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流程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通道换热器和传统翅片管换热器相比具有换热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紧凑、制冷剂充注量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其作为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已经得到了大规模使用。微通道换热器的流动通道是多根平行的扁管,扁管之间制冷剂存在分布均匀的状况,同时,对于扁管的流程优化非常有限。
[0003]常规的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时,制冷剂流经的都是固定的流程,都不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对应的最佳流程。此外,当微通道换热器在中间负荷工作时,制冷剂流量急剧减小,但是小流量的制冷剂流经的换热器流程也是和大流量的相同,这就导致了更大的压降。从以上分析可知,微通道换热器在流程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通过调节第一球阀(08)和第二球阀(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液管(01)、第二集液管(07),设置在第一集液管(01)和第二集液管(05)间并连通第一集液管(01)和第二集液管(07)的多个扁管(06),安装在相邻扁管间的翅片(05),还包括第一球阀(08)、第二球阀(09)、分液头(10)和安装在第一集液管(01)中的分配管(02),分配管(02)上有相同间距的分配孔(21),在分配管(0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单向阀(03),并且单向阀的位置在第一集液管隔板(041)的下端,第一集液管(01)中第一集液管隔板(041)的安装位置位于第二集液管(07)中第二集液管隔板(042)安装位置的下方,第一球阀(08)和第二集液管隔板(042)下端的腔室相连,第二球阀(08)和第二集液管隔板(042)上端的腔室相连,第一球阀(08)和第二球阀(09)分别又和分液头(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分配管(02)中安装单向阀(03),再结合第一球阀(08)和第二球阀(09)的开关,实现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时的不同流程设计,同时,也能实现微通道换热器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流程设计;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需要更多的流程来增加制冷剂的流速,从而提高换热性能;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需要减小流程来减小制冷剂的压降,从而提高换热性能;此外,当换热器工作在中间工况时,制冷剂流速减小,此时减小换热器的面积也能满足换热需求,减小微通道的换热面积还能降低制冷剂侧的压降,使换热性能更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流程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管(01)中的第一集液管隔板(041)安装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集液管(07)中的第二集液管隔板(042)安装在离顶端1/4~1/3l处,l为第二集液管(07)的高度。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