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923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2
本申请涉及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其包括动模以及定模,还包括安装板;四个下料组件,周向分布在动模靠近定模的一侧,下料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限位槽以及通槽,限位槽和通槽均开设于动模上;顶板、顶杆以及固定筒,其中顶板设置在限位槽内侧,顶杆滑动设置在通槽以及固定筒内侧,其一端固定在顶板一侧,固定筒固定在安装板上;复位部,用于顶板滑出限位槽外侧后进行回位;本方案利用顶杆在固定筒内进行滑动,顶杆抵触到固定筒内部的底部时,动模继续移动,顶杆停止滑动,顶板将模型顶下,直接在动模移动的过程中,就取出了模型,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压铸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模具的种类也是各式各样,塑料模具就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压铸工艺进行加工时,将动模和定模进行合并,将熔融状态的物料高压注塑到腔内。
[0003]相关技术中,塑料模具在加工完成后,待模型冷却后要将模具先打开,再将模型从模具上取下,取下一般是采用顶出机构将模型顶出模具,操作较为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包括动模以及定模,还包括
[0007]安装板;
[0008]四个下料组件,周向分布在动模靠近定模的一侧,下料组件包括
[0009]相互连通的限位槽以及通槽,限位槽和通槽均开设于动模上;
[0010]顶板、顶杆以及固定筒,其中顶板设置在限位槽内侧,顶杆滑动设置在通槽以及固定筒内侧,其一端固定在顶板一侧,固定筒固定在安装板上;
[0011]复位部,用于顶板滑出限位槽外侧后进行回位。
[0012]优选的,限位槽的直径大于通槽的直径,使顶板不滑入到通槽内,且顶板的外壁与限位槽的内壁之间相贴合,顶板的一侧面与动模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
[0013]优选的,动模与定模合并,动模移动的距离小于固定筒的长度,且动模与定模分离,动模回退的距离大于固定筒的长度。
[0014]优选的,复位部包括弹性件以及复位板,复位板固定在通槽内侧,复位板的一侧与顶板的一侧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复位板中部有一孔洞,顶杆外侧与孔洞内侧之间间隙配合。
[0015]优选的,弹性件为弹簧,且弹簧的直径小于通槽的直径,大于复位板孔洞的直径。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7]1、当模型加工完成后,动模进行移动,顶杆在固定筒内进行滑动,顶杆抵触到固定筒内部的底部时,动模继续移动,顶杆停止滑动,顶板将模型顶下,直接在动模移动的过程中,就取出了模型,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2、设置弹性件和复位板,在动模移动和定模合并的过程中,顶出脱离固定筒的内侧底部,随着动模移动的距离,弹性件通过弹力作用,将顶板复位到限位槽内,方便动模和
定模的合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的正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的图1的A区放大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的图2的B区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动模;3、定模;4、下料组件;41、顶板;42、复位部;421、弹性件;422、复位板;43、限位槽;44、通槽;45、固定筒;46、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参照图1

4,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包括动模2以及定模3,还包括
[0026]安装板1;
[0027]四个下料组件4,周向分布在动模2靠近定模3的一侧,下料组件4包括
[0028]相互连通的限位槽43以及通槽44,限位槽43和通槽44均开设于动模2上;
[0029]顶板41、顶杆46以及固定筒45,其中顶板41设置在限位槽43内侧,顶杆46滑动设置在通槽44以及固定筒45内侧,其一端固定在顶板41一侧,固定筒45固定在安装板1上;
[0030]复位部42,用于顶板41滑出限位槽43外侧后进行回位。
[0031]模型加工后,动模2移动和定模3分离,动模2移动,顶杆46在固定筒45内进行滑动,当顶杆46抵到固定筒45的内侧底部时,顶杆46停止滑动,动模2继续移动,将顶板41脱离出限位槽43内,将模型顶下,在动模2移动的过程中就可将模型顶下,节省了取模型的步骤,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2]为了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限位槽43的直径大于通槽44的直径,使顶板41不滑入到通槽44内,且顶板41的外壁与限位槽43的内壁之间相贴合,顶板41的一侧面与动模2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防止动模2合并的一面不平整,影响熔融物料的注塑,方便对模型进行顶出。
[0033]动模2与定模3合并,动模2移动的距离小于固定筒45的长度,防止顶杆46受到固定筒45的限制,影响动模2的移动,且动模2与定模3分离,动模2回退的距离大于固定筒45的长度,如果动模2回退的距离小于固定筒45的长度,那么顶杆46不会抵触到固定筒45底部停止滑动,会跟随动模2一同进行移动,不方便顶板41对模型进行顶出,从而动模2回退的距离大于固定筒45的长度。
[003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复位部42包括弹性件421以及复位板422,复位板422固定在通槽44内侧,复位板422的一侧与顶板41的一侧之间通过弹性件421弹性连接,复位板422中部有一孔洞,顶杆46外侧与孔洞内侧之间间隙配合。
[0035]弹性件421为弹簧,且弹簧的直径小于通槽44的直径,大于复位板422孔洞的直径
[0036]在动模2与定模3分离,并通过顶板41将模型顶出的时候,弹簧会发生相应的伸展,在动模2与定模3合并的时候,随着动模2移动的距离,弹簧逐渐收缩,顶杆46发生相对应的滑动,不再抵触固定筒45的内侧底部,在动模2和定模3合并之前,弹簧将顶板41弹力固定在
限位槽43内侧,使其与动模2的一侧面保持水平,同时,也避免在将顶板41顶出后,顶板41需手动进行复位,提高操作的简便性。
[0037]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包括动模(2)以及定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四个下料组件(4),周向分布在动模(2)靠近定模(3)的一侧,所述下料组件(4)包括相互连通的限位槽(43)以及通槽(44),所述限位槽(43)和通槽(44)均开设于动模(2)上;顶板(41)、顶杆(46)以及固定筒(45),其中顶板(41)设置在限位槽(43)内侧,顶杆(46)滑动设置在通槽(44)以及固定筒(45)内侧,其一端固定在顶板(41)一侧,固定筒(45)固定在安装板(1)上;复位部(42),用于顶板(41)滑出限位槽(43)外侧后进行回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3)的直径大于通槽(44)的直径,使顶板(41)不滑入到通槽(44)内,且顶板(41)的外壁与限位槽(43)的内壁之间相贴合,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怀奎戎绪强朱金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吉德利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