上端中部固定,然后滑套在滑杆上滑动,使卡合板对背光模组的上端两脚进行卡合,便于调节不同的卡合固定大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治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对背光模组自动光学特性测量,主要是通过固定治具将背光模组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平面显示器亮度和色彩均匀性、视角关系等的测量,其目的是为LCD、PDP、OLED和LED显示屏,以及LED、CCFL背光的研发,提供准确的光学性能测量数据。
[0003]由于背光模组较软,测量时易发生变形,造成测量时对位困难,从而影响光学数据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在检测时,主要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固定大小的支撑平台进行固定,但是无法调节用于固定背光模组的范围大小,降低了在测试背光模组时的对位效率,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调节不同大小和型号的背光模组固定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便于不同大小型号的背光模组进行固定检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的底端,滑动座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靠内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缸体底端,伸缩杆杆体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橡胶块靠外一侧上端中部,滑动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槽,第一橡胶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左右侧;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杆体推动第一橡胶块,使第一滑块在滑动槽内进行左右滑动,使第一橡胶块进行左右滑动,便于连接和调节。
[0008]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块的靠内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卡槽,滑动槽的上端中部与背光模组的底端卡合,卡槽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左右侧底端卡合;通过第一橡胶块进行左右滑动,使卡槽与背光模组的左右侧底端卡合,将背光模组的底端左右侧进行固定。
[0009]进一步地,底板的上端后侧中部固定连接在滑槽座的底端,滑槽座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滑槽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底端,电机的转轴贯穿滑槽座的上端中部并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一端,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座的内部底端;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带动第二滑块进行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地,第二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橡胶块的上端,第二橡胶块的底端中部与背光模组的上端中部卡合;通过第二滑块的上下移动,使第二橡胶块与背光模组上端中部卡合,进行固定,便于调节的同时便于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地,第二滑块的左右侧中部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滑杆的外侧和中部,滑杆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固定孔将滑杆进行固定,然后限
位块防止滑套脱落。
[0012]进一步地,滑杆的左右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的底端中部均固定来连接在连接块的一端,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卡合板的上端中部;通过滑套在滑杆上左右滑动,便于进行不同的大小调节,适应不同大小型号的背光模组。
[0013]进一步地,卡合板分别与背光模组的上端左右角卡合;将背光模组的上端两角进行固定。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将背光模组的底端放置在滑动槽的上端中部进行卡合,然后通过伸缩杆推动第一橡胶块,使第一滑块在滑动槽内滑动,使第一橡胶块上设置的卡槽对背光模组的左右侧底端卡合,进行固定,其次打开电机,使电机的转轴带动螺纹杆在滑槽座内转动,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橡胶块对背光模组的上端中部进行固定,同时第二滑块带动滑杆上下移动,滑套在滑杆上滑动,使卡合板对背光模组的上端两脚进行卡合,便于调节不同的卡合固定大小,使不同大小和不同型号的背光模组能够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滑槽座前侧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滑动左右前侧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底板;2、滑动座;3、固定板;4、伸缩杆;5、第一橡胶块;6、滑动槽;7、第一滑块;8、卡槽;9、背光模组;10、滑槽座;11、第二滑块;12、电机;13、螺纹杆;14、第二橡胶块;15、固定孔;16、滑杆;17、限位块;18、滑套;19、连接块;20、卡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的底端,滑动座2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靠内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在伸缩杆4的缸体底端,伸缩杆4杆体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橡胶块5靠外一侧上端中部,滑动座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槽6,第一橡胶块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槽6的左右侧。
[0021]通过伸缩杆4杆体推动第一橡胶块5,使第一滑块7在滑动槽6内进行左右滑动,使第一橡胶块5进行左右滑动,便于连接和调节。第一橡胶块5的靠内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卡槽8。
[0022]滑动槽6的上端中部与背光模组9的底端卡合,卡槽8分别与背光模组9的左右侧底端卡合。
[0023]通过第一橡胶块5进行左右滑动,使卡槽8与背光模组9的左右侧底端卡合,将背光模组9的底端左右侧进行固定。
[0024]底板1的上端后侧中部固定连接在滑槽座10的底端,滑槽座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
[0025]滑槽座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底端,电机12的转轴贯穿滑槽座10的上端中部并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3的一端,螺纹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座10的内部底端。
[0026]通过电机12带动螺纹杆13转动,使螺纹杆13带动第二滑块11进行上下移动,第二滑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橡胶块14的上端,第二橡胶块14的底端中部与背光模组9的上端中部卡合。
[0027]通过第二滑块11的上下移动,使第二橡胶块14与背光模组9上端中部卡合,进行固定,便于调节的同时便于进行固定。
[0028]第二滑块11的左右侧中部均设置有固定孔15,固定孔1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滑杆16的外侧和中部,滑杆16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
[0029]通过固定孔15将滑杆16进行固定,然后限位块17防止滑套18脱落,滑杆16的左右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8,滑套18的底端中部均固定来连接在连接块19的一端,连接块1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卡合板20的上端中部。通过滑套18在滑杆16上左右滑动,便于进行不同的大小调节,适应不同大小型号的背光模组9。
[0030]卡合板20分别与背光模组9的上端左右角卡合,将背光模组9的上端两角进行固定,第一橡胶块5和第二橡胶块14均采用全氟化橡胶材质,全氟化橡胶材质较软,有利于卡合,同时不易损伤背光模组9。
[0031]工作原理:首先将背光模组9的底端放置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的底端,滑动座(2)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靠内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在伸缩杆(4)的缸体底端,伸缩杆(4)杆体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橡胶块(5)靠外一侧上端中部,滑动座(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槽(6),第一橡胶块(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槽(6)的左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橡胶块(5)的靠内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卡槽(8),滑动槽(6)的上端中部与背光模组(9)的底端卡合,卡槽(8)分别与背光模组(9)的左右侧底端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上端后侧中部固定连接在滑槽座(10)的底端,滑槽座(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滑槽座(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底端,电机(12)的转轴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强黄忠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