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模块及具有其的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35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模块及具有其的净水机,其中热交换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至少一个高温换热板,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导流结构和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连通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道中;至少一个低温换热板,高温换热板和低温换热板堆叠设置在壳体中,低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连通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在高温换热板或低温换热板为多个的情况下,高温换热板和低温换热板交替堆叠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机制取凉白开的时间长,不能及时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问题。用户用水需求的问题。用户用水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模块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0001]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模块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热取得高温水,但是温度过高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将高温水的温度下降到合适温度饮用。如果等水自然降温耗时较多,尤其是在临时出现饮水需求时,将环境温度下或者低于环境温度的水烧至沸腾,再将开水放凉成“凉白开”的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法满足用户迫切的用水需求。
[0003]目前市面上的净水机可以通过加热原水再对热水降温的方式制取凉白开,然而当前的台式净饮机,从将常温水加热至沸腾温度,然后到将沸腾温度降低至需求温度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较长,最终导致无法及时的给用户提供需求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水机制取凉白开的时间长,不能及时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模块及具有其的净水机。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交换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至少一个高温换热板,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导流结构和第一流道,第三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流道连通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道中;至少一个低温换热板,高温换热板和低温换热板堆叠设置在壳体中,低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流道,第四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四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流道连通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在高温换热板或低温换热板为多个的情况下,高温换热板和低温换热板交替堆叠设置。
[0005]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第一过流孔、第二过流孔以及第一流道相互隔绝,第一过流孔与相邻的低温换热板上的第四进水口或者壳体上的第二进水口相对应,第二过流孔与相邻的低温换热板上的第四出水口或者壳体上的第二出水口相对应。
[0006]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热交换模块还包括第一密封圈,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装配槽中。
[0007]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避让孔,两个第一避让孔分别与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相对应。
[0008]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低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三过流孔和第四过流孔,第三过流孔、第四过流孔以及第二流道相互隔绝,第三过流孔与相邻的高温换热板上的第三进水口或者壳体上的第一进水口相对应,第四过流孔与相邻的高温换热板上的第三出水口或者壳体上的第一出水口相对应。
[0009]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热交换模块还包括第二密封圈,低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二装配槽,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装配槽中。
[0010]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避让孔,两个第二避让孔分别与第三过流孔和第四过流孔相对应。
[0011]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导流条和多个第二导流条,多个第一导流条和多个第二导流条相互平行且交替地设置,多个第一导流条与高温换热板的一侧相连,多个第二导流条与高温换热板的另一侧相连。
[0012]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对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对地设置在壳体上。
[001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具备上述全部或部分技术特征的热交换模块。
[0014]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采用了上述热交换模块之后,高温换热板和低温换热板堆叠设置在壳体中,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密封且相互隔离。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均有水流过的情况下,由于第二流道中未设置多余结构,温度相对较低的低温水能够在第二流道中快速顺畅地通过,不断地吸收热量;而温度相对较高的高温水在导流结构的引导作用下与组成第一流道的高温换热板以及低温换热板充分接触换热,将热量释放,从而实现降温。第二流道结构简单、过流面积大,低温水通过阻力小,能够快速顺畅地通过并带走第一流道中高温水的热量,提高了第一流道中高温水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了凉白开的制取速度,有利于满足用户用水需求。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其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热交换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热交换模块的高温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的热交换模块的低温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1的热交换模块的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图4的热交换模块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图5的热交换模块的X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示出了图4的热交换模块的B

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5]图8示出了图7的热交换模块的Y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上述附图中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壳体;11、第一进水口;12、第二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8、上壳体;19、下壳体;20、高温换热板;21、第三进水口;22、第三出水口;23、导流结构;231、第一导流条;232、第二导流条;24、第一流道;27、第一过流孔;28、第二过流孔;29、第一装配槽;
30、低温换热板;31、第四进水口;32、第四出水口;34、第二流道;37、第三过流孔;38、第四过流孔;39、第二装配槽;40、第一密封圈;41、第一避让孔;50、第二密封圈;51、第二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至少一个高温换热板,所述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导流结构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至少一个低温换热板,所述高温换热板和所述低温换热板堆叠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低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流道,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四进水口和所述第四出水口;在所述高温换热板或所述低温换热板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高温换热板和所述低温换热板交替堆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所述第一过流孔、所述第二过流孔以及所述第一流道相互隔绝,所述第一过流孔与相邻的低温换热板上的第四进水口或者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进水口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流孔与相邻的低温换热板上的第四出水口或者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出水口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块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高温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圆杰张涛曾敏炽何海张兴致周栋范婷王佳贝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