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0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属于面料领域,包括吸湿层以及透气层,所述吸湿层通过毛纱以及地纱同时喂入且采用平针方式编制形成若干线圈,且毛纱割断成绒毛状附着在编制后吸湿层表面,所述吸湿层有沿线圈衬入吸湿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此产品后,在汗液由吸湿纱吸附且传导至于毛纱断口接触处,且毛纱在将汗液吸附且传导至脱散的绒毛处,由此在绒毛脱散开之间为较多的毛细,且在通过支撑纱一将吸湿纱与线圈之间撑开,且使得之间缝隙较大并且气体更加容易流通,且更好的与毛纱断口处的毛细接触加快其蒸发效果,使其干燥效果加快,由此避免汗液堆积针织布浸湿且导致织物粘附于皮肤的情况。导致织物粘附于皮肤的情况。导致织物粘附于皮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面料,尤其是涉及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
[0003]现有的针织布在吸收人体的汗液后,因为汗液不易从针织布内排出,且针织布在未及时排出会导致堆积,汗液堆积将针织布浸湿,由此会因为汗水而紧贴且吸附在身体上,由此在紧贴则将针织布上的线圈以及透气的孔封闭,由此导致透气性的降低,因此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使得针织布具有较好的导湿以及排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吸湿层以及透气层,所述吸湿层通过毛纱以及地纱同时喂入且采用平针方式编制形成若干线圈,且毛纱割断成绒毛状附着在编制后吸湿层表面,所述吸湿层有沿线圈衬入吸湿纱,所述吸湿纱通过上下沉浮式分别与毛纱绒毛处以及线圈内侧贴合。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平针方式将毛纱以及地纱同时喂入且编制形成线圈后,使得吸湿层同一面上的每个线圈的大小、形状、结构完全相同,质地较为轻薄并且透气性也较好,而通过毛纱割破出现断口,并且毛纱松散开成绒毛状,使得原有平针编制后一面较为粗糙变为柔软,且吸湿纱衬入分别与毛纱断口绒毛接触以及线圈内侧皮肤接触,由此汗液传导后可被绒毛处吸附,绒毛处断开后分散之间缝隙可容纳气体较好的流通,由此加快其蒸发达到速干的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与吸湿纱之间衬入有将线圈与吸湿纱悬弧处撑开分离的支撑纱一。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通过支撑纱一将吸湿纱的悬弧处于线圈分离,由此使得之间缝隙较大且空气可较好的流通,且吹过吸湿纱以及毛纱后可加快其蒸发的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通过弹性纱采用螺旋卷绕形成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与相邻弹性纱螺旋部的底部相互环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弹性纱螺旋缠绕,并给通过将螺旋部顶部串挂于相邻的螺旋部底部,且在通过控制同弹性纱上相邻螺旋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透气层与吸湿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且通过相邻螺旋部之间的缝隙较大,使得气体较好的流通增加透气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吸湿层与透气层之间复合有若干支撑纱二,所述支撑纱二采用间
隔设置并且撑开吸湿层与透气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通过将支撑纱二复合于吸湿层以及透气层之间,由此通过支撑纱二而将吸湿层与透气层之间撑起,且使得之间产生缝隙,并给使得气体可以更好的流通。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吸湿纱采用莫代尔纤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莫代尔纤维具有优异吸湿性且吸水性和透气性比棉面料还要好,由此则使吸湿纱能够在与皮肤接触汗液时则更容易疏导汗液,且将汗液吸附于吸湿纱上,并且在吸附后也会传导至与其接触的毛纱,且接触位置为断口处,由此则可使得断口处的毛纱更好地将。
[0015]作为优选,所述地纱采用拒水改性的涤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拒水改性的涤纶是通过溅射靶材的方式将聚四氟乙烯切片被轰击的原子溅射到涤纶表面形成纳米级的网络结构,形成拒水结构,从而具有优异的疏水性,由此则使得地纱在与吸湿纱以及毛纱接触时避免,过度沾染汗液的情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使用此产品后,在汗液由吸湿纱吸附且传导至于毛纱断口接触处,且毛纱在将汗液吸附且传导至脱散的绒毛处,由此在绒毛脱散开之间为较多的毛细,且在通过支撑纱一将吸湿纱与线圈之间撑开,且使得之间缝隙较大并且气体更加容易流通,且更好地与毛纱断口处的毛细接触加快其蒸发效果,使其干燥效果加快,由此避免汗液堆积针织布浸湿且导致织物粘附于皮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吸湿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吸湿层;2、透气层;3、毛纱;4、地纱;5、线圈;6、吸湿纱;7、支撑纱一;8、弹性纱;9、螺旋部;10、支撑纱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吸湿层1以及透气层2,吸湿层1通过毛纱3以及地纱4同时喂入且采用平针方式编制形成若干线圈5,通过采用平针方式将毛纱3以及地纱4同时喂入且编制形成线圈5后为平针组织,且使得吸湿层1同一面上
的每个线圈5的大小、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且完泽较好,而通过平针方式也使得质地较为轻薄并且透气性也较好,且毛纱3割断成绒毛状附着在编制后吸湿层1表面,且在通过将毛纱3位于线圈5串挂处割破后,使得毛纱3松散开,且毛纱3为羊毛加捻后,而松散后形成绒毛状附着于吸湿层1的表面,有则使得原有平针编制后一面较为粗糙变为柔软,吸湿层1有沿线圈5衬入吸湿纱6,吸湿纱6通过上下沉浮式分别与毛纱3绒毛处以及线圈5内侧贴合,在通过将吸湿纱6衬入后分别绕线圈5以及毛纱3断开处上下沉浮后,由此在吸湿纱6与皮肤接触后则可将汗液疏导出,并且传导浸湿后与绒毛状处接触,使得汗液可被绒毛处吸附,而绒毛处断开后分散多条,由此则使得不同毛细处空气更加地容易流通,且加快毛细的一个蒸发,使其加快干燥,由此避免汗液在被吸附于纱线以及织物后,且干燥较慢堆积将针织布浸湿被紧紧地吸附于皮肤身体的情况。
[0025]地纱4采用拒水改性的涤纶,拒水改性的涤纶是通过溅射靶材的方式将聚四氟乙烯切片被轰击的原子溅射到涤纶表面形成纳米级的网络结构,形成拒水结构,从而具有优异的疏水性,由此则使得地纱4在与吸湿纱6以及毛纱3接触时避免,过度沾染汗液的情况。
[0026]线圈5与吸湿纱6之间衬入有将线圈5与吸湿纱6悬弧处撑开分离的支撑纱一7,而通过支撑纱一7将吸湿纱6的悬弧处于线圈5分离,由此使得之间缝隙较大且空气可较好的流通,且吹过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湿层(1)以及透气层(2),所述吸湿层(1)通过毛纱(3)以及地纱(4)同时喂入且采用平针方式编制形成若干线圈(5),且毛纱(3)割断成绒毛状附着在编制后吸湿层(1)表面,所述吸湿层(1)沿线圈(5)衬入有吸湿纱(6),所述吸湿纱(6)通过上下沉浮式分别与毛纱(3)绒毛处以及线圈(5)内侧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气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5)与吸湿纱(6)之间衬入有将线圈(5)与吸湿纱(6)悬弧处撑开分离的支撑纱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排汗的长毛绒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平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宏溢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