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泄气漏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6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包括盖板和模块化阀芯,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第一凹陷部设有贯穿的通气孔;模块化阀芯安装于盖板,并封盖第一凹陷部以形成第一阀室,封盖第二凹陷部以形成泄气阀室,模块化阀芯包括自近盖板侧至远盖板侧依次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压板、膜结构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设有分别连通泄气阀室的第一泄气孔和第二泄气孔及正对第一凹陷部的第一开口部、围于第一泄气孔外周的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与盖板配合以构成第二阀室,第二阀室连通通气孔,第二泄气孔错开膜结构和第二压板;第二压板设第一进气孔及第二进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生产,易于漏气阀的微小型化和轻薄化,有利于批量化生产中的过程管控。的过程管控。的过程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泄气漏气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

技术介绍

[0002]漏气阀通常与微型气泵配合使用,构成快速充放气模组,可广泛应用于腕式血压计、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漏气阀为了实现结构上的微小型化,现有的漏气阀多采用阀壳体或阀座与隔膜配合的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201380020898.2的申请公开的阀、流体控制装置、阀整体由阀壳与隔膜结构组成。阀的进气侧与气体发生装置(压电泵)的出气孔流道连通,通过控制阀进气侧与出气侧的压力,实现充泄气过程。既有漏气阀产品的阀壳体或阀座存在着注塑成型或复杂的机加工过程,无独立的阀芯结构,结构松散,制造及组装困难,不利于过程管控,难以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而造成较高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实现漏气阀的微小型化和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既有漏气阀产品,由于阀壳体或阀座存在着注塑成型或复杂的机加工过程,无独立的模块化阀芯结构,结构松散,不利于过程管控及实现漏气阀的微小型化及轻薄化的问题,现提供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包括:
[0005]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设有贯穿的通气孔;
[0006]模块化阀芯,安装于所述盖板,并封盖所述第一凹陷部以形成第一阀室,封盖所述第二凹陷部以形成泄气阀室,所述模块化阀芯包括自靠近盖板侧至远离盖板侧依次层叠在一起而形成整体结构的第一压板、膜结构和第二压板;其中,
[0007]所述第一压板设有分别连通所述泄气阀室的第一泄气孔和第二泄气孔及正对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第一开口部、围于所述第一泄气孔的外周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盖板配合,以构成第二阀室,所述第二阀室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泄气孔错开所述膜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板;
[0008]所述第二压板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开口部并朝向盖板侧凸出的第一凸缘及相对所述第一泄气孔和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凸缘设有贯穿的第一进气孔;
[0009]所述膜结构包括隔膜和中间阀片,所述隔膜用于在所述第二进气孔进气时封堵所述第一泄气孔及在所述通气孔反向通气时打开所述第一泄气孔;所述中间阀片用于在所述第一进气孔进气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阀室的阀通道及在所述第一进气孔未进气时复位以封堵所述第一进气孔。
[0010]进一步为了提高中间阀片与第一进气孔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密封性,所述第一凸缘的中间位置设有背向盖板侧凸出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一凸缘之间圆角过渡;
[0011]所述中间阀片用于在所述第一进气孔未进气时抵紧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圆角过渡区以封堵所述第一进气孔。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板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二开口部内,另一端部超出所述第一压板;其中,
[0013]所述延伸部封堵所述第二凹陷部以形成所述泄气阀室,所述第一泄气孔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部,所述第二泄气孔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部。
[0014]进一步,所述盖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或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或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压板为高分子聚合物膜片或金属膜片或金属高分子复合膜片。
[0017]进一步,所述隔膜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合部和变形部,所述接合部夹紧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变形部正对所述第一泄气孔及第二开口部,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泄气孔。
[0018]进一步,所述盖板由一层平板构成或由若干层平板层叠而成。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盖板整体呈平板状,模块化阀芯呈层叠结构,二者平对平贴合组装构成的漏气阀,无独立设置的阀壳体或阀座,无既有漏气阀产品结构中阀壳体或阀座的注塑成型或复杂的机加工过程,更易于漏气阀的微小型化和轻薄化,同时,模块化阀芯和盖板分体制作,然后贴合封装,有利于批量化生产中的过程管控;
[0021]2、漏气阀采用独立的模块化模块化阀芯,无需组装成完整的漏气阀产品就能对作为漏气阀性能关键评价指标的正向开启性能和反向截止性能进行检验检测,在中间过程对最终产品质量进行把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废品率,避免基于废品的后续生产过程带来的原材料和人工等资源的浪费;
[0022]3、第一进气孔设置于第二凸缘的中心或中心位置附近,中间阀片抵紧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圆角过度区,即是,第一进气孔的孔口边缘不直接接触中间阀片,避免了第一进气孔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位置偏差或孔口边缘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飞边毛刺影响中间阀片与第一进气孔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密封性,进而提高了中间阀片的反向截止性能,避免漏气阀失效;
[0023]4、泄气过程,气体经由侧向设置的第二泄气孔流出,第二泄气孔侧置,外设装置安装时无需考虑避让泄气孔,且通气孔所在的连接外设储气装置的安装面平整,便于外设储气装置的安装,提高了产品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由一层平板构成盖板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由一层平板构成盖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由多层平板层叠构成盖板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整体呈圆锥状的第一凸缘剖切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整体呈圆柱状的第一凸缘剖切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模块化阀芯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模块化阀芯分散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侧向泄气漏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侧向泄气漏气阀充气过程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侧向泄气漏气阀泄气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35]如图1

图10所示,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包括盖板1和模块化阀芯;其中,
[0036]盖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11和第二凹陷部12,第一凹陷部11设有贯穿的通气孔111;
[0037]模块化阀芯安装于盖板1,并封盖第一凹陷部11以形成第一阀室52,封盖第二凹陷部1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泄气漏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所述盖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11)和第二凹陷部(12),所述第一凹陷部(11)设有贯穿的通气孔(111);模块化阀芯,安装于所述盖板(1),并封盖所述第一凹陷部(11)以形成第一阀室(52),封盖所述第二凹陷部(12)以形成泄气阀室(51),所述模块化阀芯包括自靠近盖板(1)侧至远离盖板(1)侧依次层叠在一起而形成整体结构的第一压板(2)、膜结构(3)和第二压板(4);其中,所述第一压板(2)设有分别连通所述泄气阀室(51)的第一泄气孔(21)和第二泄气孔(22)及正对所述第一凹陷部(11)的第一开口部(23)、围于所述第一泄气孔(21)的外周的第二开口部(24),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盖板配合,以构成第二阀室(53),所述第二阀室(53)连通所述通气孔(111),所述第二泄气孔(22)错开所述膜结构(3)和所述第二压板(4);所述第二压板(4)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开口部(23)并朝向盖板(1)侧凸出的第一凸缘(41)及相对所述第一泄气孔(21)和所述第二开口部(24)的第二进气孔(42),所述第一凸缘(41)设有贯穿的第一进气孔(43);所述膜结构(3)包括隔膜(31)和中间阀片(32),所述隔膜(31)用于在所述第二进气孔(42)进气时封堵所述第一泄气孔(21)及在所述通气孔(111)反向通气时打开所述第一泄气孔(21);所述中间阀片(32)用于在所述第一进气孔(43)进气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43)和所述第一阀室(52)的阀通道及在所述第一进气孔(43)未进气时复位以封堵所述第一进气孔(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