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06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转炉冶炼:保证各元素成分进入内控要求,保证Mn/S控制在20~30之间;(2)氩站:出钢过程及氩站全程吹氩,保证吹氩效果良好,微调合金成分使合金成分达标,Ca处理,吊包温度1535~1550℃,中包钢水过热度15~30℃;(3)连铸:结晶器锥度由原2.0改为2.2;保护渣成分改进以降低熔点、提高粘度,二冷系统由气雾冷却改造为全水冷却,比水量由1.2L/kg提高到1.6L/kg;极限拉速由原2.6m/min提高至3.2m/min,至浇注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在获得好坯型、高表面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钢产品,更有利于用作加工和焊接用途。更有利于用作加工和焊接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造
,特别是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按照GB/T700标准,碳素结构钢有四个牌号,含碳量均小于0.25%,属于低碳钢,牌号表示该钢种在厚度小于16mm时的最低屈服点。与优质碳素钢相比,对含碳量、性能范围以及磷、硫和其他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较宽,主要用于制作工程结构件的碳素结构钢。它一般在热轧状态下交货使用,钢中硫、磷含量较高。碳素结构钢的典型牌号是Q195、Q235,应用范围最广。
[0003]碳素结构钢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较多,冶炼要求相对较低,工艺性能好,性价比高,从而使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制造建筑、工程结构件和受力不大的机械零件。碳素结构钢通常轧制成钢板和各种型材(圆钢,方钢,扁钢,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筋等)用于厂房,桥梁,船舶等。
[0004]各钢铁企业在生产碳素结构钢时,一般需要追求高的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提高低碳钢的生产效率,达到极致高效目的而对碳素结构钢Q235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进,Q235的主要成分为:C:≤0.20%,Mn:≤1.40%,Si:≤0.30%,P、S≤0.045%。该品种钢一般采用直上工艺,不走精炼炉,该工艺虽然冶炼要求简单,但钢中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高,在浇注过程如拉速过快易发生漏钢、脱方等质量问题及生产事故,但拉速低又不满足高效化生产的要求。
[0005]为达到高效化生产的目的,在设备精度固定的情况下,只能提高拉速、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提速后易发生漏钢或者钢坯表面质量差(鼓肚、裂纹、凹陷等),所以需要从漏钢和钢坯表面质量着手进行创造性专利技术,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才能达到提高碳素结构钢高效化生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碳素结构钢Q235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钢中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高,在浇注过程如拉速过快易发生漏钢、脱方等质量问题及生产事故,但拉速低又不满足高效化生产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冶炼
①ꢀ
装入废钢和铁水,铁水+废钢总装入量160~165t,保证铁水进入转炉前的S≤0.030%,铁水温度≥1250℃;
②ꢀ
采取顶底复吹,氮氩切换,尽量保证一倒出钢,终点成分控制:C:0.06%~0.15%,P≤0.030%;转炉出钢温度1620~1650℃;
③ꢀ
采取滑板挡渣,减小出完钢后的下渣量;
④ꢀ
脱氧合金化:采用硅锰、硅铁、碳粉进行合金化,炉后脱氧加铝0.4~0.6Kg/t,合金及脱氧材料均在出钢1/3时加入,出钢4/5前加完;钢水成分进入内控要求,其中Mn:0.50~0.60%,S:0.020~0.030%,保证Mn/S控制在20~30之间;(2)氩站
①ꢀ
出钢过程及氩站全程吹氩,保证吹氩效果良好,即两块透气砖均有透气效果;吹氩时,钢水裸露面直径约为Φ200~Φ400mm;
②ꢀ
底吹氩3min后,对钢水进行测温、取样进行检测,如果成分结果未达到要求,再适当添加合金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③ꢀ
进行Ca处理,Ca处理后进行软吹氩,软吹氩时间≥3min;
④ꢀ
吊包温度按1535~1550℃控制,保证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0℃范围;(3)连铸
①ꢀ
对结晶器锥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晶器锥度由原2.0改为2.2;
②ꢀ
保护渣成分改进,降低熔点、提高粘度,具体保护渣调整为R2O:5

12%、SiO2:21

43%、CaO:18

38%、Fe2O3≤8%、MgO≤9%、Al2O3≤10%、C(全):5

20%、H2O≤0.5%、熔点:1075

1185℃、粘度(1300℃):0.4

1.2%、粒度≥80%;

二冷系统由气雾冷却改造为全水冷却,比水量由1.2L/kg提高到1.6L/kg;
④ꢀ
生产准备时,检查各流结晶器铜管,结晶器铜管使用寿命≤300炉,检查对应的配水参数,确保水条对中;浇注过程做好保护浇注,大包加盖,套长水口保护套管。
[0008]⑤ꢀ
依据中包钢水过热度设定对应拉速,极限拉速由原2.6m/min提高至3.2m/min;

浇注完成后,将红坯转运至指定堆位进行放置;待钢坯冷却后进行逐支检查,表面质量、端部切割质量以及尺寸等,合格后转运至下一道工序。
[0009]所述碳素结构钢Q235是由下述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组成:C:0.17~0.20%,Si:0.18~0. 23%,Mn:0.50~0.60%,P:0.022~0.033%,S:0.020~0.030%,Cu:0.03~0.04%,Cr:0.050~0.063%, Ni:0.012~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同时满足:20≤Mn/S≤30。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在获得好坯型、高表面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另外,经过本专利技术专利设计出来的钢产品,更有利于用作加工和焊接用途。
[0011]本专利技术是从碳素结构钢Q235生产工艺出发,解决现有碳素结构钢Q235因冶炼工艺要求简单,但钢中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高,在浇注过程如拉速过快易发生漏钢、脱方等质量问题及生产事故,但拉速低又不满足高效化生产的要求的问题。
[0012]为达到高效化生产的目的,在设备精度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拉速、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提速后易发生漏钢或者钢坯表面质量差(鼓肚、裂纹、凹陷等),所以需要从漏钢和钢坯表面质量着手进行创造性专利技术,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才能达到提高碳素结构钢高效化生产的目的。
[0013]而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点就在结晶器铜管锥度的选择和优化。
[0014]根据铸坯结晶冷却原理,结晶器锥度小,铸坯的坯壳会过早的脱离结晶器铜壁,严重降低铸坯的冷却效果,容易使铸坯出结晶器时产生鼓肚、裂纹,甚至漏钢;倒锥度过大,又
会增加拉坯阻力,加速结晶器磨损,也可能产生或拉漏事故。
[0015]发生漏钢的根本原因在于局部凝固壳过薄,承受不住钢水静压力而破裂导致的;表面缺陷也是在结晶器一次冷却中产生的,其机理一般认为是坯壳在结晶器内不均匀冷却所致。造成不均匀冷却原因,可能是结晶器水缝不均匀,也可能是结晶器锥度对冷却产生影响(经本专利技术对结晶器锥度进行调整后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结晶器锥度对钢坯表面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重视,并进行攻关,设计合理的结晶器锥度是提高拉速的前提。合理的结晶器锥度可防止漏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碳素结构钢Q235方坯连铸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冶炼
①ꢀ
装入废钢和铁水,铁水+废钢总装入量160~165t,保证铁水进入转炉前的S≤0.030%,铁水温度≥1250℃;
②ꢀ
采取顶底复吹,氮氩切换,尽量保证一倒出钢,终点成分控制:C:0.06%~0.15%,P≤0.030%;转炉出钢温度1620~1650℃;
③ꢀ
采取滑板挡渣,减小出完钢后的下渣量;
④ꢀ
脱氧合金化:采用硅锰、硅铁、碳粉进行合金化,炉后脱氧加铝0.4~0.6Kg/t,合金及脱氧材料均在出钢1/3时加入,出钢4/5前加完;钢水成分进入内控要求,其中Mn:0.50~0.60%,S:0.020~0.030%,保证Mn/S控制在20~30之间;(2)氩站
①ꢀ
出钢过程及氩站全程吹氩,保证吹氩效果良好,即两块透气砖均有透气效果;吹氩时,钢水裸露面直径约为Φ200~Φ400mm;
②ꢀ
底吹氩3min后,对钢水进行测温、取样进行检测,如果成分结果未达到要求,再适当添加合金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③ꢀ
进行Ca处理,Ca处理后进行软吹氩,软吹氩时间≥3min;
④ꢀ
吊包温度按1535~1550℃控制,保证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0℃范围;(3)连铸
①ꢀ
对结晶器锥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晶器锥度由原2.0改为2.2;
②ꢀ
保护渣成分改进,降低熔点、提高粘度,具体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玲韦泽洪崇鹏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