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75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测试领域,尤其涉及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数量为四个,滑动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电动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下模具、总气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一输送管,通过电动气缸启动,带动滑动板上下滑动,使得上模具向下与下模具卡合在一起,使得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车灯被稳定的卡在下模具的内部,边缘处于密封状态,控制箱内部充气系统将气体通过总气管传输,通过第二输送管和第一输送管分流进入下模具和车灯之间的空腔,气压传感器检测车灯内的气压值,同时对两组车灯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的效率。测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测试领域,尤其涉及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行业中汽车车灯、发动机零件、车载摄像头、充电桩和充电枪等出厂前都需进行气密性测试,以确定是否能够防水,气密性良好。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349428U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气密性检验装置,包括安装板、检验组件、显示屏、电池组、按钮开关和固定组件;本技术中,检验组件和固定组件的设置,使用时,通过固定组件将检验装置安装在汽车车灯的内部,通过按钮开关控制压阻式气压传感器、IC芯片、微型蜂鸣器和显示屏通电运行,通过充气系统往汽车车灯内充适量的气体,压阻式气压传感器检测汽车车灯内的气压值,显示屏对检测的气压值进行显示,检测的气压值在5min 之内出现减小时,证明汽车车灯气密性较差;检测的气压值在5min之后没有变化时,证明汽车车灯气密性良好,采用检验组件进行汽车车灯气密性的检验,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进行气密性检验,提高了检验装置的工作效率。
[0004]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进行气密性检验,但是,在实际检测中需要一个一个进行操作检测,且很难保证车灯检测中其边缘已经处于密封状态,出错率比较大,且车灯气密性检测应该在出厂安装前完成,安装后,再通过人工一辆一辆对车体检测效率比较低,因此,需要设计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在实际检测中需要一个一个进行操作检测,且很难保证车灯检测中其边缘已经处于密封状态,出错率比较大,且车灯气密性检测应该在出厂安装前完成,安装后,再通过人工一辆一辆对车体检测效率比较低问题,提出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
[0006]本技术提出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数量为四个,滑动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一侧与滑动板的一侧连接,滑动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上模具,支撑底座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下模具;顶板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测试仪和控制箱,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系统,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总气管,总气管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
[0007]优选的,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0008]优选的,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
[0009]优选的,支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料输送架,下料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导料台,支撑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上料输送架。
[0010]优选的,支撑底座的下料输送架和上料输送架内部传送皮带转动方向相反。
[0011]优选的,上料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以上料输送架中线为轴对称分布。
[0012]优选的,支撑底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废料箱,废料箱一侧设置有把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下模具、总气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一输送管,通过电动气缸启动,带动滑动板上下滑动,使得上模具向下与下模具卡合在一起,使得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车灯被稳定的卡在下模具的内部,边缘处于密封状态,控制箱内部充气系统将气体通过总气管传输,通过第二输送管和第一输送管分流进入下模具和车灯之间的空腔,气压传感器检测车灯内的气压值,同时对两组车灯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
[0015]2、通过设置有下料输送架和上料输送架,下料输送架能够输送加工检测好的车灯,从导料台的一侧掉入收集箱收集,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红外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到,此时上料输送架上的输送带保持转动,当红外发射模块的信号被车灯阻挡,红外接收模块接收不到,上料输送架上的输送带停止转动,使得车灯能够间隔上料,上料输送架与下料输送架配合,一侧上料侧下料,提高流水线的检测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上料输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0、支撑底座;120、滑动杆;130、顶板;140、电动气缸;141、滑动板;142、上模具;150、压力测试仪;160、控制箱;161、总气管;162、第二输送管;163、第一输送管;164、电磁阀;170、下模具;171、气压传感器;172、密封圈;180、下料输送架;181、导料台;190、上料输送架;191、红外发射模块;192、红外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10,支撑底座110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杆120,且滑动杆120的数量为四个,滑动杆1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41,滑动杆120的顶端设置有顶板 130,顶板130的顶端设置有电动气缸140,电动气缸140的一侧与滑动板141 的一侧连接,滑动板14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上模具142,支撑底座110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下模具170;顶板130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测试仪150和控制箱160,控制箱160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箱160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系统,控制箱 160的一侧设置有总气管161,总气管16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163和第二输送管162,第一输送管163和第二输送管162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164;将待检测的车灯放置在下模具170上,通过电动气缸140启动,带动滑动板141 上下滑动,使得上模具142向下与下模具170卡合在一起,使得下模具170和上模具14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车灯被稳定的卡在下模具170的内部,边缘处于密封状态,控制箱160内部充气系统将气体通过总气管161传输,通过第二输送管162和第一输送管163分流进入下模具170和车灯之间的空腔,气压传感器171检测车
灯内的气压值,控制箱160显示屏对检测的气压值进行显示,检测的气压值在一定时间内之内降低时,证明汽车车灯气密性较差;反之,证明汽车车灯气密性良好,同时对两组车灯进行检查,提高检查的效率,下模具 170和上模具142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0023]进一步的,下模具170的内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171。
[0024]进一步的,下模具17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72,密封圈172采用橡胶材质;密封圈172增加与车灯卡合的密封性。
[0025]实施例二
[0026]本技术提出的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支撑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下料输送架180,下料输送架180的一侧设置有导料台 181;下料输送架180能够加工检测好的车灯放置在下料输送架180上输送,从导料台181的一侧掉入收集箱收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10),支撑底座(110)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杆(120),且滑动杆(120)的数量为四个,滑动杆(1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41),滑动杆(120)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30),顶板(130)的顶端设置有电动气缸(140),电动气缸(140)的一侧与滑动板(141)的一侧连接,滑动板(14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上模具(142),支撑底座(110)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下模具(170);顶板(130)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测试仪(150)和控制箱(160),控制箱(160)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箱(160)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系统,控制箱(160)的一侧设置有总气管(161),总气管(16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163)和第二输送管(162),第一输送管(163)和第二输送管(162)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1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具(170)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强杨云飞方刃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桑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