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志国专利>正文

一种浮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54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子,属于养殖漂浮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浮漂保护套会出现破损或损坏的现象,结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浮子,包括浮体一和浮体二,浮体一上设有第一内腔槽,浮体二上设有第二内腔槽,浮体一和浮体二相固连致使浮体一上的第一内腔槽、浮体二上的第二内腔槽相连形成密封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成浮体一、浮体二再相对密封固定,生产制造方便,结构简单,相对连接后结构稳定,抗压强度高,抗变形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子


[0001]本技术属于养殖漂浮件
,涉及一种浮子。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中的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3]目前在我国的养殖产业中,无论是海养还是在江河湖泊中的淡水养殖,通常采用塑料空心浮漂或实体泡沫浮漂来托起养殖网箱,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2120165475.1”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浮漂的快接保护套,其具体结构为:泡沫浮漂和浮漂保护套,浮漂保护套呈胶囊型壳体结构,胶囊型壳体结构的内表面于泡沫浮漂相匹配,泡沫浮漂可完全包裹在浮漂保护套内。
[0004]在上述的结构中,该浮漂保护套内是用泡沫支撑,当该浮漂保护套下沉到水底一定距离后,该水底的压力过大,该浮漂保护套会出现破损或损坏的现象,结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高,抗压效果较好,使用寿命长的浮子。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浮子,包括浮体一和浮体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上设有第一内腔槽,所述的浮体二上设有第二内腔槽,所述的浮体一和浮体二相固连致使浮体一上的第一内腔槽、浮体二上的第二内腔槽相连形成密封腔室。
[0007]本浮子的主要结构为:由浮体一和浮体二相对密封固连致使第一内腔槽、第二内腔槽形成密封腔室,具有一定的浮力,该浮体一和浮体二在密封固连时可以通过密封胶水进行固连,生产制造方便;该浮体一和浮体二相对密封固连可以使第一内腔槽、第二内腔槽形成较为封闭的密封空间,通过第一内腔槽、第二内腔槽内的气体支撑。
[0008]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内、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内均设置有支撑板筋。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强浮体一和浮体二内的第一内腔槽、第二内腔槽的支撑强度,大大提升抗压的目的。
[0009]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内、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的横截面皆为十字型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用于浮体一、浮体二支撑的支撑力均匀,防止浮体一、浮体二受压出现局部形变,结构稳定;该支撑板筋可以规则或不规则的板体进行周向阵列分布,结构稳定。
[0010]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和浮体一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和浮体二相连为一体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有效的提高浮体一、浮体二的支撑的机械强度,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0011]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随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的槽深方向延伸,所述的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随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的槽深方向延伸。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浮体一、浮体二两者用支撑板筋支撑,结构稳定。
[0012]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的槽口具有轴向外凸设置的插接边缘,所述的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的槽口具有轴向内凹设置的插接槽,所述的浮体一的插接边缘和浮体二的插接槽相对固定插配。浮体一、浮体二相对固定插配时,该浮体一的第一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和浮体二的第二内腔槽内的支撑板筋相对轴向抵靠配合。
[0013]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的外端的外壁上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的浮体二的外端的外壁上具有第二环形槽。该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用于悬挂、缠绕网绳,能有效防止网绳在浮体一、浮体二上固定时发生位移,结构稳定。
[0014]在上述的一种浮子中,所述的浮体一、浮体二两者的外壁上还具有对称设置的轴向槽,当浮体一和浮体二相固连时,该浮体一、浮体二上的轴向槽相对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浮体一、浮体二两者的外壁上的轴向槽可以有效防止浮体一、浮体二在相对固连时发生相对周向旋转位移,致使浮体一和浮体二两者轴向固连结构稳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浮子的优点为:分成浮体一、浮体二再相对密封固定,生产制造方便,结构简单,相对连接后结构稳定,抗压强度高,抗变形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浮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浮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浮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浮体一;2、浮体二;3、第一内腔槽;4、第二内腔槽;5、支撑板筋;6、插接边缘;7、插接槽;8、第一环形槽;9、第二环形槽;10、轴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浮子主要由浮体一1和浮体二2组成,浮体一1上设有第一内腔槽3,浮体二2上设有第二内腔槽4,浮体一1和浮体二2相固连致使浮体一1上的第一内腔槽3、浮体二2上的第二内腔槽4相连形成密封腔室。
[0022]在实际制造时,该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均设置有支撑板筋5;该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的支撑板筋5的横截面皆为十字型结构。
[0023]在实际生产时,该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的支撑板筋5和浮体一1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的支撑板筋5和浮体二2相连为一体结构;该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的支撑板筋5随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的槽深方向延伸,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的支撑板筋5随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的槽深方向延伸。
[0024]在实际制造时,该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的槽口具有轴向外凸设置的插接边缘6,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的槽口具有轴向内凹设置的插接槽7,浮体一1的插接边缘6和浮体
二2的插接槽7相对固定插配,在浮体一1的插接边缘6和浮体二2的插接槽7相对固定插配时可以用密封胶水进行密封连接,结构稳定。
[0025]在实际制造时,哎浮体一1的外端的外壁上具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的浮体二2的外端的外壁上具有第二环形槽9;该浮体一1、浮体二2两者的外壁上还具有对称设置的轴向槽10,当浮体一1和浮体二2相固连时,该浮体一1、浮体二2上的轴向槽10相对连通。
[0026]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子,包括浮体一(1)和浮体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1)上设有第一内腔槽(3),所述的浮体二(2)上设有第二内腔槽(4),所述的浮体一(1)和浮体二(2)相固连致使浮体一(1)上的第一内腔槽(3)、浮体二(2)上的第二内腔槽(4)相连形成密封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均设置有支撑板筋(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的支撑板筋(5)的横截面皆为十字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1)的第一内腔槽(3)内的支撑板筋(5)和浮体一(1)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浮体二(2)的第二内腔槽(4)内的支撑板筋(5)和浮体二(2)相连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牟志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