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39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包括基座、冷却液传输装置,所述基座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杆。通过移动装置的使用,可以使得上模具进行上下移动,从而通过注塑机对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进行注塑工作,其中缓冲垫的使用,可以对下模具与基座之间的接触部位进行缓冲防护工作,从而提高了下模具和基座的使用寿命,而第一弹簧、第一移动板、第一功能杆、第一导料杆、第三弹簧、第二移动板、第二功能杆和第二导料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塑形后物料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双重导料工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对塑形后的物料进行取出工作,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注塑模具
,具体为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大型零部件塑料制件生产中,用于内饰的一般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如仪表台、中控台功能面板、档位控制台等;生产时,依据产品的大小,可选择性地采用冷流道注塑方式和热流道注塑方式,冷流道注塑的优势是模具制造成本相对低廉,但对注塑机和注塑工艺提出的要求比较高,且材料利用率相对要低,而采用热流道注塑方式,尽管一口热流道井所需成本达8000元左右,但其成产品的注塑质量高,对注塑机及注塑工艺的要求低,注塑成本相对而言能综合性地有效降低。对模具结构的要求也降低,模具结构能得到简化,特别是针对大型塑件如前后保险杠、轮毂罩等,产品特点是尺寸大,注塑料流流动路径长,因而,单纯采用冷流道注塑,产品充填不满是困扰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因而,采用热流道和冷流道注塑方式或者纯热流道注塑方式是注塑这类产品的不二选择。
[0003]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将上模具移动至下模具处,然后通过注塑机对模具内部的模槽进行注塑工作,其中使用者为提高注塑后物料的成型效率,会对下模具内部进行冷却液的灌输,进而使得冷却液对成型后的物料进行冷凝工作,但是该方式的使用,仅可以对物料的底部进行冷却成型工作,无法对物料的顶部进行冷凝工作,且持续不断的液体灌输,增加了设备对于液体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设备生产所消耗的能源,进而影响了设备的节能性,而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在取料过程中,大多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成型物料进行取出工作,但是物料在成型过程中,会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进行密封贴合,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对物料进行取出工作,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具备高效节能冷却物料和快速导料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所阐述出来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包括基座、冷却液传输装置,所述基座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杆,所述限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注塑机,所述基座顶部两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基座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前端和后端的内表面与限定杆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移动块靠近基座中心的一侧固定
连接有移动杆。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包括有垫板,所述垫板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垫板内腔的顶部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包括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塑形槽,所述上模板中心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冷却槽,所述上模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料槽,所述第一导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底部远离上模板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功能杆,所述第一功能杆的底部贯穿第一导料槽延伸至上模板外部,所述第一移动板底部靠近上模板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杆,所述第一导料杆的底部贯穿第一导料槽延伸至塑形槽外部,且第一导料杆的长度小于第一功能杆的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中心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冷却槽,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定形槽,所述定形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成型板,所述下模板内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导料槽,所述第二导料槽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功能杆,所述第二功能杆的顶部贯穿第二导料槽延伸至下模板的外部,所述第二移动板顶部中心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杆,所述第二导料杆的顶部贯穿第二导料槽延伸至辅助成型板的外部,且第二导料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功能杆的长度。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液传输装置包括有输液泵、第一冷却箱、第二冷却箱,所述输液泵的底部与顶板顶部中心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输液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底部贯穿顶板延伸至第一冷却槽的内部,所述输液泵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底部与第一冷却箱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前端与下模板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前端的顶部贯穿上模板延伸至第一冷却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前端贯穿下模板延伸至第二冷却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后端贯穿下模板延伸至第二冷却槽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通过冷却液传输装置的使用,可以运用输液泵将第一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体抽取出来,然后传输至上模板内部的第一冷却槽处,继而通过冷却液对塑形出来物体的顶部进行冷却工作,而第一输液管可以将第一冷却槽内部的液体传输至第二冷却箱的内部,继而通过第二冷却箱对变热的液体进行降温工作,再通过第二输液管将冷却液体传输至下模板内部的第二冷却槽处,进而通过冷却液对塑形出来物体的底部进行冷却工作,多方位的冷却,使得设备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其中第三输液管可以将在第二冷却槽内部变热的液体传输至第一冷却箱的内部,进而使得设备可以对液体进行循环利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节能性。
[0013]2、该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通过移动装置的使用,可以使得上模具进行上下移动,从而通过注塑机对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进行注塑工作,其中缓冲垫的使用,可以对下模具与基座之间的接触部位进行缓冲防护工作,从而提高了下模具和基座的使用寿命,而第一弹簧、第一移动板、第一功能杆、第一导料杆、第三弹簧、第二移动板、第二功能杆和第二导料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塑形后物料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双重导料工作,从而方便
了使用者对塑形后的物料进行取出工作,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右侧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顶部至上模具中心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结构顶部至下模具中心剖视图。
[0019]图中:1、基座;2、冷却液传输装置;21、输液泵;22、第一冷却箱;23、第二冷却箱;24、抽液管;25、排液管;26、第一输液管;27、第二输液管;28、第三输液管;3、限定杆;4、顶板;5、注塑机;6、移动装置;61、支撑板;62、第一电机;63、螺纹杆;64、移动块;65、移动杆;7、上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冷却液传输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杆(3),所述限定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注塑机(5),所述基座(1)顶部两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6),两个所述移动装置(6)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模具(7),所述基座(1)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有支撑板(61),所述支撑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2),所述第一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3),所述螺纹杆(6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块(64),所述移动块(64)前端和后端的内表面与限定杆(3)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移动块(64)靠近基座(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8)包括有垫板(81),所述垫板(8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2),所述第二弹簧(82)的顶部与垫板(81)内腔的顶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罩壳热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包括有上模板(71),所述上模板(71)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塑形槽,所述上模板(71)中心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冷却槽,所述上模板(7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料槽,所述第一导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2),所述第一弹簧(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73),所述第一移动板(73)底部远离上模板(7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功能杆(74),所述第一功能杆(74)的底部贯穿第一导料槽延伸至上模板(71)外部,所述第一移动板(73)底部靠近上模板(7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杆(75),所述第一导料杆(75)的底部贯穿第一导料槽延伸至塑形槽外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烈熙颜军华李新张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