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31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属于电机引出线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包括与电机壳体相固连的端盖、至少一个密封圈和至少一个压紧螺母,端盖中具有至少一个供引出线穿过的过线孔,密封圈、压紧螺母和过线孔一一对应设置,过线孔的内侧壁沿过线孔的径向朝外延伸形成台阶孔,引出线穿过密封圈和压紧螺母,密封圈和压紧螺母均位于台阶孔中,锁紧压紧螺母能将密封圈压紧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本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果好的优点。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引出线
,涉及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处于户外或者潮湿环境下工作,为了避免水从电机引出线与出线孔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机内部,通常会采用密封结构对引出线与出线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电机出现绝缘不良、烧毁的问题。
[0003]现有的电机引出线与出线孔的密封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出线密封结构[申请号:201521126562.7;授权公告号:CN205265429U],包括安装在电机的机壳上的橡胶圈,橡胶圈内设有供引出线穿出的圆形过线孔,橡胶圈上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橡胶圈上方设有压盖,橡胶圈内的圆形过线孔向上延伸至压盖上方。
[0004]该种结构的密封结构,密封圈位于橡胶圈的内侧,通过压盖与橡胶圈相固连时压住密封圈,使密封圈产生形变,形成密封。但是该种结构的密封结构,压盖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小,密封圈变形受压盖与橡胶圈固连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压盖与橡胶圈固连不到位的情况,压盖就不能很好的压住密封圈,密封圈变形小甚至不变形,密封效果差。同时压盖的体积较大,占据较大的外部空间,安装时需要更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密封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包括与电机壳体相固连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圈和至少一个压紧螺母,所述端盖中具有至少一个供引出线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密封圈、压紧螺母和过线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线孔的内侧壁沿过线孔的径向朝外延伸形成台阶孔,所述引出线穿过密封圈和压紧螺母,所述密封圈和压紧螺母均位于台阶孔中,锁紧所述压紧螺母能将密封圈压紧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
[0007]本密封结构的密封圈和压紧螺母位于同一个过线孔中,使密封圈和压紧螺母的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空间利用,锁紧压紧螺母时,在压紧螺母的作用下密封圈径向产生形变,密封圈的内周面与引出线紧密贴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台阶孔的周向槽壁紧密贴合,封堵引出线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防止结合处渗漏,隔绝水分和潮湿空气,提高密封效果,避免电机出现绝缘下降和电机烧坏的现象,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密封圈径向变形,使密封圈与引出线具有很好的径向锁紧作用,可以使引出线不会因外力拉拽发生窜动。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圈呈圆柱环状,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台阶孔的周向槽壁紧贴合。提高密封圈与端盖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圈两端的端面均为呈环形的平面。提高密封圈与端盖和压紧螺母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压紧螺母与台阶孔的周向槽壁螺纹固连,所述压紧螺母远离密封圈的外端面上具有若干个用于与扳手相配合的沉孔。使压紧螺母转动方便,使压紧螺母可以嵌入到台阶孔中,不占据外部空间。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台阶孔呈环形,所述台阶孔的中心轴线与过线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叠。布置合理,可以更好的封堵引出线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防止结合处渗漏,隔绝水分和潮湿空气,提高密封效果。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台阶孔周向槽壁的内径。该种结构,使密封圈可以更好的装入到台阶孔中,安装方便。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过线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端盖的横截面呈圆形,三个所述过线孔沿着端盖的边沿等间距设置。
[0014]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圈由硅橡胶材料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密封结构的密封圈和压紧螺母位于同一个过线孔中,使密封圈和压紧螺母的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空间利用。
[0017]2、本密封结构在压紧螺母的作用下密封圈径向产生形变,封堵引出线与过线孔之间的缝隙,防止结合处渗漏,隔绝水分和潮湿空气,提高密封效果,避免电机出现绝缘下降和电机烧坏的现象,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8]3、本密封结构在压紧螺母的作用下密封圈径向产生形变,使密封圈与引出线具有很好的径向锁紧作用,可以使引出线不会因外力拉拽发生窜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电机引出线和端盖密封后的状态图。
[0020]图2是本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1]图3是本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2]图中,1、端盖;2、密封圈;3、压紧螺母;31、沉孔;4、引出线;5、过线孔;51、台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电机包括壳体和引出线4,如图1、图2所示,本电机引出线4密封结构包括端盖1、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
[0025]端盖1中具有供引出线4穿过的过线孔5,密封圈2、压紧螺母3和过线孔5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压紧螺母3和过线孔5的数量均为三个,端盖1的横截面呈圆形,三个过线孔5沿着端盖1的边沿等间距设置,在实际生产中,密封圈2、压紧螺母3和过线孔5的数量均可以为二个或者四个。
[0026]如图3所示,过线孔5的内侧壁沿过线孔5的径向朝外延伸形成台阶孔51,台阶孔51呈环形,台阶孔51的中心轴线与过线孔5的中心轴线相重叠。密封圈2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圈2呈圆柱环状,密封圈2两端的端面均为呈环形的平面,引出线4穿过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均位于台阶孔51中,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的外径略小于台阶孔51
周向槽壁的内径,压紧螺母3远离密封圈2的外端面上具有四个用于与扳手相配合的沉孔31,在实际生产中,密封圈2的外径略等于台阶孔51周向槽壁的内径,压紧螺母3远离密封圈2的外端面上具有三个或者六个用于与扳手相配合的沉孔31。压紧螺母3与台阶孔51的周向槽壁螺纹固连,锁紧压紧螺母3能将密封圈2压紧在台阶孔51的台阶面上,密封圈2的外周面与台阶孔51的周向槽壁紧贴合。
[0027]安装时,将引出线4穿过对应的过线孔5,然后再依次穿过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再将密封圈2压入到台阶孔51中,通过扳手转动压紧螺母3,使压紧螺母3旋转进入到台阶孔51中并压紧密封圈2。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包括与电机壳体相固连的端盖(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圈(2)和至少一个压紧螺母(3),所述端盖(1)中具有至少一个供引出线(4)穿过的过线孔(5),所述密封圈(2)、压紧螺母(3)和过线孔(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线孔(5)的内侧壁沿过线孔(5)的径向朝外延伸形成台阶孔(51),所述引出线(4)穿过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所述密封圈(2)和压紧螺母(3)均位于台阶孔(51)中,锁紧所述压紧螺母(3)能将密封圈(2)压紧在台阶孔(51)的台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呈圆柱环状,所述密封圈(2)的外周面与台阶孔(51)的周向槽壁紧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引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两端的端面均为呈环形的平面。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肃中钟治平朱兵斌唐立春潘斌斌金礼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