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108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属于引流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机构,按材料流转方向还依次包括供料装置、搅拌装置、提升装置、烘干装置、筛分装置、冷却装置和包装装置;供料装置包括材料仓、输送皮带、复核料仓、碳素仓和水仓,材料仓底部设置有第一定量给料机构;提升装置按材料提升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提升机、中转料仓和第二提升机,中转料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量给料机构;烘干装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搅拌装置、冷却装置和包装装置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引流砂的自动供料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又减少了作业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时也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时也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引流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炼钢用引流砂是一种必需的耐火材料,加入钢包上水口内,在连铸钢包开浇过程中能够自动开浇,使生产过程连续且保证全程保护浇铸。引流砂生成时涉及到配料、配水配碳、搅拌、烘干。冷却、包装等工序步骤,现有的引流砂在生产时,虽然采用了部分自动化设备,但整体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仍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增加了人力成本且人为因素对产品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0003]如专利文献CN208467254U提出一种引流砂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搅拌缸、球磨机、提升机、烘干装置、除尘装置,所述搅拌缸、球磨机及提升机的一小部分置于地面以下且用钢板封闭,所述搅拌缸、球磨机、烘干装置通过风管连接着除尘装置。该生成系统的搅拌缸、球磨机及提升机的部分设于地下,上料时将料在平地上直接铲送到搅拌缸内,因此,该生成系统在使用时仍需要人工配料和供料,自动化程度不高。
[0004]所以,就需要一种用于引流砂的自动化生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控制机构,按材料流转方向还依次包括供料装置、搅拌装置、提升装置、烘干装置、筛分装置、冷却装置和包装装置;
[0008]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材料仓、输送皮带、复核料仓、碳素仓和水仓,所述复核料仓、所述碳素仓和所述水仓均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所述复核料仓、所述碳素仓和所述水仓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材料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一定量给料机构,所述第一定量给料机构用于定量输送材料,输送的材料通过所述输送皮带传输至所述复核料仓;
[0009]所述提升装置按材料提升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提升机、中转料仓和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和所述第二提升机的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中转料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二定量给料机构;
[0010]所述烘干装置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0011]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包装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量给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定量给料机构均包括计量斗和计量皮带,所述计量斗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称重传感器,所述计量皮带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复核料仓、所述碳素仓和所述水仓的卸料阀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
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烘干塔。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数字量模块和模拟量模块。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型号为S7

200 PLC。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型号为CPU224。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字量模块型号为EM223。
[0019]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量模块型号为EM231或EM235。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的材料仓内存储有制备好的砂质材料,生产系统按照配方配比自动下料,自动供料到搅拌装置内,自动定时定量的加水加碳;当材料完成搅拌混合后,自动提升至烘干装置内完成烘干,随后经筛选、冷却后输送至包装装置完成自动包装。本技术能够实现引流砂的自动供料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又减少了作业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0022]本技术第一定量给料机构和第二定量给料机构能够定量供料,且供料速度可控,能够实现平稳供料。本技术设置的复核料仓能够暂存砂质材料,当前批次材料在搅拌时,复核料仓内可自动存入下一批次生产所需材料,当前批次材料搅拌完成后,可快速卸料到中转料仓内暂存等待烘干,卸料完成后砂质材料即可快速输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因此,本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批次引流砂的连续生产,且不同批次之间间隔时间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图1: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5]图2:本技术控制机构的配置示意图;
[0026]图3:本技术控制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0027]图4:本技术控制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之二;
[0028]其中:1

供料装置,11

材料仓,12

第一定量给料机构,121

计量斗,122

计量皮带,13

输送皮带,14

复核料仓,15

碳素仓,16

水仓,2

搅拌装置,3

提升装置,31

第一提升机,32

中转料仓,33

第二定量给料机构,34

第二提升机,4

烘干装置,5

筛分装置,6

冷却装置,7

包装装置,8

控制机构,9

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30]实施例1:
[0031]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定量供料的供料装置1、用于将材料混合以制备引流砂的搅拌装置2、用于将半成品引流砂提升以准
备烘干的提升装置3、用于烘干半成品引流砂的烘干装置4、用于筛分成品引流砂的筛分装置5、用于冷却成品引流砂的冷却装置6、用于包装成品引流砂的包装装置7、以及用于控制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的控制机构8。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材料的流转方向。供料装置1、搅拌装置2、提升装置3、烘干装置4、冷却装置6、包装装置7均与控制机构8电性连接。
[0032]供料装置1包括材料仓11、第一定量给料机构12、输送皮带13、复核料仓14、碳素仓15和水仓16。材料仓11设置有多组,用于存储引流砂生产所需的石英砂、钾长石等砂质材料,这些砂质材料已经过破碎筛选且粒度符合要求;碳素仓15内存储有鳞片石墨、炭黑等碳素材料的调节剂,水仓16内存储有净水,碳素仓15和水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按材料流转方向还依次包括供料装置、搅拌装置、提升装置、烘干装置、筛分装置、冷却装置和包装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材料仓、输送皮带、复核料仓、碳素仓和水仓,所述复核料仓、所述碳素仓和所述水仓均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所述复核料仓、所述碳素仓和所述水仓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材料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一定量给料机构,所述第一定量给料机构用于定量输送材料,输送的材料通过所述输送皮带传输至所述复核料仓;所述提升装置按材料提升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提升机、中转料仓和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和所述第二提升机的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中转料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二定量给料机构;所述烘干装置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包装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砂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给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杰江山杨鹏飞李明川李志磊罗志刚王勇源王晨阳孙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