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968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换热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装置、压缩机以及冷凝水回收装置。冷凝水回收装置储存有由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换热装置所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第一冷媒口、第二冷媒口、第三冷媒口和第四冷媒口,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中的一个与室外换热器连通,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中的另一个与室内换热装置连通,第三冷媒口和第四冷媒口中的一个与压缩机进口或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口和第四冷媒口中的另一个与室内换热装置连通,经过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冷媒与冷凝水换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换热系统充分利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潜热量,提升换热系统能效与冷凝水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辆具有车载空调系统,空调制冷时,制冷量分为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潜热量对应的是空气的除湿量,空气中的水在空调蒸发器表明凝结形成冷凝水,潜热量就存储在冷凝水中。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系统可将冷凝水收集并喷淋到冷凝器上用以降低冷凝温度,提升系统能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潜热浪费的问题,然而这样车载空调系统的冷凝水用途单一且只能在制冷时使用,并且在干燥天气制冷运行时时冷凝水的产量少,喷淋效果差,对系统能效提升作用有限,当冷凝水在喷淋时无法均匀覆盖冷凝器表面,就会造成冷凝器表面温度差异过大,冷媒偏流严重,降低冷凝器的有效换热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换热系统充分利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潜热量,提升换热系统能效与冷凝水利用率。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系统的车辆。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外且用于与外界气流换热;室内换热装置,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辆乘员舱中;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中的一个可选择地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中的另一个可选择地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储存有由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换热装置所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第一冷媒口、第二冷媒口、第三冷媒口和第四冷媒口,所述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中的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口中的一个与所述压缩机进口或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经过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冷媒与所述冷凝水换热。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通过在室内换热装置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冷凝水回收装置可将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储蓄有大量潜热量,可利用冷凝水的热量提升换热系统能效,大大提高冷凝水利用率,并且在冷媒流回压缩机前通过冷凝水回收装置与冷凝水换热,可防止冷媒带液,提升换热系统可靠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形成有冷凝水收集腔以及适于冷媒流通的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所述第一冷媒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媒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口连通。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形成有彼此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媒口连通和所
述第三冷媒口连通;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驾驶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回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设置有穿过所述冷凝水收集腔的水路通道,所述水路通道设置有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水路进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出口或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水路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入口或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系统还包括:室内集水装置,所述室内集水装置适于收集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腔连通的冷凝水收集口,所述室内集水装置可选择地与所述冷凝水收集口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系统还包括:室外集水装置,所述室外集水装置适于收集所述室外换热器所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室外集水装置可选择地与所述冷凝水收集口连通。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腔连通的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水排放口可选择地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喷淋冷凝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内饰板内部;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车辆外部并与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形成回路;其中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流通有换热介质,在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后,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腔连通的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水排放口可选择地向所述第四换热器喷淋冷凝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系统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朝向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出风。
[0016]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因此该车辆充分利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潜热量,提升换热系统能效与冷凝水利用率。
[0018]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可将冷凝水储存起来,并且冷媒通道均通过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冷凝水收集腔,可提升系统过冷度、提升能效,还可以提升系统过热度防止冷媒回压缩机带液、提升系统可靠性;冷凝水回收装置内部具有适于冷媒流通的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以及适于冷凝水通过的水路通道,由于冷凝水收集腔内的冷凝水的温度一般低于冷凝温度且高于蒸发温度,故而冷凝水对流经冷凝水收集腔的冷媒既能起到过冷作用又能起到过热作用;本申请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内饰板的内表面上,在人即将进入车辆前开启换热系统,可快速将内饰板表面的热量带到第四换热器,并且应用冷凝水收集腔内的低温冷凝水喷淋到第四换热器表面,可快速的降低内饰板表面的温度,提高车内舒适性;室外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均可被收集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换热系统可利用从第二换热器出来的中温冷媒给冷凝水回收装置中的低温冷凝水加热,当室外换热器需要化霜时,将加热后的冷凝水喷淋到室外换热器表面,加速化霜,减少化霜时间。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原理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制冷时工作原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制热时工作原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化霜时工作原理图。
[0025]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内饰冷却时工作原理图。
[0026]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自动排水时工作原理图。
[0027]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内部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换热器(13),所述室外换热器(13)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外且用于与外界气流换热;室内换热装置,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辆乘员舱中;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和出口中的一个可选择地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3)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和出口中的另一个可选择地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冷凝水回收装置(22),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22)储存有由所述室外换热器(13)和/或室内换热装置所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22)设置有第一冷媒口(i)、第二冷媒口(j)、第三冷媒口(h)和第四冷媒口(g),所述第一冷媒口(i)和第二冷媒口(j)中的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3)连通,所述第一冷媒口(i)和第二冷媒口(j)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口(h)和所述第四冷媒口(g)中的一个与所述压缩机(1)进口或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口(h)和所述第四冷媒口(g)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连通,经过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22)的冷媒与所述冷凝水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22)内形成有冷凝水收集腔以及适于冷媒流通的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所述第一冷媒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媒口(i)和所述第二冷媒口(j)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口(h)和所述第四冷媒口(g)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内形成有彼此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媒口(j)连通和所述第三冷媒口(h)连通;第二换热器(12),所述第二换热器(12)设置于驾驶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12)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22)还设置有穿过所述冷凝水收集腔的水路通道,所述水路通道设置有水路进口(f)和水路出口(e),所述水路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山李贵宾凌学锋陈冲陈笑晓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