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21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再生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它包括外壳,外壳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加料装置,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装置,外壳内部安装有胶粉传送机,外壳内设置有数根冷却管,冷却管的两个末端穿过壳体伸出至外壳外侧,冷却管的入水口端密封连接有进水总管和加压泵,加压泵通过水管连接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上设置有制冷压缩机,冷却水箱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蓄水箱,出水总管通过水管与蓄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投资较小,冷却效果和除味效果好。冷却效果和除味效果好。冷却效果和除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再生胶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胶制造工艺中加热脱硫后胶粉温度很高,特别对高温动态脱硫工艺,有时胶粉温度超过200℃以上,如不及时将胶粉温度降下来,会因温度过高产生自燃或裂解,对生产安全和再生胶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再生胶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而且脱硫后的胶粉温度高,所以易散发恶臭味。
[0003]目前再生胶生产工艺中,对胶粉冷却方法有两种:一是冷却塔冷却,这种冷却设备结构复杂;设备投资较大;二是铺地自然冷却,这种方法冷却效率较低,特别在高温气侯时,冷却效率很低,在再生胶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而且脱硫后的胶粉温度高,所以易散发恶臭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对脱硫后的胶粉进行降温,并且同时对胶粉进行除味的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它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11,后端设置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处设置有加料装置2,出料口12处设置有出料装置3,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胶粉传送机4,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在胶粉传送机4的胶粉输送带41的上方,胶粉从加料装置2上落下至胶粉输送带41上,出料装置3的进料末端设置在胶粉输送带41的下方,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数根冷却管5,冷却管5的两个末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外壳1外侧,冷却管5的入水口端密封连接有进水总管51,进水总管51通过水管与加压泵6连接,加压泵6通过水管连接有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上设置有制冷压缩机71,冷却水箱7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水泵8,抽水泵8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蓄水箱9,蓄水箱9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冷却管5的出水口端密封连接有出水总管52,出水总管52通过水管与蓄水箱9连接。
[0006]外壳1上设置有与冷却管5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冷却管5的入水口端穿过第一通孔13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冷却管5的出水口端穿过第二通孔14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冷却管5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均为密封连接。
[0007]所述冷却管5采用金属管,且冷却管5呈整排设置。
[0008]所述出料装置3的上料口出设置有刮板31,刮板31与胶粉传送带41接触连接,胶粉输送带41上的胶粉从胶粉输送带41上脱落至出料装置3上,刮板31将粘贴在胶粉输送带41上的胶粉刮下至出料装置3上。
[0009]所述外壳1上方设置若干个除味孔15,除味孔15均通过管道对应地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10,出气直通总管10连接于外接负压吸风装置,充分彻底地对胶粉除味。
[0010]工作原理是:脱硫后的高温胶粉通过加料装置给冷却装置加料,胶粉在胶粉输送
带上进行散热,冷却管中的冷却水将热量吸收并带出壳体,最后胶粉在刮板作用下从胶粉输送带上落下,用接料输送带进入下道工序。除味孔均通过管道对应地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出气直通总管连接于外接负压吸风装置,充分彻底地对胶粉除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投资较小,冷却效果和除味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冷却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除味孔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出气直通总管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进料口11、出料口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除味孔15、加料装置2、出料装置3、刮板31、胶粉传送机4、胶粉输送带41、冷却管5、进水总管51、出水总管52、加压泵6、冷却水箱7、制冷压缩机71、抽水泵8、蓄水箱9、出气直通总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

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它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11,后端设置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处设置有加料装置2,出料口12处设置有出料装置3,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胶粉传送机4,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在胶粉传送机4的胶粉输送带41的上方,胶粉从加料装置2上落下至胶粉输送带41上,出料装置3的进料末端设置在胶粉输送带41的下方,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数根冷却管5,冷却管5的两个末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外壳1外侧,冷却管5的入水口端密封连接有进水总管51,进水总管51通过水管与加压泵6连接,加压泵6通过水管连接有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上设置有制冷压缩机71,冷却水箱7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水泵8,抽水泵8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蓄水箱9,蓄水箱9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冷却管5的出水口端密封连接有出水总管52,出水总管52通过水管与蓄水箱9连接。
[0020]外壳1上设置有与冷却管5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冷却管5的入水口端穿过第一通孔13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冷却管5的出水口端穿过第二通孔14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冷却管5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均为密封连接。
[0021]所述冷却管5采用金属管,且冷却管5呈整排设置。
[0022]所述出料装置3的上料口出设置有刮板31,刮板31与胶粉传送带41接触连接,胶粉输送带41上的胶粉从胶粉输送带41上脱落至出料装置3上,刮板31将粘贴在胶粉输送带41上的胶粉刮下至出料装置3上。
[0023]所述外壳1上方设置若干个除味孔15,除味孔15均通过管道对应地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10,出气直通总管10连接于外接负压吸风装置,充分彻底地对胶粉除味。
[0024]工作原理是:脱硫后的高温胶粉通过加料装置给冷却装置加料,胶粉在胶粉输送带上进行散热,冷却管中的冷却水将热量吸收并带出壳体,最后胶粉在刮板作用下从胶粉输送带上落下,用接料输送带进入下道工序。除味孔均通过管道对应地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出气直通总管连接于外接负压吸风装置,充分彻底地对胶粉除味。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投资较小,冷却效果和除味效果好。
[002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后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11),后端设置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处设置有加料装置(2),出料口(12)处设置有出料装置(3),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胶粉传送机(4),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在胶粉传送机(4)的胶粉输送带(41)的上方,胶粉从加料装置(2)上落下至胶粉输送带(41)上,出料装置(3)的进料末端设置在胶粉输送带(41)的下方,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数根冷却管(5),冷却管(5)的两个末端穿过外壳(1)伸出至外壳(1)外侧,冷却管(5)的入水口端密封连接有进水总管(51),进水总管(51)通过水管与加压泵(6)连接,加压泵(6)通过水管连接有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上设置有制冷压缩机(71),冷却水箱(7)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水泵(8),抽水泵(8)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蓄水箱(9),蓄水箱(9)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冷却管(5)的出水口端密封连接有出水总管(52),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欣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馨起篮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