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996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拓扑结构,分别建立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针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设计基于参考矢量移相叠加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交流侧采用功率解耦控制;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进行平衡控制。能够解决随着非线性负载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配电网中的谐波和无功功率等电能质量问题。等电能质量问题。等电能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补偿器设备
,尤其是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成为了人类正常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伴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尤其是一些高精密度电子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很高,电能质量问题逐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0003]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终端,是与电力用户直接相连的终端电网,其电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用电及企业生产用电。然而,配电系统中接入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包括电力电子变流器、高频电弧炉、电气化铁路等,这些非线性负荷具有功率因数低、启动电流大、容易导致三相不平衡等特点,造成配电网电能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配电网中运行的配电变压器等设备,会消耗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增加对电力系统造成了额外的负担,不仅增大了配网系统设备容量,而且会导致功率因数下降等。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号:CN106849126B,名称为:一种三相三桥臂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装置及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三相三桥臂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具体实现可由预充电路、控制模块、功率模块、保护模块及人机交互界面构成。中国专利授权号:CN106549400B,名称为:一种基于电压预测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DSTATCOM的单相等效电路,然后利用二阶拉格朗日插值法来计算(k+2)时刻电流参考值及电网电压采样值,通过预测参考电流及周期平均误差得到下一拍输出电流,最后通过对上述三个量的预测得到下一拍预测参考电压矢量。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只能应用于小功率场所,在高压、大功率场所并不适用。
[0005]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欧洲科学家首次提出柔性配电技术,其根据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提出采用DVR、DSTATCOM、UPS等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三相不平衡、无功功率等抑制和补偿,从而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其中DSTATCOM能够同时对配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能够解决配电网中的大部分电能质量问题,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配电网负荷的变大,对DSTATCOM容量提出了新要求,而H桥级联型DSTATCOM易于模块化、数字化实现等优点,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因此对H桥级联型DSTATCOM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随着非线性负载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配电网中的谐波和无功功率等电能质量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拓扑结构,分别建立H桥级联型式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0010]S2、针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设计基于参考矢量移相叠加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0011]S3、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交流侧采用功率解耦控制;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进行平衡控制。
[0012]进一步,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a、b、c三相对应着相同的拓扑结构;每一相的拓扑结构均由N个H桥单元级联得到。
[0013]进一步,每个H桥单元的前端均并联一个直流侧电容C;在同一相的拓扑结构中,首个H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L、R,N个H桥单元之间依次串联;a、b、c三相的第N个H桥单元的输出相互连接。
[0014]进一步,基于H桥级联式DSTATCOM拓扑结构,建立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表示为:
[0015][0016]其中,L代表等效电感,R代表等效电阻,t为时间变量,N为每相的拓扑结构中H桥单元的个数;V
dc
为基本电平;e
a
,e
b
,e
c
分别代表DSTATCOM接入点a、b、c三相电网的反电动势,v
ca
,v
cb
,v
cc
分别代表DSTATCOM逆变器a、b、c三相输出电压,i
ca
,i
cb
,i
cc
分别代表输入至DSTATCOM的a、b、c三相电流,C是电容;
[0017]进一步,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获得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0018][0019]其中,e
α
、e
β
分别为α、β相的反电动势,i

、i

分别为α、β相电流,v

、v

分别为α、β相电压。
[0020]进一步,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得到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0021][0022]其中,e
d
、e
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的反电动势;v
cd
、v
c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电压,i
cd
、i
c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电流;ω
s
为电源电角频率;
[0023]进一步,参考矢量移相叠加空间矢量调制方法为:
[0024]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三相电压v
a
、v
b
、v
c
,定义电网电压的空间电压矢量:
[0025][0026]其中,常数α=e
j2π/3
,j为虚数符号;
[0027]定义开关函数s
a
,s
b
,s
c
,则三相电压v
a
、v
b
、v
c
分别表示为:
[0028]v
a
=V
dc
·
s
a
,v
b
=V
dc
·
s
b
,v
c
=V
dc
·
s
c
[0029]进一步得电压空间矢量如下式所示:
[0030][0031]当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调制过程中,采用伏秒平衡原理,对于目标参考电压合成指令满足如下关系式:
[0032][0033]上式中T1,T2,T3分别为V1,V2,V3矢量对应的作用时间,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拓扑结构,分别建立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S2、针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设计基于参考矢量移相叠加空间矢量调制方法;S3、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交流侧采用功率解耦控制;对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进行平衡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a、b、c三相对应着相同的拓扑结构;每一相的拓扑结构均由N个H桥单元级联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H桥单元的前端均并联一个直流侧电容C;在同一相的拓扑结构中,首个H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L、R,N个H桥单元之间依次串联;a、b、c三相的第N个H桥单元的输出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H桥级联式DSTATCOM拓扑结构,建立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表示为:其中,L代表等效电感,R代表等效电阻,t为时间变量,N为每相的拓扑结构中H桥单元的个数;V
dc
为基本电平;e
a
,e
b
,e
c
分别代表DSTATCOM接入点a、b、c三相的反电动势,v
ca
,v
cb
,v
cc
分别代表DSTATCOM逆变器a、b、c三相输出电压,i
ca
,i
cb
,i
cc
分别代表输入至DSTATCOM的a、b、c三相电流,C是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获得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表示为:其中,e
α
、e
β
分别为α、β相的反电动势,i

、i

分别为α、β相电流,v

、v

分别为α、β相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基于H桥级联型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在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得到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表示为:其中,e
d
、e
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的反电动势;v
cd
、v
c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电压,i
cd
、i
cq
分别是dq坐标系中电流;ω
s
为电源电角频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H桥级联式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矢量移相叠加空间矢量调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相如杨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