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镭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6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其特征在于插入杆及手柄通过呈倾斜状的连接杆相连接,使插入杆及手柄相互平行的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位于插入杆的顶端设置有一异物钩,而手柄上设置有一旋转标记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用时可清晰的观察到异物,准确地将异物特别是嵌顿状态下的异物取出,而且,操作时,不易损伤气管、支气管,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内异物取出器械,特别是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急症及常见病,通常诊治时,需应用支气管镜下入到气管、支气管内寻找异物,当发现异物后,靠异物钳将其取出,由于现有异物钳管径较粗,加之取异物时,需张开钳口,故使置于支气管镜内的异物钳易遮挡术者视野,看不到异物,使其需凭感觉处于半盲目状态下的进行操作,极易损伤气管、支气管。若异物较大,完全阻塞支气管,使其呈嵌顿状态时,将根本无法采用异物钳进行操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在直视状态下准确的将异物,特别是嵌顿状态下的异物取出,并且,不易造成负损伤。其具体解决方案是插入杆及手柄通过呈倾斜状的连接杆相连接,使插入杆及手柄相互平行的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位于插入杆的顶端设置有一异物钩,而手柄上设置有一旋转标记件。本技术由于插入杆及手柄处于不同的平面上,以及可通过插入杆顶端的异物钩钩取异物,不仅使该器械进入气管镜后不影响术者的视野,可清晰的观察到异物,准确地将异物,特别是嵌顿状态下的异物取出,而且,操作时不易损伤气管、支气管,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附图中,异物钩(1)位于插入杆(2)的顶端,标记件(5)位于手柄(4)的末端,插入杆(2)与手柄(4)相互平行,并且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另则,异物钩的长度为2mm。临床使用时,将该器械直视下顺支气管镜进入,当异物钩到达异物时,将异物钩紧贴支气管壁缓慢进入后,转动手柄,使异物钩旋转90°钩住异物后退出至支气管镜口随支气管镜一起退出,即可。实用实例一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侧支气管有白色异物,因异物嵌顿于右支气管,多次用异物钳试取,因支气管壁中间无空隙,异物钳无法进入,均未成功,手术暂停。而后,应用该器械直视下顺支气管镜进入,当到达异物时,将异物钩紧贴支气管壁缓慢进入约3mm,向内转动异物钩90°,钩住异物后退出,至支气管镜口有阻力时,随支气管镜一起退出,取出的异物为一1/4大的花生米。术后病人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出院。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其特征在于插入杆(2)及手柄(4)通过呈倾斜状的连接杆(3)相连接,使插入杆(2)及手柄(4)相互平行的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位于插入杆(2)的顶端设置有一异物钩(1),而手柄上设置有一旋转标记件(5)。专利摘要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其特征在于插入杆及手柄通过呈倾斜状的连接杆相连接,使插入杆及手柄相互平行的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位于插入杆的顶端设置有一异物钩,而手柄上设置有一旋转标记件。本技术不仅使用时可清晰的观察到异物,准确地将异物特别是嵌顿状态下的异物取出,而且,操作时,不易损伤气管、支气管,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文档编号A61B17/50GK2361235SQ9920343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镭, 张岩, 汪奇伟, 赵宝顺, 熊振宇, 周学昌, 王新科, 赵伟, 罗继霞 申请人:张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器械,其特征在于插入杆(2)及手柄(4)通过呈倾斜状的连接杆(3)相连接,使插入杆(2)及手柄(4)相互平行的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位于插入杆(2)的顶端设置有一异物钩(1),而手柄上设置有一旋转标记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镭张岩汪奇伟赵宝顺熊振宇周学昌王新科赵伟罗继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