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51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支腿、观察窗、入料口、注液口、U形搅拌杆、搅拌杆、排液管、过滤板、电机、固定环、固定杆、转轴、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震动棒,所述搅拌罐底端等距分布设有所述支腿,所述搅拌罐一侧贯穿设有所述观察窗,所述注液口一端贯穿搅拌罐一侧,且靠近搅拌罐顶端设置,所述入料口底端贯穿搅拌罐顶端设置,所述U形搅拌杆两侧杆体上设有多个所述搅拌杆,且多个所述搅拌杆均为等距分布,所述U形搅拌杆在搅拌罐内部靠近罐体底端设置,所述电机一端与所述转轴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转轴远离电机一端活动穿过搅拌罐底端中心处,且与U形搅拌杆底端中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环套设固定在电机机体上。机体上。机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蜂胶搅拌
,特别涉及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蜂胶是一种传统的天然药物,在欧洲的应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蜜蜂科昆虫意大利蜂,工蜂采集的植物树脂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黏性的固体胶状物。多为夏、秋季自蜂箱中收集,除去杂质;由于中华蜜蜂不产蜂胶,我国历史文献中对蜂胶的生产和应用记载不多;蜂胶现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确定了蜂胶的功能与主治为:“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收敛生肌;用于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肤皲裂,烧烫伤”;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蜂胶具有多重药理活性;在原蜂胶中,很多营养物质并不溶于水,而是溶于酒精。
[0003]常见的蜂胶搅拌装置单纯使用搅拌杆进行搅拌分解蜂胶,效率较慢,影响生产进度,同时蜂胶中含有木屑等杂质,会存留在分解搅拌后的蜂胶中,常见的蜂胶搅拌装置不能对其进行过滤,影响后续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
[0005]解决上述所提及的问题是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支腿、观察窗、入料口、注液口、U形搅拌杆、搅拌杆、排液管、过滤板、电机、固定环、固定杆、转轴、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震动棒,所述搅拌罐底端等距分布设有所述支腿,所述搅拌罐一侧贯穿设有所述观察窗,所述注液口一端贯穿搅拌罐一侧,且靠近搅拌罐顶端设置,所述入料口底端贯穿搅拌罐顶端设置,所述U形搅拌杆两侧杆体上设有多个所述搅拌杆,且多个所述搅拌杆均为等距分布,所述U形搅拌杆在搅拌罐内部靠近罐体底端设置,所述电机一端与所述转轴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转轴远离电机一端活动穿过搅拌罐底端中心处,且与U形搅拌杆底端中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环套设固定在电机机体上,所述固定环与搅拌罐底端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连接固定,所述超声波震动棒一端由搅拌罐顶端活动伸入其内部设置,且靠近U形搅拌杆内侧底端设置,所述声波发生器一侧贴合设置在搅拌罐一侧,所述排液管一端贯穿搅拌罐一侧设置,且靠近罐体底端设置,所述排液管管体内部设有所述过滤板。
[0007]作为改进,所述观察窗材质为透明钢化玻璃,且与搅拌罐之间处于密封设置。
[0008]作为改进,所述超声波震动棒与搅拌罐顶端通过螺栓固定。
[0009]作为改进,所述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震动棒之间通过设配的连接线连接。
[0010]作为改进,所述排液管管体靠近搅拌罐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排液管管体为可分离设计,且通过螺栓固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
[0013]在搅拌装置上设有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震动棒,通过超声波对搅拌罐内部的蜂胶进行超声波破碎,配合U形搅拌杆和搅拌杆使用,大大提高了破碎搅拌分解速度;
[0014]搅拌罐一侧贯穿设有观察窗,便于观察搅拌罐内部破碎搅拌情况;
[0015]排液管内部设有过滤板,可对破碎搅拌后流出蜂胶进行杂质过滤;
[0016]排液管为可分离设计,便于清洁和更换过滤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9]1、搅拌罐;2、支腿;3、观察窗;4、入料口;5、注液口;6、U形搅拌杆;7、搅拌杆;8、排液管;9、过滤板;10、电机;11、固定环;12、固定杆;13、转轴;14、声波发生器;15、超声波震动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1]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支腿2、观察窗3、入料口4、注液口5、U形搅拌杆6、搅拌杆7、排液管8、过滤板9、电机10、固定环11、固定杆12、转轴13、声波发生器14和超声波震动棒15,搅拌罐1底端等距分布设有支腿2,搅拌罐1一侧贯穿设有观察窗3,观察窗3材质为透明钢化玻璃,且与搅拌罐1之间处于密封设置,便于观察搅拌罐1内部破碎搅拌情况,注液口5一端贯穿搅拌罐1一侧,且靠近搅拌罐1顶端设置,入料口4底端贯穿搅拌罐1顶端设置,U形搅拌杆6两侧杆体上设有多个搅拌杆7,且多个搅拌杆7均为等距分布,提高搅拌效率,U形搅拌杆6在搅拌罐1内部靠近罐体底端设置,电机10一端与转轴13一端连接固定,转轴13远离电机10一端活动穿过搅拌罐1底端中心处,且与U形搅拌杆6底端中心位置连接固定,固定环11套设固定在电机10机体上,固定环11与搅拌罐1底端通过多个固定杆12连接固定,超声波震动棒15一端由搅拌罐1顶端活动伸入其内部设置,且靠近U形搅拌杆6内侧底端设置,超声波震动棒15与搅拌罐1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便于清洁维护超声波震动棒15,声波发生器14一侧贴合设置在搅拌罐1一侧,声波发生器14和超声波震动棒15之间通过设配的连接线连接,在搅拌装置上设有声波发生器14和超声波震动棒15,通过超声波对搅拌罐1内部的蜂胶进行超声波破碎,配合U形搅拌杆6和搅拌杆7使用,大大提高了破碎搅拌分解速度,排液管8一端贯穿搅拌罐1一侧设置,且靠近罐体底端设置,排液管8管体靠近搅拌罐1一端设有挡板,排液管8管体为可分离设计,且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螺栓便于对排液管8管体进行固定和分解,排液管8为可分离设计,便于清洁和更换过滤板9,排液管8管体内部设有过滤板9,可对破碎搅拌后流出蜂胶进行杂质过滤。
[0024]该技术使用时,将蜂胶由入料口4放入搅拌罐1内部,同时由注液口5向搅拌罐1内部加注适量的食用酒精,使食用酒精对蜂胶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有助于后续对其进行破碎搅拌,通过观察窗3观察搅拌罐1内部食用酒精含量,和蜂胶被浸泡情况,启动声波发生器14,控制超声波震动棒15对搅拌罐1内部的蜂胶就进行破碎分解,同时启动电机10运行,在其转动时带动U形搅拌杆6与搅拌杆7对蜂胶和食用酒精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观察窗3观察搅拌情况,待搅拌混合结束后,打开排液管8管体上的挡板,使蜂胶混合液由排液管8流出搅拌罐1内,在穿过过滤板9时,其内部包含的杂质会被过滤下来,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使用后,拧下排液管8上的螺栓,将排液管8分离后,取出过滤板9对其表面进行清理。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超声波蜂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支腿(2)、观察窗(3)、入料口(4)、注液口(5)、U形搅拌杆(6)、搅拌杆(7)、排液管(8)、过滤板(9)、电机(10)、固定环(11)、固定杆(12)、转轴(13)、声波发生器(14)和超声波震动棒(15),所述搅拌罐(1)底端等距分布设有所述支腿(2),所述搅拌罐(1)一侧贯穿设有所述观察窗(3),所述注液口(5)一端贯穿搅拌罐(1)一侧,且靠近搅拌罐(1)顶端设置,所述入料口(4)底端贯穿搅拌罐(1)顶端设置,所述U形搅拌杆(6)两侧杆体上设有多个所述搅拌杆(7),且多个所述搅拌杆(7)均为等距分布,所述U形搅拌杆(6)在搅拌罐(1)内部靠近罐体底端设置,所述电机(10)一端与所述转轴(13)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转轴(13)远离电机(10)一端活动穿过搅拌罐(1)底端中心处,且与U形搅拌杆(6)底端中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环(11)套设固定在电机(10)机体上,所述固定环(11)与搅拌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鉴翔周建萍颜子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思健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