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发专利>正文

无痛除痘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3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痛除痘针,其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锥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为推挤部。使用该除痘针可达到无痛、方便有效除痘的目的。其弯钩的曲形外端缘形成的推挤部可针对大小不同的患部进行处理,不仅不会造成皮肤局部疼痛与损伤,而且可有效除去患部内部的脓水,可达到平衡推挤与钩除的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痛除豆针。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皮肤粉刺或青春痘等用的除痘针。粉刺或青春痘的产生多是因为人体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皮肤代谢旺盛而使体内内分泌不平衡所引起,其表现于皮肤的方式,多在皮肤的表面呈现出粒状的红肿或化脓等隆起物。虽然青少年时期皮肤产生的病变对于人体并无任何伤害,然而却足以造成美观上的困扰与引发青少年的自卑感。传统用以治疗该类皮肤病的方式多为食疗或药疗,然而却更多以自行处理的方式去除该患部,至于自行处理所采取的方式一般而言有手部直接挤压及借助工具处理两种方式,其中手部处理,由于挤压效果不佳,无法针对患部作有效且定点的清除,因而往往除之不净,除易引发再患之外,同时亦容易伤及皮肤,而且疼痛不已,因此诚非一种理想的处理方式。至于另种靠工具处理的方式,其所采用的工具一般如图4、图5所示,其在一除痘棒1a的头端设计一圈形端2a,使用时靠该圈形端2a的端孔3a对正于皮肤4a患部5a,再以任意方向施力挤压后加以移除(如图5所示)。然而,对于该习知的除痘棒1a设计,由于位于端孔3a周缘的端壁均为厚重的设计,因此当其施力移除时,易造成局部皮肤的疼痛与不适,其厚重的端壁也难言可有效推挤出患部5a内部的脓水,因此并非一理想的设计,除此之外,由于习知除痘棒1a的端孔3a孔径固定,对于不同大小的青春痘患部5a并无法一同适用,进而造成除痘效果的差别。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造成局部皮肤疼痛与损伤,并且能方便有效除痘的除痘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无痛除痘针,其特征在于其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锥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为推挤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使得使用该除痘针可达到无痛、方便、有效除痘的目的。其弯钩的曲形外端缘形成的推挤部可针对大小不同的患部进行处理,不仅不会造成皮肤局部疼痛与损伤,而且可有效除去患部内部的脓水,可达到平衡推挤与钩除的功效。充分避免了已有技术易造成皮肤局部疼痛,不能有效除痘的不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进行除痘过程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除痘针进行除痘过程的动作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为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2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椎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21,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可形成一推挤部22,因而当该除痘针2在进行除痘过程中(如图3所示),可利用该推挤部22直接推挤患部1,由于推挤部22的弯曲形两侧形成支撑部,因而可均衡推挤与钩除该患部内的脓水,不致因无法对正患部1而造成除痘效果不佳。本技术使用时可仅针对患部采用推挤、挤压或拔挤等方式进行处理,最终达到无痛、方便、有效除痘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无痛除痘针,其特征在于其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锥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为推挤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痛除痘针,其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锥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为推挤部。使用该除痘针可达到无痛、方便有效除痘的目的。其弯钩的曲形外端缘形成的推挤部可针对大小不同的患部进行处理,不仅不会造成皮肤局部疼痛与损伤,而且可有效除去患部内部的脓水,可达到平衡推挤与钩除的功效。文档编号A61B17/50GK2309803SQ9722104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新发 申请人:李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痛除痘针,其特征在于:其在一呈棒状的除痘针棒体尖端设有一呈针锥且呈弧形弯钩的针端,其中该弯钩的曲形外端缘为推挤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