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矫形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71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衣,包括:软质矫形衣本体,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弹性贴合于人体,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包括侧弯部、侧弯对侧部、髋部和牵引部,所述侧弯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靠近人体脊柱侧弯方向的一侧,所述侧弯对侧部设于与侧弯部相对的一侧,所述髋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靠近人体髋关节的位置,所述牵引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的肩颈和/或胸口位置,所述侧弯部、侧弯对侧部和髋部分别通过弹力带与牵引部相连,并将人体脊柱牵引向脊柱侧弯的矫正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软性矫形衣,穿着柔软透气,包容度高,可按照不同围度使用不同码的塑形衣,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可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灵活调节,调节方式简单便捷。方式简单便捷。方式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侧弯矫形衣


[0001]本技术涉及矫形器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衣。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使用的的脊柱侧弯矫正器,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硬性矫形支具,是传统型的矫形器,临床上使用率70%—80%,主要是石膏取型、人工塑形,手工塑膜。专门用来治疗青少年的特发性脊柱侧弯,纠正其侧弯的角度,使脊柱变直,恢复其生理曲度。
[0003]然而它材质硬、笨重、穿着明显、透气性低、伴随身体的发育需要多次塑形后重做,所费的时间精力过多等一系列不便之处,据调查:由于佩戴时间不足,多数佩戴矫形器的脊柱侧弯青少年,复查后预后较差。基于此种现象,旨在研究出穿着隐形、可调节、较为轻便透气舒适的新型塑形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矫形衣材质较硬,穿着不便,无法及时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调节,穿着明显,接受度低,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衣。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衣,包括:软质矫形衣本体,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弹性贴合于人体,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包括侧弯部、侧弯对侧部、髋部和牵引部,所述侧弯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靠近人体脊柱侧弯方向的一侧,所述侧弯对侧部设于与侧弯部相对的一侧,所述髋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靠近人体髋关节的位置,所述牵引部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的肩颈和/或胸口位置,所述侧弯部、侧弯对侧部和髋部分别通过弹力带与牵引部相连,并将人体脊柱牵引向脊柱侧弯的矫正方向。
[0007]本技术提出的脊柱侧弯矫形衣,软质矫形衣本体采用软性弹力材质制成,选用透气性好弹性大的材质,紧密贴合于人体用以固定体态,包容性较好并达到穿着隐形的效果,根据患者的脊柱侧弯情况,将软质矫形衣本体分为侧弯部、侧弯对侧部和髋部,侧弯部与脊柱侧弯方向同侧,侧弯对侧部与脊柱侧弯方向异侧,并将软质矫形衣本体底部靠近髋关节的位置设为髋部,基于三点力学系统,通过弹力带将上述三部连接至设于肩颈和胸口的牵引部,使脊柱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及纵向的拉伸力。
[0008]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脊柱侧弯矫形衣,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部包括设于肩颈位置并与脊柱侧弯方向同侧的第一牵引区、设于肩颈位置并与脊柱侧弯方向异侧的第二牵引区和设于胸口位置的第三牵引区;
[0010]所述侧弯部设有侧弯压力垫,所述侧弯压力垫通过第一弹力带与第二牵引区相
连;所述侧弯对侧部设有侧弯对侧压力垫,所述侧弯对侧压力垫通过第二弹力带与第一牵引区相连;所述髋部设有髋压力垫,所述髋压力垫通过第三弹力带与第三牵引区相连。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弯压力垫、侧弯对侧压力垫和髋压力垫固定于软质矫形衣本体上,为各自对应的弹力带提供着力点,且可根据患者情况,对三个压力垫的位置进行设计,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相互交叉分别连接于第二牵引区和第一牵引区,用以调整脊椎的受力情况,第三弹力带连接于胸前位置的第三牵引区,使患者的脊柱受力均衡。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力带可拆卸连接于第二牵引区,所述第二弹力带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牵引区,所述第三弹力带可拆卸连接于第三牵引区。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各弹力带与其对应牵引区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采用锁扣连接、拉链连接、粘扣连接等方式,方便使用者穿戴和调节。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力带与第二牵引区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二弹力带与第一牵引区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三弹力带与第三牵引区的连接位置可调节。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各弹力带与对应牵引区的连接位置不固定,可根据需要,改变连接位置,调节拉力方向和拉力大小。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牵引区、第二牵引区和第三牵引区中,任一牵引区具有与其对应的弹力带适配的多个安装位置。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牵引区设置多个安装位置,第二弹力带可连接于任一安装位置上,实现连接位置的调节,第二牵引区和第三牵引区同理。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带设有固定锁扣,任一牵引区的任一安装位置设有与固定锁扣匹配的调节锁扣。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各牵引区与其对应的弹力带采用锁扣连接方式,在第一牵引区设有多组调节锁扣,每组调节锁扣均可与弹力带上的固定锁扣匹配连接,牵引区内调节锁扣的数量大于弹力带上固定锁扣的数量。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弯压力垫、侧弯对侧压力垫和髋压力垫中,任一压力垫包括硬质压力垫层,所述硬质压力垫层朝向人体的一面设置理疗层,所述硬质压力垫层背向人体的一面设置保护层。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各压力垫的组成分为三层,包括依次远离人体的理疗层、硬质压力垫层和保护层,理疗层最接近人体,硬质压力垫层其支撑作用,将弹力带连接于硬质压力垫层,保护层在最外侧,用于保护压力垫的内部结构。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理疗层包括磁疗片或理疗贴。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理疗层可采用无需通电的磁疗片或理疗贴,将磁疗和物理矫形综合运用,互相配合对脊柱侧弯进行矫正。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特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采用软性矫形衣穿着,柔软透气,让使用者感受舒适;
[0026]采用弹性材质,包容度高,按照不同围度使用不同码的塑形衣,做到最大限度的贴合;
[0027]弹力带的连接位置可灵活调节,通过调节纽扣或延长弹力带,保证受力的均匀,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可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调节,调节方式简单便捷;
[0028]采用贴身隐形的软性矫形衣,佩戴矫形衣的接受度,增强治疗效果,使体态保持健康状态。
[002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1]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脊柱侧弯矫形衣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脊柱侧弯矫形衣中侧弯压力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脊柱侧弯矫形衣中第一弹力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5]1、软质矫形衣本体;2、第一弹力带;3、第二弹力带;4、第三弹力带;
[0036]11、侧弯部;12、侧弯对侧部;13、髋部;14、牵引部;
[0037]21、固定锁扣;
[0038]111、侧弯压力垫;121、侧弯对侧压力垫;131、髋压力垫;
[0039]141、第一牵引区;142、第二牵引区;143、第三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衣,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矫形衣本体(1),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1)紧密弹性贴合于人体用以固定体态,所述软质矫形衣本体(1)包括侧弯部(11)、侧弯对侧部(12)、髋部(13)和牵引部(14),所述侧弯部(11)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1)靠近人体脊柱侧弯方向的一侧,所述侧弯对侧部(12)设于与侧弯部(11)相对的一侧,所述髋部(13)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1)靠近人体髋关节的位置,所述牵引部(14)设于软质矫形衣本体(1)的肩颈和/或胸口位置,所述侧弯部(11)、侧弯对侧部(12)和髋部(13)分别通过弹力带与牵引部(14)相连,并将人体脊柱牵引向脊柱侧弯的矫正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14)包括设于肩颈位置并与脊柱侧弯方向同侧的第一牵引区(141)、设于肩颈位置并与脊柱侧弯方向异侧的第二牵引区(142)和设于胸口位置的第三牵引区(143);所述侧弯部(11)设有侧弯压力垫(111),所述侧弯压力垫(111)通过第一弹力带(2)与第二牵引区(142)相连;所述侧弯对侧部(12)设有侧弯对侧压力垫(121),所述侧弯对侧压力垫(121)通过第二弹力带(3)与第一牵引区(141)相连;所述髋部(13)设有髋压力垫(131),所述髋压力垫(131)通过第三弹力带(4)与第三牵引区(143)相连。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雯沛张临兵金亚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