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00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铁水送入转炉冶炼,冶炼后通过补加物料来调整钢水成分;所述钢水的最终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C:0.04%~0.08%、Mn:0.6%~0.8%、Si:0.15%~0.25%、S≤0.030%、P:0.010%~0.025%、Al:0.015%~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S2、钢水经连铸机浇铸成钢坯,钢坯经加热炉加热、轧制后,冷却后卷取成钢卷,即得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钢水最终成分的控制,确保了热轧带钢的质量,保证了后续护栏板镀锌的速率和锌层厚度,提升了热轧钢带在热浸镀锌过程中的合格率。钢带在热浸镀锌过程中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护栏板是高速公路中保障行车安全的主要设施。当车辆碰撞护栏板时,由于护栏板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吸收能量和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毁,同时又可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延长护栏板的使用寿命,增强其防腐蚀性能,通常需要在护栏板表面进行热镀锌。相比与其他行业镀锌,护栏板对锌层的要求更严格,根据《GB/T 18226

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蚀技术条件》的规定,每平米护栏板的平均镀锌层附着量要在600g以上,单面均镀锌层厚度达到了84μm以上,而且镀层的均匀性要好。
[0003]高速公路护栏板的主要材料一般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系列的热轧带钢,由于《GB/T 700

2006碳素结构钢》中对Q235系列热轧带钢的化学成分要求不严格,且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相差较大,导致不同厂家生产的Q235热轧带钢的质量差别较大,有些厂家生产的Q235热轧带钢在镀锌过程中存在镀锌速度慢、镀锌后锌层质量差等问题,不能够满足护栏板行业的要求。针对镀锌速度慢和锌层质量差等问题,下游客户调整手段有限,通常会造成降级处理,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0004]因此,如何控制热轧带钢的质量,以确保镀锌质量和镀锌效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以稳定热轧带钢的质量,确保后续的镀锌层厚度、镀锌层附着力、镀锌层均匀性和镀锌速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铁水送入转炉冶炼,冶炼后通过补加物料来调整钢水成分;所述钢水的最终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C:0.04%~0.08%、Mn:0.6%~0.8%、Si:0.15%~0.25%、S≤0.030%、P:0.010%~0.025%、Al:0.015%~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S2、钢水经连铸机浇铸成钢坯,钢坯经加热炉加热、轧制后,冷却后卷取成钢卷,即得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
[0010]所述用于冶炼所述热轧带钢的铁水成分中,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0%~0.120%,S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大于0.035%,Mn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5%~0.45%。
[0011]所述步骤S1中,钢水的最终成分优选包括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C:0.04%~0.07%、Mn:0.7%~0.80%、Si:0.17%~0.22%、S≤0.027%、P:0.010%~0.020%、Al:0.030%~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2]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铁水送入转炉进行冶炼,冶炼完成后取样,检测钢水中的C含量、P含量、Si含量和Mn含量;根据镀锌速率计算得出钢水应该含有的Si含量,加入硅锰补足Mn含量,再加入硅铁补足Si含量。
[0013]所述钢水中的Si含量通过镀锌速度、C含量、P含量的关系公式计算得出,所述公式如下,
[0014]V=100
×
(19.5X1‑
113X2+257X3)

13.6
[0015]式中,V——镀锌速率,单位μm/min;所述镀锌速率V=镀锌厚度/镀锌时间;
[0016]X1——钢水中C的质量百分含量,
[0017]X2——钢水中P的质量百分含量,
[0018]X3——钢水中Si的质量百分含量。
[0019]所述步骤S2中,钢坯的加热温度1250℃~1300℃,保温70min~120min。轧制一般包括粗轧5道次和精轧7道次,终轧温度820℃~860℃。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在冶炼过程中,根据转炉冶炼终点的C含量、P含量、以及带钢的镀锌速率,通过公式计算确定钢水的最佳Si含量,通过补加硅铁和硅锰进行补足,从而确保了热轧带钢的质量。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钢水中各组分的含量,尤其是Si含量与C含量、P含量、镀锌速率之间的关联性,抑制了暴发式Fe

Zn合金相的形成,减少脆性ζ相的生成,确保带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表面质量较好;进而保证了镀锌层的附着性和厚度均匀性,避免了锌层不均匀生长带来的镀锌层不均匀、锌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差的问题,提高了镀锌层的致密性,提升了热轧钢带在热浸镀锌过程中的合格率。
[0023]钢中C含量对热镀锌过程及所得镀锌合金层的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钢种C含量越高,Fe

Zn反应越剧烈,铁损越大,生成的合金层越厚,合金层中ζ相生长加快,镀层的脆性提升,塑性下降,降低镀层的质量。C含量较高的钢在锌液中,Fe的溶解度增加,导致钢板表面形成显著缺陷,降低镀锌层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在钢种的冶炼,过低的C含量会增大冶炼的难度,当C≤0.04%时造成成本升高的同时对转炉炉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C含量高于0.08%时,由于钢的包晶反应,铸坯的裂纹几率会明显增高。一般转炉冶炼终点C含量为0.05%~0.09%之间,出钢过程中由于C的氧化,C含量降低约0.01%,综合考虑,将C含量控制在0.04%~0.08%之间。
[0024]钢种的P易在钢表面上晶界处富集,使晶界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抑制了暴发式Fe

Zn合金层的形成,从而可提高镀锌效果,但也对镀锌速度和镀锌层的厚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P作为一种有害元素,不仅会导致成分偏析,还会导致钢材的冷脆现象发生,因此P应越低越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铁水中磷含量一般为0.100%~0.120%,转炉的脱磷率在80%~90%之间,综合考虑将P含量控制在0.010%~0.025%之间。
[0025]Si含量对镀锌速度和镀锌厚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镀锌过程中钢中的Si元素可以促进Zn液与Fe发生剧烈的包晶反应反应,生成结构对称性较差的脆性ζ相。由于Si元素在ζ相中的固溶度较低,导致Si在镀锌层界面前沿富集,形成了液相通道,加速了Zn液与Fe的反应,生成大量的脆性ζ相,最终形成爆发组织,降低镀锌层的结合力,所以应对Si含量进行控制,但若Si含量较低,则会影响镀锌速度,尤其是对护栏板等要求锌层厚度较高的产品。护
栏板客户从生产效率、成本和质量方面综合考虑,镀锌层厚度一般要求为90μm~120μm,镀锌时间为3分钟,镀锌速度为镀锌层厚度与镀锌时间之间的比值。经过镀锌实践发现,钢中的C、Si和P三种元素对护栏板镀锌的速率有着较大的影响。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当镀锌速率不低于30μm/min时,镀锌后的锌层厚度和质量可以满足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铁水送入转炉冶炼,冶炼后通过补加物料来调整钢水成分;所述钢水的最终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C:0.04%~0.08%、Mn:0.6%~0.8%、Si:0.15%~0.25%、S≤0.030%、P:0.010%~0.025%、Al:0.015%~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S2、钢水经连铸机浇铸成钢坯,钢坯经加热炉加热、轧制后,冷却后卷取成钢卷,即得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冶炼所述热轧带钢的铁水成分中,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0%~0.120%,S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大于0.035%,Mn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5%~0.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钢水的最终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C:0.04%~0.07%、Mn:0.7%~0.8%、Si:0.17%~0.22%、S≤0.027%、P:0.010%~0.020%、Al:0.030%~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栏板的热轧带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铁水送入转炉进行冶炼,冶炼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跃威杨志刚李逸伦黄伟丽王信威刘超陈四平徐子谦陈娟李晓刚张海朝豆艳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