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仁芳专利>正文

鼻腔异物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3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技术要点是:外壳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是连接座,带钩的圆管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直槽上有推钮,外壳内有直杆,直杆上开有螺旋槽,直杆一端有钩,钩上套有带钩的圆管,钩与钩的一端活连接。由于钩与钩能张开0°~180°,易从异物与鼻腔顶壁之间的间隙绕过,且可张开成角度呈勺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稳妥、一次性将异物取出的特点,它既有钩的作用,又有勺的功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对儿童鼻腔异物取出的专用器械。当鼻腔有异物时,常用鼻异物钩(中国专利申请号86200147),鼻腔异物一般以儿童多见,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取出异物,容易钩空或半途滑脱,往往不能一次性取出;其尖端锐利,易损伤鼻腔粘膜;对于密度大,表面圆滑的鼻腔异物的取出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成功率高的鼻腔异物取出器。本技术可由如下方式来实现外壳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是连接座,带钩的圆管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直槽上有推钮。外壳内有直杆,直杆上开有螺旋槽,直杆一端有钩,钩上套有带钩的圆管,钩与钩的一端活连接。本技术由于钩与钩能张开0°~180°,易从异物与鼻腔顶壁之间的间隙绕过,且可针对异物大小而张开成适当的角度呈勺状,具有安全、稳妥、一次性将异物取出的特点,它既有钩的作用,又有勺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钩与钩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直杆(带有钩)的结构示意图。请阅图3,直杆10上开有螺旋槽9,直杆一端开有小孔,钩8插入小孔内,用小螺丝固定,钩上套有带钩7的小圆管6,钩7与钩8的一端用小铆钉活连接。阅图1,外壳4内装有直杆,外壳一端有外螺纹,另一端是连接座5,用小螺丝将带钩7的小圆管6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3,直槽上有推钮2。推钮的底部嵌在直杆的螺旋槽内。外壳上从左至右标有180°,135°,90°,45°,0°;表示钩与钩张开的角度。手柄1开有内螺纹,与外壳旋紧。使用时,根据患者年龄可酌情1%地卡因表麻,将本技术的推钮推至0°,两钩重合成线状弧形,见图1,在前鼻镜下顺势绕至异物后,然后推动推钮,两钩逐渐张开,视异物大小,成一定角度,见图2,按住推钮,用向前及稍向下方向的力取出异物。权利要求1.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1)和外壳(4),其特征在于外壳(4)一端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是连接座(5),带钩(7)的圆管(6)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3),直槽上有推钮(2),外壳内有直杆(10),直杆上开有螺旋槽(9),直杆一端有钩(8),钩上套有带钩(7)的圆管(6),钩(7)与钩(8)的一端活连接。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外壳(4)上标有度数。专利摘要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技术要点是:外壳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是连接座,带钩的圆管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直槽上有推钮,外壳内有直杆,直杆上开有螺旋槽,直杆一端有钩,钩上套有带钩的圆管,钩与钩的一端活连接。由于钩与钩能张开0°~180°,易从异物与鼻腔顶壁之间的间隙绕过,且可张开成角度呈勺状。本技术具有安全、稳妥、一次性将异物取出的特点,它既有钩的作用,又有勺的功能。文档编号A61B17/50GK2364852SQ9920689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仁芳 申请人:李仁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1)和外壳(4),其特征在于外壳(4)一端与手柄(1)连接,另一端是连接座(5),带钩(7)的圆管(6)固定在连接座上,外壳上开有直槽(3),直槽上有推钮(2),外壳内有直杆(10),直杆上开有螺旋槽(9),直杆一端有钩(8),钩上套有带钩(7)的圆管(6),钩(7)与钩(8)的一端活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仁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