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69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力反馈装置包括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力反馈模块以及可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扳机,所述力反馈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具有第一开口的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力反馈组件,所述力反馈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顶杆、固定于所述顶杆的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元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块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抵接于所述扳机的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传动部移动,实现对所述扳机的力反馈。该力反馈装置无需额外的传动结构,及时对扳机提供力反馈,降低了装配难度,丰富了力反馈模式,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力反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人机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人机交互设备的力反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例如各类游戏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外设的不断发展,触觉反馈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手柄等设备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和市场反响。但在某些游戏场景中,光有振感可能无法满足体验要求。这时如果加上力反馈就可以有更好的沉浸感,比如在需要体现后座力或者作用力的场景(如射箭、赛车、火箭等场景),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力反馈模块,来提供力反馈的同时也能满足振动反馈的需求。
[0003]相关技术中的力反馈装置主要通过电机带动蜗杆,齿轮等来实现。具体的,当电机通电时,蜗轮转动后再通过齿轮的转换将力转换为线性的方向力来推动扳机,断电之后,扭簧可以将扳机退回到初始位置。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力反馈装置装配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蜗轮,齿轮等方式将旋转的力转换成线性方向的力。扳机所受到的力为单向,不能实现两个方向的力,此外,通过减速齿轮将电机的力放大的同时扳机转动的速度会降低,影响力反馈的及时性,降低用户体验感。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力反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简单、力反馈性能更优的力反馈装置。
[0006]具体地,本技术提出的方案如下:
[0007]一种力反馈装置,其包括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力反馈模块以及可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可相对于所述力反馈模块移动的扳机,所述力反馈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力反馈组件,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扳机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力反馈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顶杆、固定于所述顶杆的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元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块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抵接于所述扳机的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传动部移动,实现对所述扳机的力反馈。
[0008]优选的,所述力反馈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间隔套设于所述顶杆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朝向所述滑块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永磁体,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为线圈。
[0010]优选的,所述力反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扳机的感测永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感测永磁体对应设置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感测永磁体
的位移。
[0011]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延伸至固定于所述扳机。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套设于所述顶杆。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外侧。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0015]优选的,所述扳机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以使得所述扳机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
[0016]本技术提供的力反馈装置包括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力反馈模块以及可动连接于所述转轴并可相对于所述力反馈模块移动的扳机,所述力反馈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具有第一开口的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力反馈组件,所述力反馈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顶杆、固定于所述顶杆的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元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块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抵接于所述扳机的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传动部移动,实现对所述扳机的力反馈。本技术提供的力反馈装置无需额外的传动结构,通过两个驱动元件相互作用直接为扳机提供力反馈,不仅实现了对扳机的及时力反馈,还在简化了结构的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此外,通过改变驱动电流就可以直接对扳机产生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丰富了该力反馈装置的力反馈模式,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力反馈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力反馈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3为图1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力反馈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22]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力反馈装置100,该力反馈装置100包括转轴1、固定于转轴1的力反馈模块2以及可动连接于转轴1的扳机3;其中,扳机3可以相对于转轴1转动,由于力反馈模块2固定于转轴1,所以扳机3可相对于力反馈模块2移动。
[0023]力反馈模块2包括固定于转轴1且具有收容空间20的壳体21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20内的力反馈组件22。具体的,为了实现力反馈组件22与扳机3的传动连接,壳体21上朝向扳机3的一端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开口211,而力反馈组件22则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21的滑块221、与滑块221连接的顶杆222、固定于顶杆222的第一驱动元件223、固定于壳体21并与第一驱动元件223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元件224以及固定于滑块221并通过第一开口211延伸至抵接于扳机3的传动部225。此外,力反馈组件22还包括设于滑块221与第二驱动元件
224之间的复位弹簧226,该复位弹簧226间隔套设于顶杆222外侧,其一端连接于滑块221朝向第二驱动元件224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驱动元件224朝向滑块221的一侧。其中,第一驱动元件223为永磁体,第二驱动元件224为线圈,第一驱动元件223与第二驱动元件224相互作用以驱动顶杆222带动传动部225移动,以实现对扳机3的力反馈。
[0024]如图4所示,壳体2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12,第一固定部2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13,转轴1通过第一固定孔213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12;此外,扳机3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1上设有第二固定孔32,转轴1穿过第二固定孔32以使得扳机3可相对转轴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1设于两个第一固定部212之间且与第一固定部212间隔设置。
[0025]在本技术提供的力反馈装置100中,还设有固定于扳机3的感测永磁体4以及固定于壳体21的霍尔传感器5,该霍尔传感器5与感测永磁体4对应设置以感测该感测永磁体4的位移。以下对力反馈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反馈装置,其包括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力反馈模块以及可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可相对于所述力反馈模块移动的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反馈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力反馈组件,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扳机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力反馈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顶杆、固定于所述顶杆的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元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块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抵接于所述扳机的传动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传动部移动,实现对所述扳机的力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反馈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间隔套设于所述顶杆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朝向所述滑块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永磁体,所述第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金谢兵蒋亮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开泰声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