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05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内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包括椰竹混合纤维毡层;其中,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为椰棕纤维和竹纤维的混合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经开松、打散、充分混合梳理形成互相勾连在一起的纤维网后,通过针刺为密实毡材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椰竹混合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生产所得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防腐、防霉、防臭、抗菌、除螨和抗紫外线,并且性价比高,相比用竹纤维与普通聚丙烯短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而言,原料成本低,对人体无害且在气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面具有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材料
,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内饰材料主要是麻纤板、玻纤板和竹纤板,麻纤板是用麻纤维与聚丙烯短纤维混合,针刺成麻纤毡,然后用压板机压成的板材,麻纤维易发生霉变、产生霉味,影响环境和板材性能;玻纤板是用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短纤维混合,针刺成玻纤毡,然后用压板机压成的板材,玻璃纤维比重大,不利于汽车轻量化,且玻璃纤维难降解,不利于环保,玻璃纤维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人体有害,因此,玻纤板在逐渐被麻纤板或竹纤板取代;竹纤板是用竹纤维与聚丙烯短纤维混合,针刺成竹纤毡,然后用压板机压成的板材,竹纤板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拥有麻纤板和玻纤板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竹纤维原料价格较贵,竹纤板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人体无害、在气味上相比麻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普通聚丙烯短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优势且性价比高的,能够在物理性能上完全能满足汽车内饰材料要求的材料,这将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椰棕纤维、竹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生产所得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防腐、防霉、防臭、抗菌、除螨和抗紫外线,并且性价比高,相比用麻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普通聚丙烯短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而言,对人体无害且在气味上具有显著优势,比纯竹纤维复合材料在原料成本上有不同幅度的降低。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包括椰竹混合纤维毡层;
[0005]其中,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为椰棕纤维和竹纤维的混合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经开松、打散、充分混合梳理形成互相勾连在一起的纤维网后,通过针刺形成的密实毡材。
[0006]在上述方案中,所使用的无油聚丙烯短纤维为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D

10D无油聚丙烯短纤维,对于不同线密度的纤维而言,需要满足的不同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0007]表1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的技术要求
[0008][0009]作为优选,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无纺布或水刺布。
[0010]作为优选,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可针刺的无纺布时,可针刺的无纺布通过针刺的方式刺在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不可针刺的无纺布或水刺布时,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与无纺布或水刺布之间覆有胶膜层。
[0012]在上述方案中,根据汽车内饰件制造商的需要,大多需要提供的是混合纤维复合板材,这就需要把混合纤维毡用压板机压成一定厚度的板材,板材表面要求有或无无纺布或水刺布,然后用板材再去压型。此时,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可以选用可针刺的无纺布,这就需要把无纺布针刺到毡材上,然后压板;当然,也可以选用不可针刺的无纺布,这就同时需要胶膜,以通过胶膜将无纺布附着到混合纤维毡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中,所加入的混合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和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总重量的70

30%,所加入的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的重量为总重量的30

70%。
[0014]作为优选,为了区别于竹纤维复合材料和椰棕纤维复合材料,所述混合纤维中,椰棕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重量的10

60%,竹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重量的10

60%。具体的,在混合纤维中,椰棕纤维或竹纤维的重量可以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或上述范围内的任意点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15]在上述方案中,混合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混合时,若混合纤维占比过低,则混合纤维的优异性能难以发挥作用;若聚丙烯短纤维占比过低,则压板后板材中混合纤维之间的粘结力不够,板材强度低。而如果在上述设定范围内,则既能保证混合纤维板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霉、防臭、抗菌、除螨和抗紫外线功能,又能保证混合纤维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有效满足汽车内饰件生产商的需求。
[0016]进一步,对于混合纤维中的椰棕纤维和竹纤维的用量也需要符合要求,若椰棕纤维占比过低,竹纤维占比过高,则混合纤维同纯竹纤维已没有明显的差别,实际上属于竹纤维复合材料的范畴;若椰棕纤维占比过高,竹纤维占比过低,则混合纤维同纯椰棕纤维没有明显的差别,实际上属于椰棕纤维复合材料范畴。
[0017]本专利技术可以做500

3000g/

之间的任何克重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厚度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来做,表2中列出了部分椰竹混合复合材料所满足的技术指标。
[0018]表2常用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指标
[0019][0020][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椰竹混合纤维毡层按要求放在压板机自动上料设备对应的转轴上,经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后,自动落到输送帘上,输送帘将其先送入压板机热压区,聚丙烯短纤维遇热熔化,把椰棕纤维和竹纤维粘结在一起的热板材,然后送入压板机冷压区进行冷却固化,得到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板材。
[0023]作为优选,在放置椰竹混合纤维毡层时,还包括根据需要放置可针刺的无纺布、或者胶膜和不可针刺的无纺布或水刺布的步骤。
[0024]作为优选,压板机热压区的温度为200

260℃,压板机冷压区的温度为5

30℃。
[0025]作为优选,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26]将椰棕纤维、竹纤维和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分别投入到开包机中,经打散后,将三者分别定量、重叠地落到开松机喂入帘上,经开松后,对混合在一起的椰棕纤维、竹纤维和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进行除尘,然后被风依次送入气压棉箱和储棉箱,得到混合纤维;
[0027]将混合纤维进行梳理后,形成互相勾连在一起的纤维网,将纤维网往复铺叠在铺网机底帘上,然后喂入针刺机,经针刺形成密实的毡材后,根据需要切成一定的幅宽和长度,成卷收集,得到椰竹混合纤维毡。
[0028]作为优选,所述无油聚丙烯短纤维采用CN109868515B中方法制备得到,具体为:
[0029]将聚丙烯原料加入到挤压机中,形成初生纤维后,初生纤维经过油剂辊、导丝辊、一道牵伸机、二道牵伸机、三道牵伸机、叠丝机、卷曲机、热定型机后得到纤维丝束,纤维丝束通过切断机,得到无油聚丙烯短纤维;其中,所述油剂辊处所上油剂用水替代,并在油剂辊和导丝辊之间、二道牵伸机处、三道牵伸机处、卷曲机前端分别加设喷水单元以向纤维丝束喷水以及在热定型机尾端加设喷雾单元以向纤维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椰竹混合纤维毡层;其中,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为椰棕纤维和竹纤维的混合纤维与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经开松、打散、充分混合梳理形成互相勾连在一起的纤维网后,通过针刺为密实毡材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无纺布或水刺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可针刺的无纺布时,可针刺的无纺布通过针刺的方式刺在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的至少一面覆有不可针刺的无纺布或水刺布时,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与无纺布或水刺布之间覆有胶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竹混合纤维毡层中,所加入的混合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和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总重量的70

30%,所加入的有油/无油聚丙烯短纤维的重量为总重量的30

7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椰竹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中,椰棕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重量的10

60%,竹纤维的重量为混合纤维重量的10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天宝于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