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43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若干个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有薄板和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所述薄板I一侧安装有W波纹形钢板I,所述W波纹形钢板I的另一侧安装有薄板II,所述薄板II另一侧安装有与W波纹形钢板I呈90度方向放置的W波纹形钢板II,所述W波纹形钢板II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薄板I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薄板上单侧开隔膜通孔,开孔过程中不会发生翻边现象,可以提供更畅通的气流通道,且这种开孔方式风阻小,加工方便,实用性强,因此所组合而成的多级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具有更低的风阻,更高的换热效率。更高的换热效率。更高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节能型空空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区域气候差异很大,相对于沿海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西北夏季炎热干燥区域,可以充分利用间接蒸发技术,给一次空气降温,提供冷风。一般利用间接蒸发的空空换热器,可以提供比工作气流的湿球温度高5度左右的冷风,因此可以利用多级间接蒸发技术,通过部分工作气流在湿通道中与喷淋水进行热质交换,冷却部分回风气流,最终可以将回风的送风温度降到工作气流的湿球温度左右。
[0003]但是现有的多级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在工作气流由干通道转湿通道时,有约一半左右的换热面积没有被利用,同时因为采用打孔工艺用于气流转向,给工作气流带来折流阻力,增加了风阻,降低了工作气流的有效风量,不利于风风进一步换热。现有的在薄板上开孔的方式都是双面开孔,且一般均为隔膜通孔,隔膜通孔钻孔加工困难,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翻边,将气流通道堵塞;同时,在薄板的两侧都开孔,不同的薄板之间出风会相互抵消,造成风阻偏大,不利于空空换热器的使用,降低了多级间接蒸发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低送风温度、更广阔应用范围的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可以低湿环境下给厂房、数据中心或其它场合的降温,节能显著,实用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芯体,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若干个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有薄板和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所述薄板I一侧安装有W波纹形钢板I,所述W波纹形钢板I的另一侧安装有薄板II,所述薄板I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W波纹形钢板I呈90度方向放置的W波纹形钢板II,所述W波纹形钢板II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薄板III;
[0006]所述薄板I、W波纹形钢板I、薄板II、W波纹形钢板II和薄板III组成一个芯体单元,所述若干个芯体单元重复放置构成一个整体的换热器芯体。
[0007]优选地,所述若干个W波纹形钢板构成了换热器芯体的气流通道,换热器芯体由新风湿通道和回风干通道所组成,所述新风湿通道中的每个薄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隔膜通孔,所述若干个隔膜通孔沿薄板45度方向的斜对角线上布置,所述薄板的两面均开设有隔膜通孔。
[0008]优选地,所述薄板纵向方向设置有功能分区,所述功能分区中上部分作为回风干通道,下部分作为新风湿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薄板的隔膜通孔的直径为8~10mm。
[0010]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芯体的材质为金属的铝板、铜板、钢板或不锈钢板。
[0011]优选地,所述薄板的厚度为0.15~0.2mm。
[0012]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芯体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薄板。
[0013]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保护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通过若干个薄板和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重复叠加方式布置,可以提供更畅通的气流通道,同时在薄板上开设有隔膜通孔,这种开孔方式风阻小,加工方便,实用性强,因此所组合而成的多级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具有更低的风阻,更高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B

B方向剖视图;
[0017]图4是图2中C

C方向剖视图;
[0018]图5是薄板上隔膜通孔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换热芯体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如下:1、薄板 2、W波纹形钢板I 3、W波纹形钢板II 4、新风进口 5、隔膜通孔 6、新风湿通道出风口 7、回风进口 8、回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如图1

6所示,本技术保护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若干个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有薄板1和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所述薄板I一侧安装有W波纹形钢板I 2,所述W波纹形钢板I 2的另一侧安装有薄板II,所述薄板II另一侧安装有与W波纹形钢板I呈90度方向放置的W波纹形钢板II 3,所述W波纹形钢板II 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薄板III;
[0023]所述薄板I、W波纹形钢板I、薄板II、W波纹形钢板II和薄板III组成一个芯体单元,所述若干个芯体单元重复放置构成一个整体的换热器芯体。
[0024]在本申请中,所述若干个W波纹形钢板构成了换热器芯体的气流通道,换热器芯体由新风湿通道和回风干通道所组成,所述新风湿通道中的每个薄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隔膜通孔,所述若干个隔膜通孔沿薄板45度方向的斜对角线上布置,所述薄板的两面均开设有隔膜通孔。
[0025]在本申请中,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有回风气流通道部分和工作气流通道部分两部分组成,所述工作气流通道部分一侧设置有新风进口4,所述工作气流通道部分上方设置有新风湿通道出风口6;所述回风气流通道部分内部设置有回风干通道,所述回风干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回风进口7,一侧设置有回风出口8,所述新风湿通道和回风干通道由若干芯体单元重复放置组合而成。每个薄板上均沿45度方向布置有隔膜通孔5,所述的隔膜通孔5是在薄板上两面全部开孔,所述的工作气流从新风湿通道进风后,沿按细长条隔好的新风湿通道,最终从工作气流通道部分2顶部的新风湿通道出风口排出。
[0026]在本申请中,换热器芯体由新风湿通道和回风干通道所组成;所述新风湿通道和
回风干通道由若干芯体单元重复放置构成一个整体的换热器芯体。
[0027]所述薄板纵向方向边长为按一定的比例(如2:1)进行功能分区,上部分作为回风干通道,下部分作为新风湿通道。
[0028]在本申请中,所述新风湿通道中的每个薄板下方设置有若干个隔膜通孔,所述若干个隔膜通孔沿薄板45度方向的斜对角线上布置,所述的隔膜通孔是在薄板上两侧开孔。
[0029]在本申请中,薄板上所开的隔膜通孔是直径为8~10mm的圆孔,换热板两面全部开孔,换热器的材质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铝板、铜板、钢板或不锈钢板,也可以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薄板。所述换热芯体的制作工艺如下:
[0030]先取一层薄板I,所述薄板I厚度通常为0.15~0.2mm,再附一层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I,所述W波纹形钢板I的波峰高约为8mm,再附一层薄板II,在所述薄板II的另一侧再附一层与W波纹形钢板I呈90度放置的W波纹形钢板II,在所述W波纹形钢板II的另一侧再附一层薄板III,如此重复,组成一个金属制成的换热芯体。
[0031]再沿出风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若干个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有薄板和由薄板卷制的W波纹形钢板,所述薄板I一侧安装有W波纹形钢板I,所述W波纹形钢板I的另一侧安装有薄板II,所述薄板I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W波纹形钢板I呈90度方向放置的W波纹形钢板II,所述W波纹形钢板II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薄板III;所述薄板I、W波纹形钢板I、薄板II、W波纹形钢板II和薄板III组成一个芯体单元,所述若干个芯体单元重复放置构成一个整体的换热器芯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间接蒸发空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W波纹形钢板构成了换热器芯体的气流通道,换热器芯体由新风湿通道和回风干通道所组成,所述新风湿通道中的每个薄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隔膜通孔,所述若干个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朋涛黄水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澳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