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山茶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不仅盛产花生油、葵花油等健康粮油,还盛产着具有特殊作用的山茶油,山茶油不但食用美味,而且营养丰富,但山茶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饱和酸酯,即高熔点的固体脂,例如硬脂肪酸、蜡质等,当温度较低时,饱和酸酯会产生絮凝,影响其外观质量,故在山茶油加工过程中都会进行脱蜡处理。
[0003]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情况对山茶油进行除蜡时,会将降温后的蜡进行打捞取出,但在除蜡时蜡的表面还附带着少量的山茶油也被打捞取走,在大规模的除蜡时浪费的山茶油也存在不少,从而减少了产品的产量,故而提出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具有循环除蜡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包括承载体、外筒、搅拌机构、除蜡机构、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过滤组件、三个阀门、第二出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的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1)、外筒(2)、搅拌机构(3)、除蜡机构(4)、第一进水管(5)、第一出水管(6)、过滤组件(7)、三个阀门(8)、第二出水管(9)、降温器(10)和增压泵(11);所述外筒(2)固定连接于承载体(1)的上端面,所述搅拌机构(3)与承载体(1)之间可转动的连接且搅拌机构(3)位于外筒(2)的内部,所述除蜡机构(4)设置于搅拌机构(3)的外侧,所述第一进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搅拌机构(3)的内部和过滤组件(7)的内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延伸至搅拌机构(3)的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9)的两端分别与外筒(2)的内部和过滤组件(7)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阀门(8)分别设置于过滤组件(7)、第一出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9)的外侧,所述降温器(10)固定连接于过滤组件(7)的外侧,所述增压泵(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进水管(5)的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的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内筒(31)、转动杆(32)、若干个搅拌杆(33)和第一转动电机(34),所述内筒(31)固定连接于承载体(1)的上端面,所述转动杆(32)的一端贯穿于内筒(31)与承载体(1)的下方且与第一转动电机(34)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4)固定连接于承载体(1)的下端面,若干个所述搅拌杆(33)均固定连接于转动杆(32)的外周面且呈左右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茶油的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蜡机构(4)包括支撑板(41)、第二转动电机(42)、固定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卿,吴佳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赛绿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