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72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包括转子轴,径向滑动轴承,单列深沟球轴承;所述转子轴贯穿定子设置,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径向滑动轴承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一限位组件内;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位于定子的另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二限位组件内。本方案通过采用径向滑动轴承和单列深沟球轴承组合的结构,电机的转子径向位置及受力由径向滑动轴承确定,轴向位置及受力由单列深沟球轴承确定,在满足大功率电机转子径向受力的情况下,解决了转子轴向窜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支撑式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撑式轴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质量大,常规的滚动轴承无法满足径向受力的需求,生产厂家普遍选用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滑动轴承很好地满足了转子在正常工作时径向受力的需要,但是由于电机在正常运转过程中由于电机定子转子磁力中心线不能完全重合,冷却气流产生的轴向力,转子动平衡偏差以及外部设备的影响等均可能对转子产生轴向力,进而产生轴向窜动,影响设备安全运行,严重时可能会产生机械火花造成设备损坏,影响安全生产,因此,常规的使用径向滑动轴承即在电动机转子转动时工作可靠性低。
[0003]由此可见,现急需一种新型的轴承来提高电动机转子转动时的可靠性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于现有电动机内的径向滑动轴承存在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能够在满足大功率电机转子径向受力的情况下,还解决了转子轴向窜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包括转子轴,径向滑动轴承,单列深沟球轴承;所述转子轴贯穿定子设置,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径向滑动轴承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一限位组件内;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位于定子的另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二限位组件内。/>[0006]进一步地,所述双支撑式轴承还包括定子端盖轴承座;所述定子端盖轴承座设置于定子外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滑动轴承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转子轴与定子端盖轴承座进行配合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是由沿着转子轴圆周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台阶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台阶的直径大于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滑动轴承端口的外部设有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位于定子的另一端,并贯穿转子轴与定子端盖轴承座进行配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是由沿着转子轴圆周对称设置的第二圆台阶构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台阶的直径大于单列深沟球轴承的直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内圈由转子轴定位,外圈依次设有调整垫和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通过调整垫和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对其进行压制定位。
[0015]本技术提供的双支撑式轴承,其通过采用径向滑动轴承和单列深沟球轴承组合的结构,电机的转子径向位置及受力由径向滑动轴承确定,轴向位置及受力由单列深沟球轴承确定,在满足大功率电机转子径向受力的情况下,解决了转子轴向窜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7]图1为本新型轴承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新型轴承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9]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20]100.轴承结构110.转子轴120.径向滑动轴承130.定子端盖轴承座 140.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50.单列深沟球轴承160.调整垫170.第一限位组件180.第二限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针对于现有电动机内的径向滑动轴承存在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技术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通过采用径向滑动轴承和单列深沟球轴承组合的结构,电机的转子径向位置及受力由径向滑动轴承确定,轴向位置及受力由单列深沟球轴承确定,在满足大功率电机转子径向受力的情况下,解决了转子轴向窜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动机转子在转动时的可靠性。
[0023]本方案提供的双支撑式轴承适用于卧室安装大型电动机,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以及端盖;其中,端盖设置于定子端口,转子的转轴穿过定子设置。其中,电动机中的定子由电机地脚水平安装,电机中的转子又轴承座支撑并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座上。
[0024]参见图1,新型轴承结构100分别对称设置于转子的两侧,每个轴承结构相同,参见图2,分别包括径向滑动轴承120,单列深沟球轴承150,调整垫 160,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40,转子轴110以及定子端盖轴承座130。
[0025]定子端盖轴承座130设置于定子外围。
[0026]径向滑动轴承120,单列深沟球轴承150均设置与定子端盖轴承座130内部,采用统一润滑系统,能够保证径向滑动轴承120,单列深沟球轴承150在应用时的可靠性。
[0027]转子轴110贯穿定子进行设置,径向滑动轴承120用于承担电机转子的径向受力,其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转子轴110与定子端盖轴承座130进行配合连接,通过定子端轴承座130对其进行装配。
[0028]同时,在径向滑动轴承120两端设有第一限位组件170,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组件170构成限位区域,径向滑动轴承120在此限位区域内能够进行一定行程的滑动,来承担电机转子的径向受力。
[0029]第一限位组件170是由沿着转子轴110圆周对称设置的圆台阶构成,此圆台阶的直径大于径向滑动轴承120的直径,能够将径向滑动轴承120限制于此限位区域内部。
[0030]在径向滑动轴承120端口的外部设有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40,对其进行密封,避
免灰尘进入影响径向滑动轴承120的使用。
[0031]单列深沟球轴承150用于承担电机转子的轴向受力,其位于定子的另一端,并贯穿转子轴110与定子端盖轴承座130进行配合连接,通过定子端轴承座130 对其进行装配。
[0032]同时,在单列深沟球轴承150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组件180,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组件180构成限位区域,对单列深沟球轴150承进行径向的限位固定,使得单列深沟球轴承150无法进行径向的运动。
[0033]第二限位组件180是由沿着转子轴110圆周对称设置的圆台阶构成,此圆台阶的直径大于单列深沟球轴承150的直径,能够将单列深沟球轴承150限制于此限位区域内部。
[0034]单列深沟球轴承150内圈由转子轴110定位,外圈依次设有调整垫160和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40,通过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40和调整垫160对其进行压制定位。
[0035]同时,可通过调整调整垫160的厚度来改变滑动轴承轴承座端盖140内部的空间,进而可以对转子的轴向位置径向微调。
[003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径向滑动轴承120和单列深沟球轴承150 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轴,径向滑动轴承,单列深沟球轴承;所述转子轴贯穿定子设置,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径向滑动轴承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一限位组件内;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位于定子的另一端并贯穿设置于转子轴第二限位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式轴承还包括定子端盖轴承座;所述定子端盖轴承座设置于定子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滑动轴承位于定子的一端,并贯穿转子轴与定子端盖轴承座进行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是由沿着转子轴圆周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台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支撑式轴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柄旭盛敏敏顾展吴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