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932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包括蛋白质以及结合在所述蛋白质疏水腔中的近红外前药,所述近红外前药包括连接有缩铜硫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以及与所述连接有硫缩铜键的近红外光敏剂通过缩硫酮键结合的化疗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大大提高了化疗药物与近红外光敏剂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可实现肿瘤靶向性和选择性从而加大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解决了现有近红外荧光染料的靶向性和选择性有限、治疗效果较低的问题。较低的问题。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红外荧光染料(近红外光敏剂)可减少背景吸收,提高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其发展十分迅速。此外,近红外区域(650

900nm)的光具有深组织穿透能力,可进行活体光学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因此,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合成与设计,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然而,癌症复杂的生理环境和肿瘤异质性使得近红外荧光染料的靶向性、选择性和灵敏性面临着重大挑战。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近红外荧光染料的靶向性和选择性有限、治疗效果较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中,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包括蛋白质以及结合在所述蛋白质疏水腔中的近红外前药,所述近红外前药包括连接有缩硫酮(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以及与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通过TK键结合的化疗药物。
[0007]可选地,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与所述化疗药物的质量比为2:1~3:1。
[0008]可选地,所述近红外前药与所述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25~1:40。/>[0009]可选地,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为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120nm。
[0010]可选地,所述蛋白质选自葡萄糖氧化酶(GOx)、白蛋白(ALB)、铁蛋白(SF)、乳清蛋白(WPI)、胶原蛋白(COL)、丝素蛋白(SF)、脂蛋白(Lp)、重组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可选地,所述化疗药物选自紫杉醇(PTX)、喜树碱(CPT)、阿霉素(ADM)、双香豆素(BHC)、芹菜素(API)、替拉扎明(TPZ)、长春新碱(VCR)、噻替哌(TSP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13]提供近红外前药以及蛋白质,所述近红外前药包括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以及与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通过TK键结合的化疗药物;
[0014]将所述近红外前药与蛋白质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
[0015]可选地,所述近红外前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6]提供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和化疗药物;
[0017]将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与所述化疗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4

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反应后,得到所述近红外前药。
[0018]可选地,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9]将1

溴萘、1,4

二氨基己烷加入到2

甲氧基乙醇中,然后加入CuI和CsCO3进行回流;
[0020]将得到的产物与烷基硫代硫酸盐、重铬酸钾混合,加入甲醇和盐酸,进行反应,得到近红外光敏剂;
[0021]将缩硫铜、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所述近红外光敏剂,反应后,得到所述连接有TK键的近红外光敏剂。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在制备治疗肿瘤制剂中的应用,和/或,提供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在制备治疗肿瘤制剂中的应用。
[00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近红外光敏剂结合TK键,然后通过TK键将近红外光敏剂与疏水性化疗药物结合,得到疏水性的近红外前药;然后以蛋白质为载体,将疏水性的近红外前药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结合,使得近红外前药结合在所述蛋白质疏腔中,从而被蛋白质包封,得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靶向到肿瘤时,释放出近红外前药,肿瘤环境中的双氧水裂解近红外前药中近红外光敏剂和化疗药物之间的TK键,使TK键断裂,从而释放出化疗药物和近红外光敏剂,进而同时实现肿瘤近红外成像引导的的化疗和光动力治疗的协同治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大大提高了化疗药物与近红外光敏剂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可实现肿瘤靶向性和选择性从而加大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解决了现有近红外荧光染料的靶向性和选择性有限、治疗效果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的合成路线。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NTP的高分辨质谱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NTP@G的核磁共振氢谱。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NTP@G的TEM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NTP@G对4T1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内超氧自由基含量的对比图,其中(a)为不同处理组的荧光共聚焦对比图,(b)为不同处理组的相对荧光强度对比图。
[0030]图7中(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小鼠分别注射NTP、NTP@G后肿瘤靶向荧光成像图,(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小鼠分别注射NTP、NTP@G后肿瘤靶向的相应荧光强度对比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饥饿/化疗/光动力协同治疗对4T1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图,其中(a)为不同治疗组裸鼠的肿瘤体积随天数的变化图,(b)为治疗15天之后不同治疗组解剖后的肿瘤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4]前药(Prodrug)是在体外活性较低甚至无活性,而在体内通过酶或者非酶物质的作用,可以释放出活性并发挥其药理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前药具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降低药物的毒附作用,以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功能。随着化学技术和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新药研究领域中,前药的设计越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包括蛋白质以及结合在所述蛋白质疏水腔中的近红外前药,所述近红外前药包括连接有缩硫酮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以及与所述连接有缩硫酮键的近红外光敏剂通过缩硫酮键结合的化疗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有缩硫酮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与所述化疗药物的质量比为2: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前药与所述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25~1: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为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12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选自葡萄糖氧化酶、白蛋白、铁蛋白、乳清蛋白、胶原蛋白、丝素蛋白、脂蛋白、重组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疗药物选自紫杉醇、喜树碱、阿霉素、双香豆素、芹菜素、替拉扎明、长春新碱、噻替哌中的一种或多种。7.一种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敏剂的纳米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提供近红外前药以及蛋白质,所述近红外前药包括连接有缩硫酮键的近红外光敏剂以及与所述连接有缩硫酮键的近红外光敏剂通过缩硫酮键结合的化疗药物;将所述近红外前药与蛋白质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基于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江珊珊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