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82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包括有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溶解罐,溶解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盘管,溶解罐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远离溶解罐的一端由外壳体向外延伸,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底端与溶解罐内部连通,进料斗上设置有密封盖,溶解罐的内部架设有阻料板,阻料板上均布有多个漏液孔,溶解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与阻料板抵接的底刮板,溶解罐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与设置在出液管下方的储液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小七水硫酸镁与空气接触的时间,提高七水硫酸镁的溶解效率。提高七水硫酸镁的溶解效率。提高七水硫酸镁的溶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七水硫酸镁
,尤其涉及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镀铜车间目前有产线31条,每条产线有一个镀液槽,容积为1.7m3,当前镀液浓度和成分下,每吨焊丝的硫酸铜消耗为2kg,铜棒消耗为0.4kg,成品焊丝颜色有时发暗,颜色不匀,铜膜附着力差,易出现卡铜,气吹堵塞等问题,合格率达不到要求,二级乱丝数量较多。质量差,产线无法提速,影响产量。需要往镀液内加入适量七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作用是用作导电盐,在镀铜镀液中加入七水硫酸镁后能使镀液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使镀层均匀而柔软,提高镀液稳定性,加强铜膜附着力,改善成品焊丝颜色,使颜色均匀,亮度一致,减少二级乱丝数量,提高质量,提升线速,增加产量。但是目前添加七水硫酸镁时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导致再次结晶,影响混合效果,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可以减小七水硫酸镁与空气接触的时间,提高七水硫酸镁的溶解效率。
[0004]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包括有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溶解罐,所述溶解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盘管,所述溶解罐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溶解罐的一端由外壳体向外延伸,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与溶解罐内部连通,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溶解罐的内部架设有阻料板,所述阻料板上均布有多个漏液孔,所述溶解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阻料板抵接的底刮板,所述溶解罐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设置在出液管下方的储液罐连通。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有十字型限位杆,所述十字型限位杆位于排气管的下端。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罐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设置有T型活动杆,所述固定座的侧部设置有向镀液槽中加液的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T型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导液筒,所述T型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导液筒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漏液孔,所述T型活动杆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T型活动杆的下端抵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由电机驱动。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通过加热盘管对溶解罐进行加热,使七水硫酸镁进行液化,起到能够使七水硫酸镁快速融化的作用;通过设置排气管,能够将溶解罐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避免持续加热导致罐体内部
压力增大,造成罐体发生破损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阻料板,使得加入到罐体内的七水硫酸镁先落至阻料板上,将搅拌轴转动,通过底刮板的作用,将七水硫酸镁进行充分的搅拌,提高七水硫酸镁的溶解效率;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出液管流至出液管下方的储液罐。
附图说明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包括有外壳体1以及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溶解罐2,溶解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盘管3,溶解罐2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4,排气管4上设置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底部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下端连接有十字型限位杆13,十字型限位杆13位于排气管4的下端,气体顶动密封塞11由排气管4向外排出,在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排气管4远离溶解罐2的一端由外壳体1向外延伸,外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5,进料斗5的底端与溶解罐2内部连通,进料斗5上设置有密封盖6,溶解罐2的内部架设有阻料板7,阻料板7上均布有多个漏液孔,溶解罐2内部设置有搅拌轴8,搅拌轴8的下端设置有与阻料板7抵接的底刮板9,溶解罐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0,出液管10与设置在出液管10下方的储液罐连通。
[0012]进一步改进,储液罐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储液罐连通,第一空腔内滑动设置有T型活动杆16,固定座14的侧部设置有向镀液槽100中加液的加液管17,加液管17与第一空腔连通,T型活动杆16的上端设置有导液筒18,T型活动杆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9,第二空腔19与导液筒18连通,第二空腔19的侧壁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漏液孔,T型活动杆16与固定座1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T型活动杆16的下端抵接有偏心轮21,偏心轮21由电机22驱动。流入储液罐内部的液体,电机22工作,带动偏心轮21转动,带动T型活动杆16上下运动,导液筒18内部的液体通过第二空腔19、漏液孔由加液管17流出,将液体送至镀液槽100。
[0013]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溶解罐,所述溶解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盘管,所述溶解罐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溶解罐的一端由外壳体向外延伸,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与溶解罐内部连通,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溶解罐的内部架设有阻料板,所述阻料板上均布有多个漏液孔,所述溶解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阻料板抵接的底刮板,所述溶解罐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设置在出液管下方的储液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镀液槽中添加七水硫酸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密封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荣史小刚胡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恒瑞昆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