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25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包括培养主体箱和设备柜,培养主体箱包括箱体、电动遮阳篷和气泡石,电动遮阳篷安装在箱体的顶部;设备柜包括柜体、太阳能板、空气泵、水泵、逻辑控制器和锂电池,柜体的侧壁具有电源接口;箱体开放一侧与柜体开放一侧通过隔板连接为一体;太阳能板上安装有光照感应器;太阳能板与锂电池电性连接;光照感应器与电动遮阳篷串联,并分别与空气泵、水泵并联形成电路Ⅰ;锂电池与电源接口并联形成电路Ⅱ;电路Ⅰ、电路Ⅱ和逻辑控制器串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自动控光、通气,增加水体扰动防止藻类自然沉降,且结构简单,方便搬运,降低光源及搬运成本,增加产量,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藻类培养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藻类既可食用又可作为制取藻胶、碘等的工业原料,有些藻类还可以治理荒漠化、减少土壤中氮淋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需要较大的生物量。
[0003]目前藻类进行大规模扩繁,一般采用开放式培养,培养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选择室内培养则需要人工光源,不仅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且不利于藻类的保存及运输;选择室外培养时,将大型的藻类培养装置放在室外,利用自然光源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培养收益,但户外培养时需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如遇暴雨等恶劣天气,需及时搬运,在搬运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且户外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便捷确定溶液体积、用电及藻类自然沉降等问题。
[0004]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户外培养藻类的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不仅能够自动控光、通气,增加水体扰动防止藻类自然沉降,且结构简单,方便搬运,降低光源及搬运成本,增加产量,使用寿命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包括:
[0008]培养主体箱,所述培养主体箱包括箱体、电动遮阳篷和气泡石,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顶部具有进水口,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底部具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上安装有放水阀;所述电动遮阳篷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气泡石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
[0009]设备柜,所述设备柜包括柜体、太阳能板、空气泵、水泵、逻辑控制器和锂电池,所述柜体的侧壁具有电源接口;所述箱体开放一侧与所述柜体开放一侧通过隔板连接为一体;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板上安装有光照感应器;所述空气泵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空气泵通过贯穿所述隔板的通气管与所述气泡石连接相通;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入水口安装有入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
[0010]所述逻辑控制器和所述锂电池均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光照感应器与所述电动遮阳篷串联,并分别与所述空气泵、所述水泵并联形成电路Ⅰ;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源接口并联形成电路Ⅱ;所述电路Ⅰ、所述电路Ⅱ和所述逻辑控制器串联。
[0011]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太阳能板、锂电池、电源接口和逻辑控制器解决了室外大规模培养的耗电问题;
[0013]2)通过气泡石、空气泵和水泵解决了户外培养藻类自然沉降的问题;
[0014]3)将藻类在箱体内培养,简化结构,便于搬动,解决了大规模培养时藻类的储存及运输问题;
[0015]4)电动遮阳篷的设置能够利用自然光,降低成本,且配置简单。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与家用电源或运载系统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入水管与所述隔板之间以及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隔板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由箱体进入柜体。
[001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所述柜体为亚克力板材质。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流量计。
[0021]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较而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光照感应器及电动遮阳篷,来调节光照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家用电源是否容易连接)当家用电源容易连接时,电源接口会连接家用电源,由家用电源提供电能,当家用电源不易连接时,电源接口会连接运载系统蓄电池,逻辑控制器会根据锂电池中电能(由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锂电池中)是否大于30%决定优先采用锂电池中的电能还是运载系统的电能,若锂电池中的电量高于30%时,会优先采用锂电池中的电能,在锂电池电量低于10%的时候发出警报,转而利用运载系统的电能以解决户外培养的用电问题;通过水泵来防止藻类自然沉降,通过空气泵、通气管和气泡石来增加培养基中的溶氧量及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藻类生长和防止藻类结块;通过在箱体中培养,来解决大量藻类的储存及运输难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装载在运输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以在货车4(长宽高为5.55m
×
1.76m
×
1.97m,其货箱尺寸为3.3m
×
1.65m
×
0.36m)中培养某种固氮鱼腥藻为例(该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在货车车厢、电动三轮车厢和船等任意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货车4可开到任意适合藻类生长的地方,若遇到暴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可将车开进车库等其它场所,这样就不仅避免在户外培养时遇到恶劣天气的搬运,同时也方便大量藻类的存储及运输,而且利用自然光,节省人工光源成本。
[0028]假设当光照强度大于1000μmol m
‑2s
‑1时,会抑制藻类的生长。
[0029]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包括培养主体箱1和设备柜2,
[0030]培养主体箱1包括箱体11、电动遮阳篷12和气泡石13,箱体11的侧壁靠近顶部具有进水口111,进水口111上安装有流量计,可计量培养的体积,箱体11的侧壁靠近底部具有放水口112,放水口112上安装有放水阀14,可以连接水管方便转运;电动遮阳篷12安装在箱体11的顶部;气泡石13放置在箱体11内部;
[0031]设备柜2包括柜体21、太阳能板22、空气泵23、水泵24、逻辑控制器和锂电池,柜体21的侧壁具有电源接口211;箱体11开放一侧与柜体21开放一侧通过隔板3连接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的防水等级为IPX4;太阳能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户外规模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主体箱,所述培养主体箱包括箱体、电动遮阳篷和气泡石,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顶部具有进水口,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底部具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上安装有放水阀;所述电动遮阳篷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气泡石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设备柜,所述设备柜包括柜体、太阳能板、空气泵、水泵、逻辑控制器和锂电池,所述柜体的侧壁具有电源接口;所述箱体开放一侧与所述柜体开放一侧通过隔板连接为一体;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板上安装有光照感应器;所述空气泵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空气泵通过贯穿所述隔板的通气管与所述气泡石连接相通;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入水口安装有入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逻辑控制器和所述锂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荣朱雨李根保李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