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100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3
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通过熔炼铅原料铸造成维氏硬度在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ZL98205902.7号技术专利,名称为“渔网沉绳的铅珠串索制作机”中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热器对熔铅罐中的铅料熔化,并将铅熔液压入环形筒状模腔,使持续压入的铅熔液形成近固化的中空圆柱状铅条,在尼龙股绳拧制的穿索穿入铅条中空穿孔,并经过压成型辊初压冷却、风冷降温和冷却水冷却形成穿孔中穿置有穿索的铅条,再通过双坡口切口刀滚切成铅珠均匀穿持固定于穿索上的,适合于渔网沉绳中的铅珠索串。
[0003]但是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中存在以下数项弊端:

在铅熔液形成近固化的中空圆柱状铅条的过程中,由于铅条尚未完全固化,尼龙股绳在穿入中空管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尼龙股绳部分外露于铅条外的问题,这会造成铅珠串索的品相下降,如果出现较大段尼龙股绳于铅条外情况时,双坡口切口刀切断铅条时,会直接对外露的尼龙股绳直接裁切,而造成尼龙股绳被一同切断;

虽然该设备的熔铅罐中逸出的高温铅蒸气,采用了除尘器吸入富集的方式进行收集,但作为重金属,除尘器对铅蒸气的富集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逸散在工场的高温铅蒸气仍然会暴露在对工场内操作工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造成毒害,并且铅蒸气重新冷却形成的细微铅尘埃散布在工场环境的设备上,也为操作工带来难以控制的健康隐患;即便操作工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熔铅罐带来的高温环境以及富集后铅蒸气、散布于工场的铅尘埃的后处理,同样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尼龙材料的熔点在220

260℃,而铅的熔点温度在327℃,在铅熔液压入环形筒状模腔形成近固化的中空圆柱状铅条时,其温度会破坏部分外周的尼龙股绳而使其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双坡口切口刀切断铅条时,尼龙股绳被一同切断的概率较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弊端,申请人在2017年申请了ZL201710246297.3号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铅链复合成型装置”,该设备利用切割轮组、具有复合道、复合轮的复合轮组、挤压成型轮组,该设备利用铅条质软的特性,通过切割轮组对铅条进行开槽,纱线经由纱线导入端、第一导向轮进入复合道中,使纱线经铅条槽与铅条进行复合,形成复合铅条;复合铅条经挤压成型机组形成铅链。该设备仅需要采用纱线

铅条复合,即可完成铅链的加工,无需使用现有技术“渔网沉绳的铅珠串索制作机”提供的尼龙股绳

中空圆柱状铅条穿设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第

项弊端;此前申请人采用ZL201720403071.5号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铅条拉丝机”作为加工设备对质地较软的原生铅铅辊,以表面连续往复螺旋刨削的方式制作铅条。但也同样也受制于原生铅较软的性质,其在刨削过程中铅条的断裂长度随机性极强,其容易随机性地产生长度约5

80cm不等的、不足以复合成型加工的中长度断裂铅条,故实践中不得不采取将铅条外置于工位自然成卷的方式放置,再由人工筛选出较长的铅条送至“铅链复合成型装置”制作铅链;
此外,简单地将较长的、由原生铅制作的质软铅条直接送至铅链复合成型装置制作铅链的方式,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受制于为便于开槽而采用的质地较软的原生铅,将铅条以不限制长度直接送至在切割轮组开槽时,长度过长的铅条会在切割轮组持续开槽时,铅条在切割轮组前端会形成凸起样的铅堆积,而导致铅条在传输过程出现速度下降,乃至于在切割轮组处卡死,但此时复合轮组、挤压成型轮组是维持继续对复合铅条加工的;而当铅条的开槽速度与复合铅条被挤压成型的速度之间差异较大时,容易导致纱线上的各个铅块节段之间间距偏差较大;而当铅条在切割轮组处卡死时,会直接导致未复合的质软铅条被直接拉断,导致设备操作过程中断。
[0005]基于上述技术缺陷,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通过采用第三套设备ZL201720499760.0,名称为“一种铅条切片装置”进行配合,对铅条进行定长切断,通过调节电机至较低转速,并提高牵引轮的转速,使铅条拉丝机制作的自然成卷的铅条能够被切割形成数米长度的适于加工的铅条,通过操作工次第将适中长度的铅条送至铅链复合成型装置,避免了长铅条在切割轮组过度堆积而造成铅链复合成型装置运行不畅。
[0006]申请人当前的生产方法兼顾了各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但该方法在仍需要通过至少配备一名操作工对铅丝拉条机制作的铅丝进行筛选,并且每台铅链复合成型装置还需配备一名操作工完成适中长度的铅条的次第送料。本方法其一需要投入一定人力,虽然过程中无需采取铅熔炼的方式,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第



项弊端,尤其是解决了铅熔炼时铅蒸气和铅尘埃对工场环境带来的范围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但是在易带来健康隐患的铅加工工序中过多地投入人力,终究会对一线操作的员工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现有生产方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人通过改良现有的生产方案,以求尽可能减少铅链生产中一线操作工铅原料接触的环节,避免与重金属铅频繁接触带来健康隐患,新生产方案能以稳定、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且产量效率较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铅辊加工:熔炼铅原料铸造成铅辊,所述铅辊的维氏硬度在4.5

5.0HV;(2)铅丝加工:通过铅丝生产设备对铅辊表面连续往复螺旋刨削出横截面呈似圆形的铅丝,所述铅丝的抗拉强度为10

15MPa,断后伸长率为20%

30%;(3)铅丝纱线复合:将所述铅丝送至铅链复合成型装置,所述铅丝经切割轮组以连续滚切开槽制成开槽铅丝,所述开槽铅丝、纱线同步传输,复合轮组将纱线压入至所述开槽铅丝的线槽内形成复合铅丝;(4)铅链加工:将所述复合铅丝传输至挤压成型轮组,所述的挤压成型轮组为至少一对上齿部之间以及下齿部之间均不闭合,上齿部和下齿部之间形成缺口并围合呈环形齿道的一对齿轮,复合铅丝内的所述纱线经上齿部、下齿部之间的环形齿道传输,环形齿道、上齿部、下齿部对复合铅丝进行对向压切,挤压封闭所述复合铅丝的开口并分切所述复合铅丝制成铅链。
[0009]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铅条/铅丝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其
直径粗细差异上的不同理解所作出的主观认定,不作为内容上的差异限制。
[0010]采用上述的维氏硬度4.5

5.0HV的铅辊,不仅在铅丝生产设备进行对铅辊表面连续往复螺旋刨削出铅丝时,能够稳定地维持铅丝的持续刨削过程而不出现中长度断裂,且其横截面能保持较好的似圆形的形态,铅丝适合于非定向地送至切割轮组中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同时在挤压成型轮组的环形齿道、上齿部、下齿部对复合铅丝进行对向压切后,能够更为顺畅地形成相互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扣状铅珠结构,并且各扣状铅珠之间的交界处形成的链条毛刺较少;在维氏硬度在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铅辊加工:熔炼铅原料铸造成铅辊,所述铅辊的维氏硬度在4.5

5.0HV;铅丝加工:通过铅丝生产设备对铅辊表面连续往复螺旋刨削出横截面呈似圆形的铅丝,所述铅丝的抗拉强度为10

15MPa,断后伸长率为20%

30%;铅丝纱线复合:将所述铅丝送至铅链复合成型装置,所述铅丝经切割轮组以连续滚切开槽制成开槽铅丝,所述开槽铅丝、纱线同步传输,复合轮组将纱线压入至所述开槽铅丝的线槽内形成复合铅丝;铅链加工:将所述复合铅丝传输至挤压成型轮组,所述的挤压成型轮组为至少一对上齿部之间以及下齿部之间均不闭合,上齿部和下齿部之间形成缺口并围合呈环形齿道的一对齿轮,复合铅丝内的所述纱线经上齿部、下齿部之间的环形齿道传输,环形齿道、上齿部、下齿部对复合铅丝进行对向压切,挤压封闭所述复合铅丝的开口并分切所述复合铅丝制成铅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铅原料为含铅元素98.5%

99.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的截面最宽部为4.5

6mm,铅丝横截面最窄部与最宽部差异不大于1.5mm;所述的上齿部、下齿部的齿面宽度为2.5

3mm,环形齿道的宽度、高度或直径为1

2mm,齿尖端间距为0.5

1.5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链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铅丝生产设备为铅条拉丝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义郑永忠田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