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85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第一连接臂设于第一夹持臂靠近第二夹臂的一侧,第二连接臂设于第二夹持臂靠近第一夹持臂的一侧,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高于第一连接臂的末端,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通过第一驱动缸铰接于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末端铰接于第二夹臂,第二驱动缸沿竖向设置于第二夹臂的上方,第二驱动缸的输出端铰接于第二连接臂。该技术方案的夹具通过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之间的配合实现快速夹持,大大提高了夹具的夹持力,满足大型方块构件的转移需求,提高夹持的稳定性。通过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先后配合夹持、再依次退出夹持的方式,使得夹持更为安全稳定,避免了方块等构件出现滑移等安全隐患。等安全隐患。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


[0001]本技术用于吊装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型混凝土方块构件在移动转运过程中通常采用夹具夹紧或采用绳索捆绑吊装的方式进行转移,采用绳索吊装的方式通常需要在土方块上设置吊点,不仅增加吊装成本,在吊装技术上也存在诸多限制。
[0003]而夹具吊装普遍采用液压夹具进行夹持,其不仅夹持力有限,在起吊大型预制件时存在起重限制,且其夹持稳定性不高,方块容易产生滑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夹具,其能够大大提高夹具的夹持力,满足大型构件的转移需求,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夹具,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二夹持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高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缸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驱动缸沿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缸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
[000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
[000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的内侧均设有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0009]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均与所述摩擦部件对应铰接。
[0010]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缸和所述第二驱动缸均包括油缸。
[0011]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的夹角。
[001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横截面积沿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横截面积沿靠近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一端往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方向逐渐变小。
[0013]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缸的输出端
通过连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
[0014]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内侧于与所述摩擦部件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技术方案的夹具在起重时通过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之间的配合实现快速夹持,同时大大提高了夹具的夹持力,满足大型方块构件的转移需求,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此外,通过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先后配合夹持、再依次退出夹持的方式,使得夹持更为安全、稳定,避免了方块等构件出现滑移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具,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第一驱动缸3和第二驱动缸4,第一夹臂1具有第一夹持臂11和第一连接臂12,第一连接臂12设于第一夹持臂11靠近第二夹臂2的一侧。第二夹臂2具有第二夹持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第二连接臂22设于第二夹持臂21靠近第一夹持臂11的一侧。
[0024]其中,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1相对设置,以对方块构件进行夹持。第二连接臂22的末端高于第一连接臂12的末端,也即第二连接臂22远离第二夹持臂21的一端高于第一连接臂12远离第一夹持臂11的一端。第二连接臂22的末端通过第一驱动缸3铰接于第一
连接臂12,更具体地,第一驱动缸3的输出端铰接于第二连接臂22,第一驱动缸3的固定端铰接于第一连接臂12。第一连接臂12的末端通过沿横向设置的转轴5铰接于第二夹臂2。第二驱动缸4沿竖向设置于第二夹臂2的上方,第二驱动缸4的输出端铰接于第二连接臂22,第二驱动缸4的固定端用于连接吊装设备。
[0025]使用该夹具对大型混凝土方块等构件进行转移时,吊装设备连接在第二驱动缸4的顶部,也即第二驱动缸4的固定端。吊装设备通过第二驱动缸4的活塞杆41向上拉动第二夹臂2,夹具本身的重力使得活塞杆41被拉伸出来。第二夹臂2受到一个向上提拉的力,由于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有一个铰接点,第一夹臂1绕着转轴5顺时针转动,以将构件夹持在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1之间。第一驱动缸3的活塞杆31则伸长并对第一夹臂1施加一个力矩,第二夹臂2在杠杆作用下对构件进行辅助夹持。
[0026]待土方块等构件被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并被放下后,第二驱动缸4的活塞杆41先收缩以回复原位,此时第一驱动缸3仍对构件进行辅助夹持,使得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保持原来的状态。待第二驱动缸4完全回复原位后,第一驱动缸3的活塞杆31再收缩以回复原位,夹具即可放开方块等重物构件,完成转移工作。
[0027]该技术方案的夹具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二夹持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高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缸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驱动缸沿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缸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末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均设有摩擦部件,所述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远明董勇陈楚生胡恩纯曾可欣艾荣军周勇黄昌焕张北平尹春辉孔炼英陈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