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用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养殖用网箱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渔业养殖用网箱,包括第一网箱支架,第一网箱支架外壁的中间位置套设有浮圈环,浮圈环内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减重槽,第一网箱支架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每个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网箱支架,第二网箱支架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定位杆插入限位片中的卡孔中使其穿插之后插入水域底部的泥土中,使其将整个支撑结构固定,且通过跌软连接杆将杂物板固定在第二网箱支架的底部,套上防护渔网后,其中的水产品在排泄时大部分的杂物会直接掉落在杂物板上,方便后期的统一清理,且配合定位杆使其在漂浮的同时不易晃动移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渔业养殖用网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养殖用网箱的
,特别涉及渔业养殖用网箱。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渔业养殖用网箱主要是作用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对于部分水产品进行固定范围内部养殖的防护性设备工具,且此种网箱的耐腐蚀性一般较好,使其可以长期放置在水中使用,且随着现代化养殖行业的发展,圈养水产的趋势逐渐上升,水产养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且通过网箱定点养殖使得养殖的水产品的活动范围降低,进而使其体型增大,更加便于售卖;针对于此,中国专利号CN214903124U公开了一种渔业养殖用网箱,该渔业养殖用网箱,有横框和竖框的养殖网放入水中对鱼群进行圈养,鱼饵能够直接落入至集污盒中,集污盒内的鱼饵可以让鱼群进行食用,同时装置设置有减震装置,增加了养殖网的使用寿命,但是在长时间的定点放置网箱进行水产养殖时,如果该装置上端仅仅通过拉绳将其固定在岸边则使得养殖在水箱中的水产品智能生活中靠近岸边区域的浅水区,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但是放置在水域中间通过拉绳规定会使其随水波摇荡,提高损坏的风险,同时水产品的排泄物排污中间水域不易清理,从而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渔业养殖用网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渔业养殖用网箱,包括第一网箱支架,所述第一网箱支架外壁的中间位置套设有浮圈环,且浮圈环的内壁与第一网箱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浮圈环内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一网箱支架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网箱支架,且第二网箱支架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箱支架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
[0005]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均固定设有杂物板,且杂物板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杂物板外壁的下边缘处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限位片,每个所述限位片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卡孔。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卡孔的内壁均穿插设有定位杆,每个所述定位杆内壁的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二减重槽,每个所述定位杆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缓冲槽。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网箱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防护渔网,且防护渔网的一侧与第二网箱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连接杆外壁的一侧分别与防护渔网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一网箱支架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环。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卡环的外壁均套设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外壁一侧的下端转动设有防护扣,两个所述防护扣一端的内壁均穿插设有扭簧。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挂钩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挂钩的底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绳,两个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均固定设有金属球。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上设置具有定位固定以及杂物收集的支撑结构,且该结构主要是由第一网箱支架、浮圈环、第一连接杆、第二网箱支架、第二连接杆、杂物板、限位片以及定位杆等组成的,使用时,将定位杆插入限位片中的卡孔中使其穿插之后插入水域底部的泥土中,使其将整个支撑结构固定,且通过跌软连接杆将杂物板固定在第二网箱支架的底部,套上防护渔网后,其中的水产品在排泄时大部分的杂物会直接掉落在杂物板上,方便后期的统一清理,且第一网箱支架的外壁固定带有第一减重槽的浮圈环,使得装置的整体的浮力提升,且配合定位杆使其在漂浮的同时不易晃动移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重力支撑结构,且该结构主要是由卡环、挂钩、防护扣、扭簧、连接绳以及金属球等组成的,使用时,通过挂钩将该结构套设在卡环外壁上,且防护扣通过扭簧使其可以卡合在挂钩的外壁上使其不易脱落,后期维护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将其取下,且连接绳将金属球垂下使其可以给整个网箱结构增加重力,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网箱支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杂物板收集杂物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杆支撑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金属球以及挂钩可拆卸增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网箱支架;2、浮圈环;3、第一减重槽;4、第一连接杆;5、第二网箱支架;6、第二连接杆;7、杂物板;8、限位片;9、卡孔;10、定位杆;11、第二减重槽;12、缓冲槽;13、防护渔网;14、卡环;15、挂钩;16、防护扣;17、扭簧;18、连接绳;19、金属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渔业养殖用网箱,包括第一网箱支架1,第一网箱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有防护渔网13,且防护渔网13的一侧与第二网箱支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连接杆4外壁的一侧分别与防护渔网13的一侧接触,第一网箱支架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环14;如图2所示,第一网箱支架1外壁的中间位置套设有浮圈环2,且浮圈环2的内壁与第一网箱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浮圈环2内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减重槽3,第一网箱支架1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4,每个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网箱支架5,且第二网箱支架5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网箱支架
5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6,将定位杆10插入限位片8中的卡孔9中使其穿插之后插入水域底部的泥土中,使其将整个支撑结构固定,且通过第二连接杆6将杂物板7固定在第二网箱支架5的底部,套上防护渔网13后,其中的水产品在排泄时大部分的杂物会直接掉落在杂物板7上,方便后期的统一清理,且第一网箱支架1的外壁固定带有第一减重槽3的浮圈环2,使得装置的整体的浮力提升,且配合定位杆10使其在漂浮的同时不易晃动移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如图3所示,每个第二连接杆6的底部均固定设有杂物板7,且杂物板7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二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杂物板7外壁的下边缘处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限位片8,每个限位片8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卡孔9;如图4所示,每个卡孔9的内壁均穿插设有定位杆10,每个定位杆10内壁的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二减重槽11,每个定位杆10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缓冲槽12;如图5所示,两个卡环14的外壁均套设有挂钩15,两个挂钩15外壁一侧的下端转动设有防护扣16,两个防护扣16一端的内壁均穿插设有扭簧17,两个扭簧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挂钩15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挂钩15的底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绳18,两个连接绳18的底部均固定设有金属球19,通过挂钩15将该结构套设在卡环14外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渔业养殖用网箱,包括第一网箱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箱支架(1)外壁的中间位置套设有浮圈环(2),且浮圈环(2)的内壁与第一网箱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浮圈环(2)内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减重槽(3),所述第一网箱支架(1)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4),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网箱支架(5),且第二网箱支架(5)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箱支架(5)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业养殖用网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底部均固定设有杂物板(7),且杂物板(7)的顶端分别与多个第二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业养殖用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板(7)外壁的下边缘处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限位片(8),每个所述限位片(8)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卡孔(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业养殖用网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孔(9)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秀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圭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